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民间人们的印象中,乌鸦属于不祥之鸟,在民间有“报丧鸟”的称呼;而喜鹊又属于喜庆鸟,在民间有“报喜鸟”的称号。但是,村里有老人说:“乌鸦嘴坏心不坏,鹊嘴不坏心坏”,难道仅仅是为了乌鸦正名吗?究竟还有啥意思?

乌鸦为什么有黄嘴(为乌鸦正名村里老人说)(1)

先说乌鸦:

《乌鸦喝水》可以说明乌鸦是很聪明的鸟类,而且民间也有“乌鸦反哺”的说法,可见乌鸦这种鸟,给人们留下的并非都是负面印象。但是,乌鸦有明显吃腐肉的习性。这种习性,我小时候从村里老猎人那里了解到,当初老猎人冬季在深山老林里下套子或者捕兽夹,如果看到那片树林里有乌鸦盘旋,久久不肯离去,说明套子或者捕兽夹搞到货了,乌鸦等着吃猎人捕获的猎物呢!由于人们发现了乌鸦的这种特性,加上我们见到的乌鸦种类,通常为黑色,代表着与死亡相关的色调,逐渐在民间被人们认为是不祥之鸟,认为它去的地方,往往没啥好事,所以获得了“报丧鸟”的称号。

乌鸦为什么有黄嘴(为乌鸦正名村里老人说)(2)

实际上我们常见到大嘴乌鸦,小嘴乌鸦等黑色乌鸦,和我们见到的黑白色的喜鹊同属鸦科,属于近亲关系。它们的食性也就是比喜鹊多一种吃腐肉的特点,其余也是吃谷物、浆果和昆虫,繁殖期捕食蝗虫、蝼蛄、地老虎、金龟甲、蛾类幼虫以及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也吃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没有太大区别,算不上害鸟。而且我国的大嘴乌鸦还有药用。《嘉祐本草》:“治瘦,咳嗽,骨蒸劳,小儿痫及鬼魅目睛”。《本草图经》:“治急风”。可见乌鸦也没有那么邪恶,事实上对人类的贡献,一点也不比喜鹊少。

乌鸦为什么有黄嘴(为乌鸦正名村里老人说)(3)

再说喜鹊:

喜鹊常常与人为伍,喜欢在村庄周边,房前屋后的大树杈上筑巢,和人们有一定的亲近感。而且关于喜鹊有很多传说,比如神话故事中,每年在农历7月初7,喜鹊会在银河搭建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有“红娘鸟”的说法;比如民间传说,在“王莽追刘秀”时,刘秀藏在喜鹊聚集的地方,逃过了追兵……后来刘秀做了皇帝,册封喜鹊为报喜鸟;还有传说在贞观末期,有个叫黎景逸的人,家门前的树上有个鹊巢,他常喂食巢里的鹊儿,和喜鹊建立了感情。一次黎景逸被冤枉入狱,令他倍感伤心难受。 突然一天他喂食的那只喜鹊,停在狱窗前欢叫不停。他暗自想也许有好消息要来了,果不其然,几天后,他被无罪释放,传说是因为喜鹊变成人,假传圣旨。可见这些传说故事,都把喜鹊神话了,当不得真。

乌鸦为什么有黄嘴(为乌鸦正名村里老人说)(4)

实际上喜鹊就是一种漂亮的留鸟,一般都是成对生活,除了秋季三五成群,平常不像乌鸦经常结群活动。另外喜鹊鸣声宏亮,比乌鸦叫的也好听一些,也许是人们经常听顺耳了吧。如果论聪明,喜鹊也并不见得比乌鸦强。对于农业生产,总体上来说,这两种鸟都算得上是益鸟,吃害虫的同时,也难免会有淘气的时候,吃点农作物,这是杂食性鸟类的一个特点,为了生存下去,有啥吃啥而已。

乌鸦为什么有黄嘴(为乌鸦正名村里老人说)(5)

村里老人说:“乌鸦嘴坏心不坏,喜鹊嘴不坏心坏”。这种说法,并不简单是为“乌鸦”正名,同时也是借物寓意。把乌鸦比喻成经常在我们身边“忠言逆耳”的人,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不懂得讨好人,常常被人误解。其实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是值得做朋友的人;把喜鹊比喻成能说会道,花言巧语溜须拍马,只报喜不报忧的伪君子式的人。这种人嘴上说话好听,其实更加阴险,做朋友坑你没商量,这也是一些“渣男”特质。这句老话更多的是提示人们交朋友,不要只看表象,不要被花言巧语欺骗了。而性情耿直、说话不中听的人,不见得不是好人。

乌鸦为什么有黄嘴(为乌鸦正名村里老人说)(6)

其实乌鸦和喜鹊,就是一种近亲的鸟类,本质上没有多大不同。从人们赋予它们的象征,和喜爱它们的程度,可以深层次反映出人们通常喜欢听顺耳的话,向往美好的事,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可怜了乌鸦,由于有吃腐肉明显的特性,长的又不漂亮,被世人嫌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