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为什么梅花三弄没人敢触碰(梅花三弄150年前)(1)

为什么梅花三弄没人敢触碰(梅花三弄150年前)(2)

许瑶光雕像 袁培德 摄

南湖湖心岛上的来许亭和鉴亭可称是一对“姊妹亭”,其主角都是时任嘉兴知府许瑶光。来许亭主题是颂德,鉴亭则是被颂者的自诫。

清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嘉兴知府许瑶光任期已满,将进京述职。嘉兴士绅建来许亭于烟雨楼之左侧,颂其德政,盼其重来嘉兴。许瑶光受到百姓如此敬重和爱戴,深感不安,在临别赠言中,请建鉴亭,并亲自撰《鉴亭之铭并序》,刻碑置于鉴亭内。他借“亭”发挥,既总结教训警诫自己,也劝勉他人洁身自好。

这实质是一篇励志铭。

《鉴亭之铭并序》共373字。他在序言中说:

同治癸酉,孟夏之月。予以俸满,将觐北阙。嘉禾耆旧,出饯鸳湖。水滨百桨,清酒百壶。此地为别,临眺踌躇。亭构来许,意在跂予。予忝承乏,赖天子命。于今十年,罔敢不敬。有胡德惠,劳君觞咏。临别赠言,式资往训。爰举觯曰:请建鉴亭。劳劳送客,报以德馨。修慝辨惑,舞雩典型。天光云影,源头式听。佥曰唯唯,爰勒斯铭。

主要以自谦之语引出请建鉴亭并刻铭的缘由,大意是,我在嘉兴任期已满,回京复职。嘉兴老朋友在鸳鸯湖设宴饯行,并建来许亭,等我重来嘉兴。我滥竽充数,愧对嘉兴百姓,只是奉天子之命,怎敢不尽心尽责?我何德何能,有劳各位饮酒赋诗。请允许我建鉴亭,来报答嘉兴父老的厚爱之情,也作为对我的监督和警策,使我能不断地修正错误,分辨迷惑,让鉴亭成为鼓励和警策官员的典范。众人都同意我的提议,于是刻此铭文。

正文由孔子《论语》中的有名语录引申而成,概括儒家所强调的君子自身道德修养的内容。从“仁、智、勇、达、洁”五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做官为人的处世之道,劝人珍惜大好时光,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洁身自好,自立自律。

首写南湖之“仁”:

兹屿在水中央,不骞不移,万寿无疆。有似仁者,静则延长。君子鉴之,节嗜欲以保安康。

这几句借岛说“仁”,南湖湖心岛在水中央,不沉下去不移动,万寿无疆,就像仁厚的人,清静则长寿。君子须借鉴,节制爱好与欲望,以保安康。

次写南湖之“智”:

兹亭轩旷,四无纤障。高天覆帱,明月逸宕。有似智者,洞察万状。君子鉴之,去蒙蔽以扩识量。

这节以亭喻“智”,此亭高大空旷,四周没有细小的障碍。天高高地覆盖,明月皎洁,犹如一位聪睿的智者,俯仰世事,洞察万物。君子可以从它身上学到宽广的度量和敏锐的识见,不受任何邪恶的蒙蔽和迷惑。

接着写南湖之“勇”:

亭下湖水,流似不流,吐纳苕霅,古今悠悠。有似勇者,自强不休。君子鉴之,学百川以海谋。

据湖论“勇”,南湖平静的湖面下奔涌着波涛,包容着从苕溪、霅溪流淌而来的溪水又流向下游,历古至今,悠悠不尽。这就像那无私无畏的勇者,自强不息,永葆活力。君子从它身上可以汲取无穷的力量,海纳百川,成其伟大。

继写南湖之“达”:

绕亭卉木,春荣秋谢,荣固繁华,谢亦安暇。有似达者,与时变化。君子鉴之,舍则藏而得则驾。

以花木诲“达”,亭子周围的花木,春发秋谢,茂盛则华,凋谢也安然,就像达观的人,随遇而安。君子从它身上可以得到启迪,舍弃就是收藏,得到就被束缚。不管出于顺境逆境,不管受宠受贬,都要勇敢面对。

再写南湖之“洁”:

嵚崎古石,于亭之东,瘦貌寒魄,稜稜生风。有似洁士,不与俗同。君子鉴之,砺廉隅以表孤衷。

颂石诺“洁”,湖心岛上崎岖古石,分布在亭子的东面,瘦骨嶙峋,使人魄寒,风吹过,发出尖利的风声,就像高洁之士,不随流俗。君子可以把它作为终身的借鉴,磨砺自己的意志、锤炼自己的品德,清正廉洁、为人方正,以表个人的初衷。

为什么梅花三弄没人敢触碰(梅花三弄150年前)(3)

鉴亭米芾碑刻

铭文最后又从南湖风景的特点出发,写出南湖的精神、风骨:

朝开暝阖,亭中阴阳。雨润日丽,亭中柔刚。寒来暑往,亭中炎凉。小鸟知止,渊鱼知藏。渔樵朋友,荇藻文章。俯仰皆乐,吟啸非狂,刻石表意,敢告同行。闲情鸥远,逸兴云翔。既亭既鉴,何用不臧!

收笔之言的重点在于鞭策自己,烟雨楼台朝夕云聚云散,亭子有阴有晴。雨天湿润,晴天风和日丽,亭子有柔有刚。寒来暑往,亭子有炎热有凉爽。小鸟知道栖息,水中鱼儿知道藏起来。与渔夫樵夫打交道,与朋友交往,侍弄水草,撰写文章。俯仰之间都有快乐,吟诵长啸并非狂态。刻下铭文,表明心志,告诉同行,闲情逸致,放飞雅兴。在这里就像天上自由飞翔的鸥鸟,像天上自由飘荡的白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建亭子以作借鉴,善莫大焉。

《鉴亭之铭》两侧柱子上当初还有一副楹联:

此水接古吴流域,慨风潮冲散谁为西浙荡余氛;斯楼与我栝同名,看烟雨空蒙几把南湖认故土。

徐则恂(1874—1930)撰并书,与铭文起到互相呼应之作用。

鉴亭后墙嵌有米芾碑。碑曰:

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艳日浓妆影,低星降婺晖。玉庭浮瑞色,银榜添祥徽。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

当年建鉴亭时,许瑶光得此真迹,视为珍宝,请人摹刻后嵌于此,为鉴亭增色添彩。

许瑶光这位清代嘉兴“老市长”能有如此胸怀和见地难能可贵。他为南湖和烟雨楼的文化含义所作的精辟概括,让后人更深切地感受其深蕴的多重道德文化和象征意义。

END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