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1)

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

《中学生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40首古诗词,是中考考试范围。40首中九年级上下两册共包含13首,即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刘禹锡的《酬乐天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李商隐的《无题》、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秋瑾的《满江红 》、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 》

任务较多,中考占比较大,九年级新生可以提前学习,学会鉴赏,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考,打下基础。清平乐老师将依次逐首讲解,请同学们及时关注。

中考古诗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2)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原诗与节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中考古诗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3)

二、文常填空

1. 本词作者是苏轼,“江城子”是词牌名,题目“密州出猎”交代了写作内容。

2. 江城子:词牌名。

三、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这首词是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四、重点解词

1.聊:姑且,暂且。 2. 擎:举着。 3.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4.孙郎:指孙权。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这里是作者自喻。 5.尚:还。 6.开张:开阔雄伟。 7.会:终将。 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词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五、解读词意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轻狂,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着华美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很多骑马的随从疾风般席卷过山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胸襟开阔,胆气豪壮。(虽然)鬓角稍白,(但)这又有何妨!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我终将使尽力气将雕弓拉得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中考古诗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4)

六、理解默写

1.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豪情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七、中心与感情:本词通过密州出猎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并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出词人期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

八、历年中考题集锦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这首词是词人任密州太守时与同僚出城打猎所作,粗犷豪放,“狂”字贯穿全篇。

B.词的上片记叙了打猎的壮观场面,“卷平冈”三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期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D.词中多用典故表情达意,“亲射虎,看孙郎”表示词人要亲自挽弓射虎,探望孙郎,豪情溢于言表。

2.词的上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4分)

①“牵黄”“擎苍”的行为。②“锦帽貂裘”的装束。

③“千骑”狂奔的场面。④自比孙权的语气。

3.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网”所展现的画面。(3分)

戴上华美的帽子,穿上貂裘做的衣服,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岗。

4. 从炼字角度赏析“千骑卷平冈。”(3分)

“卷”字既突出了狩猎气势宏大,又突出了千骑奔行的神速,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

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6.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分)

示例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雕弓拉开的形态比作月亮,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示例二: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天狼”即“天狼星”,这里用以代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射天狼”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7.本词刻画了一个双鬓微霜却想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中考古诗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5)

8.本词用到的典故(“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都表现了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也正是“狂”之所在。

9.《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它们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

“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这几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也正是他“狂”之所在。

如果有用,请关注收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