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位服饰(朝廷官员和各级命妇)(1)

在各种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出现了非常混乱的情况。有的影视剧中,官员们上朝时,领子上都戴着披肩。但是在另一些影视剧中,却根本没有披肩。甚至在清朝遗留下来的画像中,也出现了戴披肩和不戴披肩两种模式。那么,到底什么等级的官员才能佩戴披肩,披肩又有什么要求呢?今天,我们就聊一聊清朝历史中,各级官员和朝廷命妇们对披肩的使用。

清朝官位服饰(朝廷官员和各级命妇)(2)

首先,我们聊一下什么是披肩,披肩也被称为云肩,出现于东汉时期。起初,是劳动人民为了防止肩部磨损而发生的物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直时尚潮流,古代的贵妇们也开始佩戴披肩。早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已经开始流行披肩。截止明朝统治时期,从目前遗留的各方面画像来看,仍屡屡出现披肩。清朝在入关之前,前身是后金政权,而后金政权在建立的初期,各方面的制度都非常简单。面对庞大的明朝,后金政权的实力相差悬殊。

因此,如何击败明朝的围剿、扩大势力范围才是后金政权的主要任务。在努尔哈赤主政时期,在服饰制度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例如连最高统治者努尔哈赤的服饰都非常简单,根据记载努尔哈赤“头戴貂皮帽,身着貂皮五采龙纹袍,足登纳鹿皮兀喇鞋。”无论是服饰还是鞋帽,都还没有形成严格的规定。

清朝官位服饰(朝廷官员和各级命妇)(3)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承了汗位。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后金政权的形势堪称一片大好。当时,后金政权屡屡击败明朝军队,已经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各部已经与后金结盟,共同对明朝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已经不甘心成为简简单单的大汗,而是渴望像中原王朝的皇帝一样,成为大一统帝国的统治者。

公元1636年,皇太极把国号改成了大清。与此同时,开始建立自己的宗藩体系。清朝开始在官员制度、后宫制度、服饰制度等各方面向明朝学习。例如明朝官服上的补图被清朝充分借鉴,清朝官员的朝服上也有补图。从皇太极时期遗留下来的画像来看,披肩开始在皇室成员、后宫嫔妃、亲王贝勒、各级官员、朝廷命妇的服饰中出现。披肩搭配蟒袍、补服长褂等一起出现,属于清朝标准礼仪服饰的一部分。

清朝官位服饰(朝廷官员和各级命妇)(4)

在关于清朝历史的影视剧中,目前的情况非常繁杂。在部分影视剧中,出现了披肩。但还有一些影视剧中,确没有披肩,甚至出现了披肩与、旗头、旗装混搭的情况。其实,清朝的服饰制度非常严格。按照《清稗类钞·服饰类》的记载:“披肩为文武大小品官衣大礼服时所用,加于项,覆于肩,形如菱,上绣蟒。”由此可见,披肩是清朝礼服中的一种装饰,披肩是绣上了各种样式的蟒。

虽然各级贵族、各级官员和命妇们穿着服饰的图案不同,但披肩上的图案没有限制。从亲王到军机大臣再到六部九卿,披肩图案都是一致的。关于披肩曾经出现了一种非常错误的说法,认为披肩是冬季为了保暖而出现。各级贵族、官员、命妇穿着夏季服的时候,不需要佩戴披肩。其实,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都必须佩戴披肩,仅仅是材质不同而已。

清朝官位服饰(朝廷官员和各级命妇)(5)

在寒冷的冬季,披肩使用动物皮毛或者棉花制作。到了夏季,则使用比较轻薄的丝绸,仅仅有单薄的一层。因此在官员上朝或者出席重大礼仪活动的时候,必须佩戴披肩。自己在衙门工作的时候,则可以不用佩戴。在一系列影视剧中,如果官员没有佩戴披肩上朝,这属于非常严重的错误。披肩的颜色与官府颜色相同,在清朝统治的前期,官服颜色比较负责,出现了黑色、藏蓝色和石青色。

到了乾隆皇帝在位时期,为了规范各级官服,乾隆皇帝规定必须使用石青色。因此,在清朝的中后期,披肩也采用了石青色。按照清朝的严格规定,礼服中的披肩,只能在上朝或者其他重大活动中佩戴。更不能与其他服饰混搭,在一些影视剧中,出现了披肩混搭旗装的情况。在真实的清朝历史中,这样的低级错误会受到极为严厉的处罚。

清朝官位服饰(朝廷官员和各级命妇)(6)

绣着蟒纹的礼服披肩不能随意使用,从目前遗留下来的清朝画像来看,确实只有穿全套礼服的时候,才会佩戴披肩。一些贵族或者官员的画像中没有出现披肩,这是因为没有穿着大礼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除了礼服专用的披肩。其实,清朝的贵妇们还留下其他样式的披肩,例如四季春如意式大云肩、柳叶式垂珠大云肩、万代绵延瓜形式大云肩、四方如意大云肩、八吉祥钉银大云肩等等。

无论是后宫嫔妃,还是宫外的朝廷命妇,在穿着常服的时候,都喜欢使用普通披肩。普通披肩也很有讲究,披肩的样式、纹理会与传统的节日、季节相关。例如四季春如意式大云肩,寓意着天下太平、祥和如意、生命长春。不要小看普通的披肩,在制作方面有很多技巧,分为片绣、珠绣、盘金、串珠、平针与打籽绣等多种完全不同的工序。

清朝官位服饰(朝廷官员和各级命妇)(7)

在一些相对正式的影视剧中,关于清朝服饰的刻画是比较符合历史情况的。穿礼服的时候,佩戴冬季帽或者夏季帽、衬衣、蟒袍、补服长褂、朝珠、披肩、皂靴都不可或缺。在穿着常服的时候,才会出现普通披肩、旗装、旗头、花盆鞋等行头。随着清朝的灭亡,传统的清朝服饰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服饰文化已经失传。例如披肩,进入近现代历史之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佩戴披肩的情况已经非常少见了。目前,我们只能通过各地博物馆的藏品或者现代复原服饰,观察和欣赏清代披肩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