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在那个年代出现了很多璀璨文坛的大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维等等。不过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些大诗人之间谁更厉害的问题虽然屡见不鲜,但是说到最后总是不了了之,毕竟文学的事情很难理性地去衡量,这其中感性的成分占比太多。

概括杜甫的一生金句(杜甫输得最彻底的一次)(1)

不过虽然诗人之间不好排名,但是将他们之间相似的诗歌放到一起比较,单从某首诗歌上来说还是能分得出高下的。而我本期要对比的就是诗圣杜甫和孟浩然“江月”之作,高下立见!

1.《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这首诗是晚上月夜在舟船上所作。首句是交代背景,将舟船移到靠近江中烟雨朦胧的小洲旁休息,既是点题又是引出下文的内容。“日暮客愁新”中“日暮”二字是呼应首句,因为日暮所以才有“移舟泊烟渚”准备休息,而“客愁新”描绘的正是诗人的愁苦,夜晚总是容易让人感伤,倘若是夜晚再加上思念远方的亲人,又怎么能不愁?

概括杜甫的一生金句(杜甫输得最彻底的一次)(2)

孟浩然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在外漫游之时。“野旷天低树”描绘的是无边无际的旷野上,向远望去似乎天比树还要低,这是一种相对而言的感觉,“旷”和“低”也是相互映衬的。而最后一句“江清月近人”和上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和“清”相互映衬,明月高悬于天,但是江水清澈,明月倒映在江水中,和舟船上的人离得很近。而此刻的诗人正是忧愁之时,而这近处的明月似乎是在慰藉诗人。整首诗给人一种浑然天成之感,虽平淡却余味无穷。

再来看一看杜甫的《漫成一首》:

2.《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概括杜甫的一生金句(杜甫输得最彻底的一次)(3)

这首诗写的是夜晚在渡船上的景色。开篇7字“江月去人只数尺”明显是模仿孟浩然“江清月近人”,描绘的便是将上月景的特点,将视角对准江面上明月的倒影,让人感受到这月夜的静谧和江水的清澈。而紧接着诗人由船外到船内,桅杆上的风灯映照夜空,时间也快要到三更时分,这一句和上一句相映成趣,上句写“江中月”,这一句写“风灯”,这“风灯”在夜空中岂不正像另一轮明月。

概括杜甫的一生金句(杜甫输得最彻底的一次)(4)

后两句“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则是写的江岸之景,白鹭在沙滩上蜷身而眠,而在这静谧的夜,突然船外响起“拔刺”声,原来是还有鱼儿未眠跃出水面。这首诗前三句都是着力刻画月夜的静谧,而末句所以有声音,但是却更反衬出月夜静的特点,全诗洋溢出诗人对于这种平淡生活的热爱,令人神往。

概括杜甫的一生金句(杜甫输得最彻底的一次)(5)

杜甫和孟浩然的诗都是描写月夜宿舟之景,不过在笔者看来孟浩然“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几近概括杜甫全诗,让人不得不服,而这也不得不说是“诗圣”杜甫输得最彻底的一次!虽然在历史上孟浩然和杜甫没有直接交往,等杜甫有名气之时孟浩然已然去世,但是杜甫对孟浩然十分推崇,曾写诗赞誉孟浩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由此来看对于孟浩然,杜甫也是十分服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