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10年篮球为何不懂篮球战术(那年今日那些让篮球规则改变的人和事)(1)

1982年1月15日,篮球运动的创始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的报纸上,发表了由他本人制定出的篮球比赛的第一套正式规则。篮球作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最初的篮球规则虽十分简陋,但随着篮球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项规则的改变和出现也应运而生。同时,也涌现出大批引起规则变动的运动员和事件,而这些你都知道吗?

打了10年篮球为何不懂篮球战术(那年今日那些让篮球规则改变的人和事)(2)

詹姆斯·奈史密斯雕塑

詹姆斯·奈史密斯——篮球创始人

相信现在提起这个人,好多新生代的球迷可能并不知道。但是,作为篮球创始人的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为篮球作出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在1936年8月,奈史密斯出席柏林奥运会时,被任命为国际篮球联合会名誉主席。

时间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当时詹姆斯·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春田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担任该校的体育教师,同时也担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美式橄榄球教练。当时,他被委派发明一种有趣易学且可以打发学生无聊的冬季室内体育课游戏。

奈史密斯从一些加拿大儿童用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戏中受到启发,他将两个篮子挂在室内的看台的栏杆上,比赛用球以足球代替,每次投篮成功后都得用梯子把球取出来。直到1983年,篮筐改为活底,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打了10年篮球为何不懂篮球战术(那年今日那些让篮球规则改变的人和事)(3)

詹姆斯·奈史密斯

34年前的今天(1982年1月15日),篮球运动的创始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的报纸上,发表了由他本人制定出的篮球比赛的第一套正式规则。这是一部有13条原始的规则,其中有12条仍然延用至今。当时的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82年1月20日,进行了史上第一场在正式规则之下的篮球比赛。

乔治·麦肯——从此有了“干扰球”

麦肯是NBA第一个真正的超级明星。他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世界篮球联盟的人员配置格局。一直到上个世纪40年,人们还认为篮球是适合灵活的小个子的运动,麦肯的出现颠覆了这个观念。麦肯2米08的身高却有着惊人的协调性,并且篮下的技术也很细腻,凭借着傲人的身高,轻松地就能将对手的投篮封盖出去。

打了10年篮球为何不懂篮球战术(那年今日那些让篮球规则改变的人和事)(4)

乔治·麦肯

于是那些高个子就成了香饽饽,在禁区那么一站,管你球从哪里飞过来,一律封盖了事!好不容易抢到球了,投篮的时候却被人一巴掌扇飞了,那还怎么赢?后来某些人实在看不下去了,怎么办呢?就定下这个干扰球规则了!

当然,因为麦肯而改变的规则不止这一项,还有为了限制麦肯在篮下的巨大威力,特意将三秒区的宽度由6英尺扩大为12英尺。不得不把罚球线距离延长一倍。

张伯伦——进攻干扰球制定、三秒区又大了

世上最具统治力的篮球运动员到底是谁?不用问了,维尔特·张伯伦!世人皆知张伯伦在NBA一场比赛能拿100分。他的篮球生涯,几乎可与NBA历史纪录划上等号,菜鸟赛季便以37.6分的平均得分拿下新秀年的得分王荣衔,并随后连续七次夺得得分王、十一次篮板王、一次助攻王和两次总冠军,是NBA史上单场最高得分纪录保持者。

打了10年篮球为何不懂篮球战术(那年今日那些让篮球规则改变的人和事)(5)

张伯伦

张伯伦的命中率高的吓人,而他得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二次进攻。他要是一次投篮不进,他会跳起补进。篮球还在篮筐转的时候,他一勾手,进了!当时篮坛也没有几个跳的比他高的,篮筐之上他就是霸主。张伯伦实在难以阻挡,结果NBA不得不再次制定规则,引进了进攻干扰球的概念,限制张伯伦无与伦比的得分能力。结果倒好,成全了张伯伦篮板王的加冕!

为了限制张伯伦在篮下的控制力,NBA还又一次将3秒区由12英尺加宽至16英尺,以此来限制张伯伦恐怖的统治力。此外,为了防止发底线球时张伯伦队友直接将球抛过篮板,而让张伯伦直接扣篮得分,NBA还规定了发底线球时不可以将球抛过篮板。

比亚松——进攻无限时一去不复返

在NBA初期的比赛中,并没有进攻时间的限制。领先的球队几乎可以无止境地传球、无限期地控球而不受任何处罚,如果一支球队开始蓄意拖延时间,比分落后的那支球队只能选择犯规,让对方罚球然后拿到球权。这样,比赛就陷入了枯燥的慢节奏、粗野犯规和罚球线上的拉锯战中,这种伴随大量犯规的低得分比赛,对球迷缺乏吸引力。

打了10年篮球为何不懂篮球战术(那年今日那些让篮球规则改变的人和事)(6)

