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智慧的民族,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例子数不胜数,武术界有两个谚语:一个是“一力降十会”.另一个是”一巧破千斤”,太极拳里的四两拨千斤也是同理,这是太极拳习练者的终极追求之一,太极拳练习者以此目标进行反复练习,王宗岳修订的《太极拳打手歌》,开宗明义便说:“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这是太极拳技击功夫的高级表现,也是衡量太极拳功夫深厚的标准之一。

太极拳尾数练法图解(太极拳中四两拨千斤的真正含义)(1)

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的前辈论述中,对于四两拨千斤有着深度的认识。武禹襄的《打手要言》中也说:“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李亦畲的《五字诀》有∶“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杨澄甫所著《太极拳使用全书》中讲道∶“若问其用,则在不用力,而却不畏有力也。倘有大力者来击我,以吾之至柔,自足以制胜者。”这还是讲得“四两拨千斤”。其后众多的太极名家高手更将其奉为主旨,各种心得体会、拳论注释比比皆是。

  明中认为四两拨千斤的意思是在技击或推手的时候,对方很大的力量来打我或破坏我的重心,我利用太极拳的柔化,避实击虚,在破坏对方击打的同时,借助对方的力量和发出自己的整劲来击打对方或破坏对方的重心。此为走化接发,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尾数练法图解(太极拳中四两拨千斤的真正含义)(2)

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总的来看,四两拨千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以柔化刚。避敌之长,以软对硬,在太极拳的柔化中抓住有利时机击发对方。太极拳中有“人刚我柔谓之走”、“极柔软然后极坚硬”、“欲刚先柔,欲扬先抑”、“柔能克刚,以退为进”、“刚而归之于柔,柔而造至于刚,刚柔无迹可见”等的拳理拳论,老辈对以柔化刚的理解登峰造极。

  2.借力打力。敌我搭力,就是力与力的争斗,力与力的转换,太极拳论中的“机由己发,力从人借”(武禹襄),“擎起彼身借彼力”(李亦畲)就是此理。借敌之力与我之力合,将敌之力顺化之后反作用到敌身上,或者变更敌的发力作用线路,或者虚尽敌的力作用点,或者二者、三者合一。

  3.引进落空。“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明中的理解是,先接住对方的力,也就是给敌以明确的身体接力结构,待对方劲力走老,走无可走避无可避时,将自己的力松空,可以直接打击到敌之力根。因此在拳论中有“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打手歌),“粘衣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打手要言)。“欲要引进落空,先要舍己从人,知己知彼,触之则旋转自如”(李亦畲)等的拳论拳理。

太极拳尾数练法图解(太极拳中四两拨千斤的真正含义)(3)

  4.用意不用力。通过意气来指挥身体的接劲末梢,敌之劲力运转皆在我心,太极拳论中有“动静缓急,运转随心”(陈鑫语),“意气君来骨肉臣”(十三势歌),“意气须换得灵”、“劲断意不断”(武禹襄语),“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五字诀),这些均是用意不用力的精髓之言。

  最后,明中认为,四两拨千斤中的四两,并不是说我运用很小的力即可以拨动敌千斤的力,这个认识是不对的。太极拳的技击要求化发一体,并非是我只用“四两”之力,而是在运用身体整劲之时,在接手之时,避实击虚,接着敌方“四两”力的力点,从而化走对方千斤的力。如果说我们连对方四两力都接不住,就无从谈起拨千斤了。接劲之法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我方的身体是一个支点,接劲手就是一个与物体接触的支点,通过身体的运转走化发力点,把敌的千斤力拨走。在传统太极拳论中有密传的“秤砣压秤杆”的说法就是如此了。今天明中一并分享出来与各位太极拳爱好者们共同学习。

太极拳尾数练法图解(太极拳中四两拨千斤的真正含义)(4)

太极拳“秤砣压秤杆”

  本文是明中个人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理解,如果内容有不妥的地方,请各位前辈、拳友批评指正。希望大家练好太极拳的功法,掌握好太极拳功法的要领,身体越练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