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郑思肖在《咏菊》中写道: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孤傲的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自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无穷。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借物喻人,表现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大无畏情怀以及无穷的人格魅力。

梅花香自苦寒来作文有题记(宁可枝头抱香死)(1)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有的人,为人所景仰,倍感亲切,值得敬佩;

而有的人,却“可远观不可近睹”,即便他有学问、有功绩,但是你一接触,却好感全无,敬佩之情顿然消失。

这就是人格的力量。

人格究竟是什么?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形象气质,高超的处世能力,让人喜欢的性格,具备这些,就具备了人格的力量。

雨果说:

“丧失人格的诗人比没有诗才而硬要写诗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

梅花香自苦寒来作文有题记(宁可枝头抱香死)(2)

范文赏析:《人格的力量》

梅花香自苦寒来作文有题记(宁可枝头抱香死)(3)

一个人可以穷困潦倒,可以长相丑陋,可以受苦受累,可以忍辱负重,但却不可以丧失人格尊严。一个人的魅力在于他(她)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是一个人为人处世之本。

乌申斯基说:“人的人格的影响,对于年轻的人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翻开历史的画卷,有多少古圣先贤,因为他们人格的力量而名垂千古:

屈原,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他有高远的政治眼光和谋略:他洁身自好,德高望重,堪为表率;他一直希望能够完成“明君美政”的梦想------可是事与愿违,不愿看到楚国的灭亡而毅然跃身汨罗江。千百年来,人们对屈原致以诚挚的敬仰。屈原,是中华民族高尚人格的杰出代表!每年五月五日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梅花香自苦寒来作文有题记(宁可枝头抱香死)(4)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其人格魅力是用他手中那支爱国的笔,用他那赤诚的爱国心谱写出的,千千万万的人因他而振奋精神,因他而高昂斗志的迎接挑战,因他而 战胜一切困难。鲁迅先生畅抒人生真谛的佳作流传百世,人们会将他铭记于心中!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人格力量,无人能与之媲美。在一次次外交活动上,面对外国代表的嘲讽、侮辱和挑拨,他总能淡定从容地反驳与化解,他所展现出的人格力量,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使伟大的祖国的享誉世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正是人格力量的有力证明。林则徐说:"观操守,在利害时。"古往今来,有多少贤明之士,正是在个人利害攸关之际,为维护人格尊严而自重,为保持人格的纯正而自省,为防止人格下滑而自警,为追求人格的升华而自励。

当你内含了不可战胜的人格力量,你就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侮辱、嘲笑、讽刺,当你有强烈的自尊意识,你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

人格力量是一面最坚固的墙,可以阻挡一切破坏性的攻击。我们青少年应该拥有不可战胜的人格力量,遭遇一切一切的不如意都从容应对,不要被世俗蒙蔽了双眼,人格的力量是无价的,拥有了它,我们的内心才能无坚不摧,我们的生活才能圣洁美好。

梅花香自苦寒来作文有题记(宁可枝头抱香死)(5)

【点评赏析】

这篇作文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文章用丰富的事例,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令人深思,发人深省,方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梅花香自苦寒来作文有题记(宁可枝头抱香死)(6)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刘老师谈特殊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