比亚松

1950年11月22日,这种枯燥的比赛达到了它的顶点:这一天,在韦恩堡活塞队战胜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的比赛中,两队创下了19:18的最低得分记录,其中第四节两队3:1共得4分,全场比赛两队总共投中八球。比亚松认为需要引入进攻时限,给球队规定时限来完成投篮,否则就失去球权。

而在具体的时限上,比亚松选择了24秒,根据比亚松的说法是这样的:“我研究我喜欢的那些比赛场次的分得表,就是那些没有蓄意拖延的比赛,我注意到这样的比赛每支球队大约有60次投篮,就是说一场比赛双方有120次投篮。一场比赛48分钟等于2880秒,2880秒除以120次投篮,结果就是每一次投篮需要24秒。”

比亚松说服NBA从1954-55赛季起采用了这一规则。为了解决过度的犯规问题,联盟也采纳了每队每节犯规数量的限制,在达到犯规次数上限后每次犯规判罚罚球,这两条规则彼此互为完美补充。

皮特·马拉维奇——街痞动作进赛场

打了10年篮球为何不懂篮球战术(那年今日那些让篮球规则改变的人和事)(7)

皮特·马拉维奇

“手枪”皮特·马拉维奇的名字是NBA历史上最为响亮的招牌之一。他打球时充满激情,善于表演,他将背后运球和胯下传球的技术发扬光大。但是这两项技术在当时的NBA眼里堪称街头痞子的动作,NBA曾一度不提倡胯下传球,但是马拉维奇表演式的打法使得球迷为之疯狂,一大批球员开始模仿手枪。见到这种情况,联盟也就没再继续限制背后和胯下运球。

巴克利——健硕的臀部催生出“背打不超过五秒”

被称为“查尔斯爵士”的查尔斯·巴克利,身强体壮,尤其是他的臀部,成为了联盟许多球员的噩梦。为了降低查尔斯爵士硕臀的巨大威力,联盟推出了“背身单打5秒钟规则”。

打了10年篮球为何不懂篮球战术(那年今日那些让篮球规则改变的人和事)(8)

查尔斯·巴克利

具体解释就是:持球背身单打的时间不能够超过5秒钟。从此以后,巴克利的背身单打的威力顿时锐减。试想一下,如果没这样一条规则,巴克利可以用23秒将防守球员推到篮下,然后用1秒钟在篮下轻松打板就能得分。

奥尼尔——接连修改规则

当奥尼尔这样百年不遇的中锋出现在球场上时,NBA发现他们的规定已经远远落后。为了限制奥尼尔的发挥并且照顾奥尼尔的感受,NBA接连修改了篮下合理冲撞区、允许联防以及禁区三秒违例。此外,针对奥尼尔的糟糕罚球,联盟规定比赛最后两分钟对无球球员犯规判罚两罚一掷。

打了10年篮球为何不懂篮球战术(那年今日那些让篮球规则改变的人和事)(9)

詹姆斯与奥尼尔(右)

艾弗森——联防细节修改、进场着装限制

鉴于艾弗森无解的突破功夫,联盟不得不修改了联防细节,来帮助防守队员限制艾弗森过快的突破速度。除此之外,NBA着装令主要针对的就是一贯以嘻哈风格示人的艾弗森。在这条规定下,如果进入赛场,艾弗森不得像往常那样穿金戴银,必须去除亮闪闪的耳钉、金灿灿的项链以及其他嘻哈风格的装束,艾弗森对此一度感到不适应。

打了10年篮球为何不懂篮球战术(那年今日那些让篮球规则改变的人和事)(10)

阿伦·艾弗森

姚明——关于全明星正赛与新秀挑战赛

2003年新秀挑战赛,当手身为新秀的姚明因为“参加全明星正赛的球员不能参加新秀挑战赛”这项规定(姚明是2003年全明星首发中锋),而没能参加当年的新秀挑战赛。然而到了2004年全明星周末,我们看到这个规定没有了,2004年新秀赛上是姚明和詹姆斯在跳球!所以,不得不感慨NBA的圆滑以及姚明和詹姆斯巨大的球星效益。

篮球运动发展到今天已日臻成熟。当然,除了上述球员外,还有很多球员的出现改变了篮球规则或者NBA联盟中的规定。

打了10年篮球为何不懂篮球战术(那年今日那些让篮球规则改变的人和事)(11)

姚明与詹姆斯在争球

而近年来国际篮联一直致力于推广篮球运动,提升篮球运动的影响力,篮球规则两年一小改,四年一大改。继2010年国际篮联修改限制区形状、3分线距离、增设无撞人半圆区之后,2014年5月,国际篮联正式公布了2014年篮球规则,并宣布新的篮球规则于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新规扩大了无撞人半圆区、增设一种特殊情况可以允许替换、明确了临场几种情况应判罚争球等。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