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短暂而美丽的,尤其是今年,一直到三月份仍是寒风料峭,春天来的特别晚,当桃花油菜花纷纷在阴雨绵绵中落幕,梨花落后是清明,春天又渐渐远去了,朋友圈里有人晒出了石山头村的照片,一条安静的小河婉转,几棵苍桑的老树又长出了新枝,一座长满野藤的拱桥静默无声,一个戴着斗笠的老农牵着老牛路过7,不由脑海中浮现出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微风细雨爬山看景(雨里鸡鸣一两家)(1)

没想到,郴州竟然有这样一个去处。印象中,石山头村只是一个人造的景点,前几年轰轰烈烈的香薰山谷,让不少红男绿女纷至沓来,以至于摩肩接踵,一时洛阳纸贵,很是红了一阵。而我对于此等人造景观一直不甚感冒,也因于此,对于石山头村这个地方也是从未纳入过我的徒步计划。

在这个转眼就要过去的暮春,带着追寻春天足迹的向往,细雨蒙蒙中,我走入了北湖区华塘镇石山头村。这里距离郴州市区约22km,车程约半小时。

车停在石山头村的村部,刚刚淅淅沥沥的小雨竟然停了,我们信步走上村口的小桥,举目之间,美景初现,桥头走来一个老爷爷,主动为我们带路前往侍郎桥。

微风细雨爬山看景(雨里鸡鸣一两家)(2)

桥头的这一棵大树,已经有些年头了,却依然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微风细雨爬山看景(雨里鸡鸣一两家)(3)

这是西河的支流,河面不大,两旁的大树都往河中围拢,夏天一定是一个极度凉爽的去处。

微风细雨爬山看景(雨里鸡鸣一两家)(4)

河岸边是竹林和和绿树,间或有一朵红花点缀,给这无边的绿色添加了一丝靓丽。

微风细雨爬山看景(雨里鸡鸣一两家)(5)

刚刚下过雨,春潮带雨晚来急,河水略微有些浑浊,带着泥土的气息,桥下游来了一群鸭,配上这两岸的红花,不由吟诗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微风细雨爬山看景(雨里鸡鸣一两家)(6)

漫步在这绿树红花、河岸竹林之中,神清气爽。

微风细雨爬山看景(雨里鸡鸣一两家)(7)

河岸边,是大片的油菜花,我们来得太晚,油菜花已经变成了油菜籽。远处那一片雨后的石头山,仙气飘飘,云遮雾罩。

微风细雨爬山看景(雨里鸡鸣一两家)(8)

幸好,还有一小片油菜花仍然坚强地等待我们的到来。

微风细雨爬山看景(雨里鸡鸣一两家)(9)

这里便是大名鼎鼎的侍郎桥了。何孟春,郴州鲁塘人,明代文学家,曾任侍郎一职,属于郴州本地史上少见的大家了,这座桥便是何孟春募资捐建。

微风细雨爬山看景(雨里鸡鸣一两家)(10)

踏上这座古桥,雨后的石板还略显湿润,上面结着墨绿的青苔,细细的露珠散落在上面。几丛青苔,几棵小草,古韵悠悠,走过前人屐履磨润的青石板路,足音空跫,当是现实与历史相互碰撞的回声······霎那间,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与何侍郎一起诵读经书。

微风细雨爬山看景(雨里鸡鸣一两家)(11)

小雨,鸡鸣,竹林,拱桥,村路,又让我想起了唐朝诗人王建的一首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诗人就如同我们今天拿着摄像机一般,随着视线缓缓拉近了镜头,先是远景,模模糊糊,一两家农户散落在村野间,不时有鸡鸣狗吠,既而是近景,变得精确,穿过郁郁苍苍的小竹林,溪水潺潺流淌,琤琤淙淙,一条青石小径,蜿蜒曲折,拐向远方,一座古老的小桥,横卧在小溪之上,有修竹,有清溪,有村路,还有带点歪斜的板桥,淡淡几笔,有序组合在一起,刹那化作技艺高超的画师笔下一幅优美的水墨山村图,石山头村的春天,就是如此的一副天然之画,常恨春归无觅处,不如,随我到石山头吧,春天,它仍然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