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睡了很长时间,但醒来后,总是说头昏”,这是为何呢?

重要原因是:睡眠质量不高。

评价睡眠质量好坏的标准,不是睡眠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看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只要第二天感觉精力充沛,没有觉得不舒服,这就表明睡眠质量高,是健康的睡眠。

一、睡眠质量的评判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观察孩子的睡眠质量:

1. 睡得快

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在床上的时间

这个简单的公式,可以为睡眠质量作一定的参考。

如果这个结果大于85%就算正常,如果能达到90%就已经很好了。

比如,晚上11点上床,在11点半睡着,第二天6点半醒来,7点起床洗漱,睡眠效率就是睡着的7小时除以躺在床上的8小时,是87.5%。

如果孩子“倒头就睡着了”、“上床三四分钟后就能睡着”,就是睡得快,睡眠效率高。

2. 睡得深

其实,人每天晚上都要睡七八个小时,但这么长时间并不是一下子沉沉睡过去,而是分为几个睡眠周期:打瞌睡、浅睡眠、深睡眠、快速眼动睡眠。

睡眠周期就是不断循环,每个周期大约90分钟一次,深度睡眠,一晚上有好几次。

提高睡眠质量的六个小建议(9个提高睡眠质量的小妙招)(1)

如果一晚上的睡眠按8小时算,大约要经过4~5个周期,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每个晚上会经历4~5次深度睡眠。

在深度睡眠阶段,生长激素会大量分泌,对于孩子身体的修复和生长都有重要影响。

如果孩子晚上不做梦或者是很少做梦,醒了以后梦境记得一会儿就忘了,这是睡得比较深的。

3. 少起夜

孩子晚上不起夜,能一觉睡到自然醒,就算起夜也很快再次入睡。孩子睡醒后神清气爽,而且白天不困倦,就是“质量高”。

二、9招巧助眠

那么怎么才能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呢?这里给大家找到了几个好方法,家长们可以学起来:

1. 杜绝任何光干扰

有一种用于监控睡眠-觉醒周期的激素——褪黑素,只在夜晚、没有光的时候才能产生。

有了它,孩子在相同的睡眠时间内,睡眠质量会更高,醒来的时候心情更加愉悦。

所以孩子睡觉时,一定要消除所有的光干扰:

· 拉紧窗帘;

· 关掉房间所有的顶灯、壁灯、台灯;

· 关掉电视机;

· 关掉电脑;

· 关掉数字时钟上的灯光显示。

如果孩子怕黑,要求开灯睡觉,建议给孩子选择温柔的暖调灯光,可以等孩子入睡后再将灯关掉。

2. 睡前散步

晚饭后睡觉前,带孩子去小区门口散步,帮助体内消化,减少睡觉后身体器官的负担,通过简单的体力运动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睡眠。

另外,尽量避免睡前剧烈运动,简单散步消消食就好。

3. 睡前梳头发

头部有很多的穴位,睡前梳头发主要是为了按摩、刺激头部穴位,疏通头部的血液循环,消除脑疲劳,让大脑快速进入梦乡。

提高睡眠质量的六个小建议(9个提高睡眠质量的小妙招)(2)


4. 睡前做眼睛保健操

眼睛疲劳会影响入睡速度,减弱睡眠质量,所以睡前做眼部按摩或者眼保健操,可以使眼球放松,帮助快速入睡。

5. 睡前热水泡脚

睡觉前用一盆温热的水泡泡脚,可以缓解脚部疲劳,促进脚底血液循环,使孩子心宁神安地入睡。

6. 睡觉前别吃太饱

晚上消耗量小,如果给孩子吃太饱,往往会加重孩子肠胃的负担。

而且人在饥饿状态下,会促进脑垂体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刺激儿童骨骼生长。如果担心孩子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杯牛奶,还有助于睡眠。不过最好睡前1小时前喝。

7. 平静的心态

睡前不要让孩子处于过于兴奋或者激动的状态,也不要带有情绪指责孩子。让孩子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去休息,心态好自然休息好。

提高睡眠质量的六个小建议(9个提高睡眠质量的小妙招)(3)


8. 坚持日光浴

松果体素是从大脑的松果体分泌出的荷尔蒙,可有效补充和调节生物钟。

如果坚持每天早上准时起床,并接受适量的日光浴,从中摄取一定量的松果体素,可以帮助孩子调节原本混乱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9. 选择合适的睡姿

有时候睡眠不好,跟睡姿也有一定的关系。

应该要让孩子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最舒服的睡姿,使身体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还有床垫和枕头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这些对于保证睡眠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睡眠规律和睡眠表现,爸爸妈妈们也应该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处理哦。

孩子睡得香,才能长得高,身体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