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中也有咏及大年初二和初三的诗,今就见闻所及,选录五首,略加注释,献给诸公。望诸公勿以浅陋见笑。

一,司马光《正月二日与广渊同出南熏门分趋斋宫途中成》

并辔出都门,葱茏日砍昕。

野寒余宿雪,树暗湿春云。

稍望郊原近,先忧马首分。

一朝犹恋恋,可复久离群?

注:

司马光(1019一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山西夏县人。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辅政重臣,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多年被贬,一生中几上几下,死后被封为温国公,谥文正。有《资治通鉴》,《司马公正公集》传世。葱茏,天色朦胧。昕,音欣,黎明。马首分,乘马分道而去。

二,沈周《元旦后一日刘德仪送酒》

使者双瓶至,蓬门向晚开。

停肩慰泥滑,解幕省香来。

染指怜佳味,挑灯引细杯。

明朝携小榼,江上候新梅。

注:

沈周,明代画家,长洲人,字启南,又字石田,号白石翁。诗词书画皆精,与唐寅,文征明,仇英并称江南四家,有《石田集》,《江南春词》,《石田诗抄》等著作传世。染指,用手指蘸一下品尝。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榼,音科,酒壶,酒杯等。

三,杭淮《新正二日发宜春次王阳明韵》

宜阳山前莎草痕,春泥释释水流浑。

客行远道无停毂,人拜新年不出村。

三日暄蒸北风作,清朝阴霾江气昏。

野馆萧条亦足赖,梅花为我招吟魂。

注:

杭淮,明代江苏宜兴人,字东卿。弘治年间进士及第,曾任主事,中丞等职,有《双溪集》。王阳明(1472一1528),明代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先生。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在哲学上,发展了陆九渊学说,创立阳明学派,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宜阳,宜春的旧称。释释,松散的样子。毂,音古,车轮中心穿轴的圆木,此处指代车轮。

四,杜甫《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野外堂依竹,篱边水向城。

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

药许邻人斸,书从稚子擎。

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注:

杜(712一770),唐朝伟大诗人,巩县人,字子美。他的诗被后人尊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诗圣”。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有《杜工部集》传世。《全唐诗》收其诗一千四百余首。简,寄给。蚁浮,浮蚁,酒面上的浮沫,借指酒。斸,音竹,挖掘。

五,谢翱《正三立春》

身中隔岁话,逼仄信谁从。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

移军增野灶,落碛减机春。

明日金华洞,牧羊寻故踪。

注:

谢翱(1249一1295),南宋福安人,字皋羽,号晞发子。元兵南下,他曾参加文天祥组织的抗战部队。入元不仕,有《晞发集》传世,他的《登西台恸哭记》是古代散文名篇。逼仄,逼迫,指被元军所逼迫。金华洞,在今浙江金华的金华山,分别为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道教的所谓“三十六洞天”中的三个,相传是晋代赤松子得道成仙的地方。牧羊句,是说自己将要隐居追寻赤松子去了。

以上介绍的是唐,宋,明三个朝代的五首咏及大年初二和初三的诗。

附图:

野寒余宿雪,树暗湿春云。

正月十五夜古诗的诗意(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1)

正月十五夜古诗的诗意(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2)

正月十五夜古诗的诗意(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3)

正月十五夜古诗的诗意(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4)

正月十五夜古诗的诗意(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5)

正月十五夜古诗的诗意(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6)

正月十五夜古诗的诗意(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7)

正月十五夜古诗的诗意(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