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要

1、大纲:了解古代都城长安的历史变迁

2、时间跨度:前1046年—907年

3、重要名词:镐京 汉长安城 大兴城 唐长安城 关中平原 函谷关

4、重要人物:周文王 汉高祖 汉武帝 隋文帝

都城追溯

古城长安的城市雏形可以追溯到西周,周文王曾将都城设于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并将它命名为“丰京”“镐京”(陕西长安沣河以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真正的城市。

战国时期,七雄兼并,秦国一扫六合,定都咸阳(西安西面);秦亡后,经过楚汉相争,高祖一统海内,将国都重新选择设立在周文王时的国都附近,并命名为长安,意思是长治久安。长安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总是玉关情出自哪首诗(盛世长安城总是玉关情)(1)

汉代长安城

汉初都城并不是现成的、完整的,汉高祖刘邦在当时残存的几座秦朝旧宫殿基础上开始营建新的都城。

公元前202年,在兴乐宫基础上修建长乐宫,前200年修建未央宫。汉惠帝为了加强首都防卫,从公元前194开始花了五年时间,修起一圈城墙,把已有的宫殿和城区都围护起来,汉长安城才有了基本的轮廓。

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城内修北宫,建桂宫、明光宫,又在西城外营建章宫,并扩充上林苑,开凿昆明池。

西汉以后,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等相继以汉长安城为都城,并略有修缮,从汉初建城到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迁都大兴城,历时近800年。

隋朝大兴城

经过十六国之乱,汉长安城已经破败不堪。隋朝虽然短暂,但是营造首都毫不含糊,很有魄力。开国皇帝隋文帝下令,在汉长城遗址的东南方向,重新选址,重新规划,由大臣宇文恺主持规划建设一座新城。

最初名字叫大兴城,其面积、规模、布局、功能设计都是空前的;古人造城坐北朝南、方正对称、稳重端庄、整齐划一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出来。

总是玉关情出自哪首诗(盛世长安城总是玉关情)(2)

盛唐长安城

经过隋朝两帝近三十年修建完成的长安城,虽然又经历了隋末战乱,到大唐初期长安城并未遭到损毁,依然保持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大都市风度。

盛唐时期的长安,占地面积达84平方公里,城墙周长达36公里,人口近百万,这些数字在历朝历代都城面积中都能够独占鳌头,例如明清时代北京城的面积也只有60平方公里。唐长安城在唐代也被称为:上京、天都、上都、天京等。

历史课本中这样描述:“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街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总是玉关情出自哪首诗(盛世长安城总是玉关情)(3)

关中平原,四塞之地

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人选择长安作为都城,自然有充分的道理。

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是由渭河、洛河、泾河等大河冲刷而成的冲积平原,又因处于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及萧关之间,故称为关中平原。

长安城座落在关中平原的核心区域,关中平原南边是险峻的秦岭,北边是绵延的山脉,东边有奔腾的黄河,西面又有地势险要的群山。这种群山环绕,四个方向有险关扼守的自然环境,将长安城紧密护卫在其中。

古人称谓关中“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从军事上考虑,只需牢牢控制住关中平原四大关隘,长安便安如泰山。

总是玉关情出自哪首诗(盛世长安城总是玉关情)(4)

历代君王,攻守自如

函谷关扼守东方,秦王嬴政正是在此设重兵阻挡六国大军,保证关中安全,时机成熟即由此东进,统一天下。

陈仓道连通汉中,通向蜀地,汉高祖正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占领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再东出与项羽争雄。

西北部的萧关和大散关则扼住了河西走廊的咽喉,和沿线长城共同作为稳固的防御体系,阻挡着西北游牧民族的侵扰。

东南方向的武关则外连江汉平原,出关即可通达中原,也可南下荆楚。

历朝历代的君王正是认识到关中进可攻取中原,退可固守一方的地理优势,才将都城设立于此。自西周至隋唐,长安历代作为十三朝的都城,也使得长安成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都城,位居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之首。

总是玉关情出自哪首诗(盛世长安城总是玉关情)(5)

李白赋诗

今天,唐长安城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辨,当年的古建筑,如钟鼓楼、大明宫、兴庆宫、大雁塔、小雁塔等,依然巍然屹立,展示着它们的雄姿,述说着当年的记忆。

李白有《子夜吴歌·秋歌》一首,就是描写当年的长安风情: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如水,可千户万户的妇女们都在捣衣,无心欣赏。秋风吹不尽对远方战士的思念,他们还在戍边战斗。这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

更多历史文章,请持续关注 “云竹文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