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老话叫“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也就是说,从6月份起,杨梅就开始陆陆续续的进入成熟期了,尤其是在夏至前后,绝大多数的杨梅品种都开始着色变红,所以有“夏至杨梅满山红”一说。而在这个时候,也是多雨高温季节,成熟的杨梅容易发生病变或者脱落,而且虫害严重,如果不及时采摘,那么过了小暑,杨梅就要受到害虫的为害了。

杨梅采摘须知(夏至杨梅满山红)(1)

所以,“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这句话,是提醒我们要对杨梅做到适时采收。但杨梅的果实因为存在光照、营养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成熟时间上也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我们适时采收时,做到分批采收,选红留青,将已经着色良好的杨梅及时采摘。否则,成熟的杨梅不仅仅会出现病变,还会大量落果。

杨梅采摘须知(夏至杨梅满山红)(2)

说起落果,杨梅在采前存在着多次生理落果,而且落果量还挺大,这一般被称之为采前落果。之所以存在采前落果,是因为杨梅在果实转色后趋向生理完熟过程中,核果肉柱内的乙烯含量持续增加,果实呼吸作用增强,果柄与果枝的接合部产生离层,在不受外力影响,或果实病虫为害,或自然风雨作用下,依然会出现果实迅速掉落。所以,这样的一次生理落果,被称为采前落果。

杨梅采摘须知(夏至杨梅满山红)(3)

而这次落果,其轻重程度除了和其本身的品种有一定关系外,多数情况下都与杨梅的树势强弱、坐果数量、土壤性质有关。如杨梅成熟期气温高、土壤干旱以及树势弱等情况均会使采前落果加重;反之,成熟期气温较低及树势强健、着果适中的情况下,则采前落果较轻。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多数都是与我们的管理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加强采前管理非常有必要。

杨梅采摘须知(夏至杨梅满山红)(4)

而采前管理,并不仅仅是为了防控杨梅采前出现大量的落果问题,也还有促进杨梅的果实正常着色、增大果实果个以及改善果实品质。因此,杨梅在成熟期,要在前期疏花疏果的基础上,除了需要做到适时采收,确保果实特有品质以外,在采前,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A注意排水。杨梅临近成熟的这个时间,是雨水最多的季节,暴雨最为多见。而大暴雨将会冲刷杨梅的根部,造成基肥流失,根系暴露,影响杨梅正常生长。因此,必须要注意杨梅园的防水问题,容易积水的要注意完善排水系统,根系较浅且容易被冲刷的,要用干柴草、树叶、青草等覆盖树盘,减少水分蒸发以及被洪水冲刷土壤。

杨梅采摘须知(夏至杨梅满山红)(5)

B改良土壤。杨梅园地不施或少施化肥,增施近中性的有机肥料,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同时,可调节最适宜杨梅生长的土壤酸碱度。成熟采收期如遇高温干旱的年份,有条件的山地可及时喷灌水,保持杨梅园地土壤及空气一定温度、湿度,避免落果现象发生。

C改善光照。杨梅四季常绿,枝繁叶茂,粗放管理下容易出现内膛枝、平生枝、下垂枝枯死,大大减低产量,降低品质。所以,需要从树冠透光角度进行精简修剪,疏删较大的直立枝,适当剪除斜生枝,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条件,及时散发热量、湿度,可有效增强杨梅果实对不利因素的抗逆性,从而减轻落果。如果不能通过修剪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以通过拉枝等措施来改善。

杨梅采摘须知(夏至杨梅满山红)(6)

D防治病虫。杨梅采收期常遇梅雨、闷热天气,一方面高温高湿条件下尤其是树冠郁闭植株,果实白霉菌、绿霉菌滋生,致使果实霉变掉落或挂果枝头,无法食用;另一方面高温高湿条件下尤其是部分卫生条件差的杨梅园,杨梅果蝇发育期缩短,在盛发期世代重叠,繁殖力增强,果蝇成虫刺吸果汁导致果肉软化或脱落,加上高温胁迫下果实呼吸作用增强,果柄离层产生,固着力迅速下降,加重落果。所以,采前需要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不使用农药的措施来防治病虫害。

杨梅采摘须知(夏至杨梅满山红)(7)

E施采果肥。杨梅在膨大期,即5月中旬左右要施一次壮果肥,主要以施钾肥为主,少施氮肥。而进入到6月份以后,即采收前需要施一次采果肥。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施一次采果肥呢?主要是为了促进夏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但要注意,这次施肥要限氮禁磷,氮施用过多,容易造成果实腐烂,特是采果前20天,应停止施氮。

文|山魈

欢迎点击关注农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