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求取人才,三国中还只有刘备,他诸葛亮。相比之下枭雄曹操,三国也记载了他有跣足迎许攸的求才事迹。此外他甚至还答应了关羽的三个苛刻条件,只为求得猛将。那么这样一位求贤若渴的人为何不去迎取诸葛亮呢?

曹操三顾茅庐什么意思(三顾茅庐的为何不是曹操)(1)

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诸葛亮隐藏的太深?养在深闺人不识啊,结果,反倒让刘备得了先手?

可是,知道了诸葛亮的能耐,曹操的势力那么大,条件又那么好,他干嘛不请呢?难道是他对人才重视不够吗?

其实,看过《三国志》的都知道,曹操对人才重视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刘备和孙权。

首先,在选人上,曹操是无论贫贱,不计出身。你比如,他手下的谋士荀攸、郭嘉、贾诩等人,都是贫寒子弟,他的爱将张辽、徐晃、典韦等人,也都卑贱出身。

其次,在用人上,曹操唯才是举,不计前嫌。你比如,陈琳原是袁绍谋士,曾写过檄文,痛骂过曹操祖宗三代,可是,陈琳被俘后,因爱惜其才华,曹操对他,照用不误。

为了遍寻能人,曹操甚至到了不计人品的程度。你比如,他曾三次广发《求贤令》,其中的一条,就是强调,只要你能力强,哪怕你有过劣迹,我也既往不咎,照样重用。

然而,在这点上,刘备却不一样,只要一个人,被他看上了,别说低点头,装把孙子,你就是把他弄得颜面扫地,下不来台,他也照样厚着脸皮,苦苦追求。

可诸葛亮这个人,在应聘上,偏偏好拿把,来来回回考验你,折腾人,你想,他的这种傲气,连张飞都受不了,就凭曹操那个脾气,早就大嘴巴子扇上了。

因此,在选人这件事上,一个靠投奔,一个愿去请,不难看出刘备与曹操的高低。

听到这,也许有人会反驳,你说曹操的能臣,都是投来的,不对呀,徐庶就是个反例啊。本来人家在刘备那儿,干得好好的,最后不也是被曹操挖角,猎头过来的吗?

俗话说,大人物都有大人物的骄傲,一介布衣的诸葛亮暂时还不能入了曹操的眼。也就因为这样,我们才有了有个更精彩的三国。

从曹丕在袁尚府内“使人揽发,以巾拭面”的一连串行动可以看出,他很有可能就是直奔着觅取甄妃而杀过来的,找到了甄妃,目的既达,他也就不再胡乱杀人了。据传,就在甄妃被曹丕带走之后,随后赶到袁尚府第的曹操叹息了一声:“我就是为这个女人才打这场仗的啊!”他的这句话令后人揣摸不透,文韬武略的曹操,究竟是为了讨个儿媳还是为给自己纳一宠妾,这才大动干戈的呢?甄妃小曹操29岁,可比曹丕还大3岁哩,做父亲的爱此小妾,为子的又不嫌其长,可见这个女人是极具魅力的。好在曹操是非等闲辈,他襟怀云水,没有像董卓与义子吕布那样,为夺一个女人而彼此翻脸,掷戟相拼。再者,吕布只是个临时认下的政治干儿,曹丕可是个真米实粬的亲儿子。

甄妃之美丽,连小曹丕5岁的弟弟曹植也亟欲染指。对于到手的尤物,曹丕可没有其父那么大度。他又很清楚,兄弟之间,谁能将父亲的王位最后弄到手里,甄妃最后就是谁的(曹操有一度曾想立曹植为太子)。兄弟二人斗法斗智,最后是曹丕夺得了继承人的地位。王位到了兄长手里,弟弟还敢觊觎这个“嫂嫂”么?“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英·济慈语),爱情的力量(包括单相思),可使人将生死置之度外,曹植其人,更是如此。

美是艺术家在心灵的重创中,由混沌的世界塑造出来的不好思议的东西,这就决定了恨爱交织而成的文字,最有穿透力。倘是没有枕奁的极度刺激,《洛神赋》能问世吗?绝好的诗文,能将后人引入精微、玄妙、绝美的意境,而这等诗文的形成,分明又不是偶然的,《洛神赋》的出现,进一步揭示了这一艺术奥秘。司马迁于痛苦中完成的《史记》,曹雪芹“泪尽而终”时写下的《红楼梦》,或前或后,与《洛神赋》的形成皆有相似之处。

名人介绍

曹操三顾茅庐什么意思(三顾茅庐的为何不是曹操)(2)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三顾茅庐什么意思(三顾茅庐的为何不是曹操)(3)

《观沧海/碣石篇》原文翻译及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三顾茅庐什么意思(三顾茅庐的为何不是曹操)(4)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4.海:渤海。5.何:多么。

6.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7.竦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8.丛生:指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丰茂:指茂盛,茂密。

9.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12.若:如同.好像是。13.星汉:银河,天河。

14.幸:庆幸。15.甚:极点。16.至:非常。17.咏志:即表达心志。

18.幸甚至哉:真是庆幸。19.咏:歌吟。20.志:理想。21.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曹操三顾茅庐什么意思(三顾茅庐的为何不是曹操)(5)

【作品鉴赏】

《观沧海/碣石篇》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曹操这首《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碣石篇》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此诗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3]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观沧海/碣石篇》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观沧海/碣石篇》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曹操三顾茅庐什么意思(三顾茅庐的为何不是曹操)(6)

《观沧海/碣石篇》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名家评论】

唐朝史学家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东临碣石,见沧海之广,日月出入其中。张玉榖《古诗赏析》:此志在容纳,而以海自比也。清代诗人沈德潜: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指的就是《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这类作品。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