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1)

睡虎地秦简,是指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墓主为秦朝的一个名叫“喜”的地方法官。

这些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2)

秦睡虎地竹简


(149)意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3)


字形演变: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4)


本义溯源:

”字最早见于秦代睡虎地竹简。上部是“音”,下部为“心”。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5)

我们先需读懂“音”,为此还需了解“舌”和“言”,可以说它们和音形成了递进关系: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6)

甲骨文“”,从一张口中伸出一条分叉的舌头。为了避免误解或和其它字形混淆,古人借用蛇的舌头来表达“舌头”这一概念,这是因为一则蛇的舌头是分叉的,最容易辨认且不易误指;二则是因为蛇又非常喜欢将舌头吐出缩回,很吸引人的眼球,因此能很好地表达所要描述的事物。“舌”与“蛇”同一音系: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7)

甲骨文“”,字形是在“舌”字的舌头下部增添向下符号,强化舌头在口腔中进进出出,并在“舌”字上部加一指事符号,表示人的发出话语: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8)

甲骨文“言”

而“”字始见于春秋时期的钟鼎文,其字形是在“言”字基础上,于口中增加了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声音是从口中发出的。发“言”为声,声成文谓之“音”。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9)

金文“音”

最后来解释“”。《说文解字》曰:“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 也就是说:音表示口中言事,用心考察他人的言语就能知道其所思所想是什么。 《文字形义学》曰:“意,根于心而发于言,故从心从音,心先而音后也。” 其实就是“言为心声”的意思。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10)

大篆“意”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11)

小篆“意”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12)

隶书“意”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13)

楷书“意”

综上所述,“”之本义:考察他人口中所言以了解其心中所想,就是指言语中包含的实质内容(即意思)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14)


衍生含义: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15)


延伸了解:

心猿意马

语出汉代魏伯阳《参同契》:“心猿不定,意马四驰。”

比喻人的心思流荡散乱,思维好像猿猴在跳跃,意识像烈马在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一颗心浮躁不定、不能平静。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16)


其他汉字解释:

虎 、 年 、 安 、 康 、 福 、 海 、 河 、 湖 、 江 、 乐 、 美 、 瑞 、 金 、 善 、 喜 、 新 ......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越原始越深刻)(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