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师恩古诗(古诗词里念师恩)(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金秋九月,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徜徉在古典诗词里,品味老师的谆谆教诲。

李白曾作《寻雍尊师隐居》:“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此诗通过诗人入山造访之所见所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雍尊师所居之处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倾诉了诗人对雍尊师仰慕之意以及寻访不遇的惆怅之情。

李商隐的《无题》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停止吐丝,织出满园锦绣;蜡烛烧尽停止流泪,照亮学子心灵。有谁,能够爱得如此深沉、如此无私?有谁,能够爱得如此坦荡、如此伟大?这一句话深情而寓真理,形象地道出了教师这一职业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是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读来令人敬佩感动。

杜甫的《春夜喜雨》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爱无言,大德无痕。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唤醒沉睡的种子。在教育园地里辛勤地劳作,教师爱学生,也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以全心全意的爱去温暖、融化莘莘学子的心,使他们的学养思想、行为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启迪和洗礼。

郑板桥的《新竹》曰:“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生的竹子高过了老竹的枝干,然而它的崛起全靠老枝干的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前两句是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但后辈的成长,又离不开前辈的培育与教导。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老一辈的扶持,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全诗深刻隽永,寓意深长,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老师的赞颂和感激之情。

品读这一首首情深意长且经久不衰的古诗句,体会到的是古人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让我们向老师表达由衷的尊敬和真挚的感激。( 钟 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