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0时起,东侨开发区东海商务广场被划为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屏南县接到命令,紧急抽调21名党员干部组建党员突击队,由屏南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付秀国带队,连夜赶赴宁德,支援东侨封控区。

封控区实施措施(以1N)(1)

屏南县党员突击队抵达宁德东侨封控区

连日来,突击队以两人为一组,分组包楼开展封控区管理,并实行“1 N”精准帮扶,通过入户调查、微信群、电话等形式掌握居民和特殊人群的生活需求,并积极做好物资转运、核酸检测、防疫宣传、释疑解惑等工作。细致周到的服务,让封控区隔离不隔心,战“疫”有温情。

封控区实施措施(以1N)(2)

付秀国说:“我们从屏南准备了1000套防护服、700套隔离衣、1200个N95口罩等总价值近40万的物资进入这个封控区。”

封控区实施措施(以1N)(3)

东侨东海商务广场封控区划定范围内共九栋楼,189户,584位居民,屏南党员突击队必须全力服务封控区里的每一个居民。

这时,一个难题摆在了突击队员面前。东海商务广场是建成时间近20年的小区,基本为7层的小高层,小区内没有可以用于防疫的功能用房,也没有搭建生活区、办公区的空地。付秀国告诉记者,为了就近管理封控区,也为了人员闭环管理,不给封控区外的居民带去风险,经过合理研判,选择在封控区外的街边搭建帐篷。

封控区实施措施(以1N)(4)

封控区实施措施(以1N)(5)

在马路边搭帐篷,给队员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陆霜华是队里为数不多的女队员,她说,天气闷热,每天一身汗,却不能洗头、洗澡,帐篷里蚊子多,整夜睡不好。这么艰苦的情况,也不敢告诉家里人,怕他们心疼。

封控区实施措施(以1N)(6)

条件虽然艰苦,但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的工作却不能有一丝松懈。

“我家孩子养的蚕没有桑叶了,你们方便的时候,能在楼下给我摘一些吗?”突击队员苏晓辉交接班后,在微信上收到这样一条信息,他马上交代上岗的甘振坚,记得给这户居民摘一点桑叶送去。

“我家孩子上网课,老师发了考卷,可是家里没有打印机打不了,怎么办?”,突击队员陈云彬入户时接到了另外一位居民的求助,便第一时间打印好卷子给孩子送去……类似这样琐碎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封控区实施措施(以1N)(7)

“入驻的当天晚上,临时党支部召开第一次支委会,部署安排封控区抗疫工作和人员分工。我们制定了封控区工作方案,明确了值班值守、物资转运、自我防护、驻地安全保卫等工作流程,并要求每个队员每日上交工作日志。”屏南县党员突击队临时党支部委员郑成龙说。

封控区实施措施(以1N)(8)

在内区一线,通过实行6 6、8 8、机动队待命的排班方式,白天上午8个人,下午8个人,夜间上半夜6个人,下半夜6个人,确保在任何时间,居民们的需求都有人响应,做到足不出户也尽量不影响居民的生活。郑成龙向记者介绍,队员们两人一组,分组包楼,每个队员第一时间加入楼栋业主群,第一时间“扫楼摸排”,第一时间熟悉居民情况,与楼栋居民结成对子,并通过电话、走访、微信等方式,与群众聊家常、送慰问、解困惑、消除恐慌心理。

“我这栋楼有一个刚出生的新生儿”“我这栋楼一位居民患糖尿病20年了,还有一些其他重病,需要每天打针两次,吃药三次”,详细了解情况后,队员们将信息汇总,形成封控区情况一览表,并标注重点关注人群,将情况张贴,在每次交接班时,将楼栋重点人群的特殊需求、当班重点工作进行交接,标注在防护服衣袖上。

通过细致周到的服务,稳定了群众情绪,群众也更加理解配合突击队工作。队员叶祯泽说,现在我们在微信群或者楼栋里一喊,准备做核酸了,居民们都会自觉地提前做好准备。

封控区实施措施(以1N)(9)

然而居民们不知道的是,在周到服务的背后,突击队员们克服种种困难,也默默隐藏了对各自家庭的愧疚。

4月20日,媒体报道了突击队员们在马路边搭帐篷后,一位网友留言:“我哥也是其中一员,因为在疫情区(封控区)外公出殡没到场,虽有遗憾,但我相信外公会为你骄傲,你是我们全家的骄傲”。至此,人们才知道那个为群众细心服务,那个贴心地为小朋友摘桑叶的甘振坚,外公刚刚去世,他却不能回家。

无独有偶,同一篇报道下,另一条留言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二宝还没满月,你就去宁德支援了,虽然家里很辛苦,但我们都全力支持你。加油。”妻子产后22天,队员叶贤双接到前往宁德封控区支援的任务,家人将他的为难看在眼里,告诉他,你放心去帮助更多人,家里的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

封控区实施措施(以1N)(10)

突击队队员的外公去世,他无法到场送外公一程

这是一支令人感动的队伍,每一个队员背后都有故事。陈云彬的外公刚刚去世,他擦干泪水,背上行囊出发;黄小平与妻弟陆小龙一起参与此次志愿服务,而黄小平的妻子也同样忙碌在抗疫一线;陆霜华、张家美、周林芳是三位女队员,和男队员一样,睡街边帐篷,值夜班,运送生活物资。

他们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走遍了封控区的每一个楼道,每一级台阶,他们用心的守护,换来了一个个竖起的大拇指,和一句句真诚的“谢谢你”。

封控区实施措施(以1N)(11)

东侨兰亭社区工作人员叶清香提及屏南县党员突击队时,不住地赞叹,“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没办法进入封控区,只能在外面帮忙协调,买一些居民需要的必需品,多亏有他们!小区没有电梯,他们只能爬楼梯,一趟又一趟地替居民送物资,非常辛苦!”

社区居民吴萍无意中看到了那些为他们服务的“大白”在雨中住街边的帐篷,她感动地写下了一段文字“防护服下,看不清他们的脸庞,只能看到一双双温暖的眼睛,听到一声声体贴的话语。无论多晚,小区居民若有所求,必有所应!听声音感觉大白们都挺年轻,都是谁家的孩子,这样的夜晚,妈妈们该心疼了吧。”

突击队员陆小龙告诉记者,在配送物资时,8号楼403的门口贴着一封手写的感谢信,感到特别鼓舞。队员吴道淼在入户做核酸时,一个两周多的萌娃给他们送上心爱的糖果……

封控区实施措施(以1N)(12)

世间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

都是孤勇者在为我们逆行。

你赠我以暖,我温柔以待,

人间暮春,雨落情长

……

(摘自居民吴萍朋友圈)

来源:宁德人民广播电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