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窑古窑(90后神仙夫妻烧窑泥塑)(1)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丨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是湖南省的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铜官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陶瓷技艺独具特色。在殷商之前,舜帝就带领先民在湘江一带开始了制陶之业,至唐代铜官陶瓷发展迅速,陶瓷技艺逐渐成熟,五代后绝迹,窑址在湖南省望城县铜官镇瓦渣坪,故称铜官窑。

铜官窑古窑(90后神仙夫妻烧窑泥塑)(2)

铜官窑古窑(90后神仙夫妻烧窑泥塑)(3)

刘嘉豪出生在陶瓷世家,曾祖父是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子振,人称“泥人刘”。父亲刘坤庭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舅舅从事陶瓷培训工作,他自己现在也正在跟妻子一起经营泥人刘。

铜官窑古窑(90后神仙夫妻烧窑泥塑)(4)

我们见到刘嘉豪的第一面,他当时刚健身结束,身上还穿着运动的紧身衣,一脸憨厚地冲我们打招呼。那一刻完全颠覆了我对手艺人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典型”传承人。

铜官窑古窑(90后神仙夫妻烧窑泥塑)(5)

匚 “非典型”传承人,典型手艺人

从小深受家庭熏陶的刘嘉豪,幼年开始接触陶艺,更让他成为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刘嘉豪第一次选择铜官窑烧成方式没有选择家族传承的泥塑,而是选择柴窑烧成方式。他想要借由烧柴窑的方式做出更多创新的、打破大众对铜官窑刻板印象的作品,那时候刘嘉豪才上大一。

铜官窑古窑(90后神仙夫妻烧窑泥塑)(6)

初初选择烧柴窑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学习资料,“传”二代的身份也没有为刘嘉豪带来福利。当时光是研究怎么烧,烧到什么温度刘嘉豪就费了不少时间。一批烧柴窑要花费两个月,而刘嘉豪有半年的时间没有烧出一件满意的陶瓷,期间他曾经曾经三天瘦下十斤,三天不眠不休。

铜官窑古窑(90后神仙夫妻烧窑泥塑)(7)

现在,那些不满意的瓷器都被刘嘉豪贴在墙上作为装饰。匚 父子的博弈与和解起初刘嘉豪选择烧柴窑收到家里人尤其是父亲的反对。也许是“泥人刘”祖传的倔强,刘嘉豪与父亲在制陶的方式上争执了许久。父亲反复否定柴烧的制陶方式,在反对得最厉害的时候,刘嘉豪在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离家出走去了北京,在那呆了半个月。

铜官窑古窑(90后神仙夫妻烧窑泥塑)(8)

后来刘嘉豪才知道,嘴上反对的最厉害的父亲,在每次他跟朋友喝多了酒以后,会很高兴地跟朋友炫耀:“我崽儿终于跟我学这个事情”。酒大概也是父子俩独有的沟通工具,父亲会借着酒对刘嘉豪讲些平时说不出口的,掏心窝的话。多喝了几次酒,父子俩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化解。

铜官窑古窑(90后神仙夫妻烧窑泥塑)(9)

现在,刘嘉豪跟父亲开始合作创作作品,刘嘉豪有创意的时候画个草图,父亲用自己的理解去表达,父亲甚至有时候问刘嘉豪怎么不多画一点。偶尔父亲还会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刘嘉豪的烧柴窑里烧,做出来的效果有时也会让父亲感到惊喜。

铜官窑古窑(90后神仙夫妻烧窑泥塑)(10)

刘嘉豪也在跟父亲学习泥塑,学了泥塑他才发现泥塑手艺跟其他手艺不一样,泥塑的知识都在手艺人的脑子里,不需要找资料,也不要去模仿,全靠想象就能做出许多令人惊艳的东西。经过这些日子,他回过头来发现父亲的技艺有多了不起。

铜官窑古窑(90后神仙夫妻烧窑泥塑)(11)

匚 未来可期对于未来,刘嘉豪没有给自己设限,只希望能做得开心,做出更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做出更多的尝试和创新。跟老婆好好经营抖音,通过更贴近市场的方式传播铜官窑,再存些小钱夫妻俩一起出去旅行,多看看,多逛逛,过自己幸福的小日子。

铜官窑古窑(90后神仙夫妻烧窑泥塑)(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