诏安客家人会闽南语吗(如果在诏安有人说你)(1)

在诏安,洪亮的声音,既可以说“老声”,也可以说“大声”;粗壮或肥胖的身材,既可以说“老汉”,也可以说“大汉”。老即是大。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回煞五》:“秦人谓大为老。有张老嘴者,又号老胆。以口大胆大而得名也。”

老,年岁大。“公”指祖父,祖父肯定是年岁大的,所以“公”也有“大”的意思。大的蚂蚁叫“狗蚁公”,大的蝗虫叫“草蜢公”,大的碗叫“碗公”或“大碗公”。俗语有“做哩闪东风,食哩大碗公”,讥讽好吃懒做的人。用潮剧故事来说,叫“食哩秦琼倒铜旗,做哩公主病相思”或“食哩薛刚围城,做哩陈三磨镜”。

诏安客家人会闽南语吗(如果在诏安有人说你)(2)

有句斥责“大孩子”的话叫“大死公个”,也作“大死公汉”,意思是“老大不小啦”。形象说法为“放屁弹死土缸蛤”。

“公”能表示“大”,那“婆”能不能表示大?能!

婆:《说文》“奢也”。奢:夸张、夸大,《汉书·宣帝纪》“光夫人显改光生的时所造茔制。而更奢大之”。如“大手婆”“重手婆”“大耳婆”“篧婆”(“篧”读“卡”,鱼篓之大者)。

比“婆”小一辈的“母”,算不算大?也算!“拳头母”并非是女性的拳头,而是指拳头大。无怪乎手指之粗壮者称为“大母指”。《汉语大词典》将“大拇指”和“大母指”看做异形词。《楚辞·招魂》:“敦脄血拇,逐人駓駓些。”王逸注:“拇,手母指也。”《水浒传》第二六回:“﹝武松﹞右手四指笼着刀靶,大母指按住掩心。”

“公”“婆”“母”都能表示大,那,“父”呢?父,可以直接用“老大”!童谣:“粗桶盖,北门外,臭头仔恁老大!”

“父”是一个小家庭的家长,是“序(读“丝”)大人”。如果是一个聚族而居的大家族的“序大人”,那就是“乡里老大”。在迎神请祖的队伍中,“乡里老大”排在队伍的最后面,故有“押尾老大”之称。

作者简介:张一贵,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诏安一中语文高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