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十送红军,感天动地。血战湘江,悲壮征程。乌江天险,凌云飞渡。遵义会议,扭转乾坤。四渡赤水,神来之笔。百里奔袭,飞夺泸定。绵延雪山,挑战极限。荒芜人烟,穿越草地。三军会师,喜笑颜开。

背景: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因指挥的错误,始终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苏区根据地日渐缩小,红军损失惨重,形势危急。面对国民党重兵的步步紧逼,红军已经不可能在仅有的苏区范围内打破敌人的"围剿",最终被迫选择战略转移。由此,一场惊心动魄,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征”开始了。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

长征中的红军

——长征是什么。广义的长征一般是指从1934年到1936年10月这两年间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而我们一般比较熟知的一般是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所经历的战略转移。这缘由是因为当时的党中央及高层都是随该支部队转移的。而且中央红军走的线路是最长,期间的艰难险阻是最大的,也是最考验人类极限的。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

所以在后来不管是重走长征路还是影视剧作,一般都选择当年中央红军所走过的路线。就算是在和平年代,携带好相关的装备,做好相关防护,我们去重走长征路,都不能完整的按照当年红军的线路走下来,可想而知,当年的中央红军是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央红军共经过11个省份,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绵延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3)

红军动图

——恶劣的环境。与天斗,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以血肉之躯征服之。与人斗,时时刻刻准备着与数倍与我的国民党敌军殊死较量。

敌军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从苏区出来就面临着敌人的层层封锁,强渡湘江后,敌人更是调集重兵围追堵截。直到四渡赤水后,才算真正的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才能从容的北上。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4)

战斗中的红军

翻越终年积雪大雪山。长征途中翻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这座山海拔四千多米,上下要走七十里路,高山严寒缺氧,许多红军战士还穿着夏天的衣服,这根本不能御寒。除夹金山外,红军还翻过梦笔山、打鼓山等大雪山。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5)

这是红军长征时经过的雪山——川康边界的夹金山

过草地战友遗体成为悲壮“路标”。穿越荒无人烟的草地。松潘草地,人烟稀少,环境恶劣,气候变化无常寒冷、饥饿、疾病、缺盐,缺衣少食时时刻刻在危险着每一位红军将。晚上露宿草地,有些红军就这么一觉不醒。永远留在了草地。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6)

红军过草地

物资匮乏,补给困难。红军从根据地出来,携带的物资有限,随着在战争中的消耗,已经让该部队出现了严重的物资匮乏。红军中有许多是江西、福建的子弟兵,出来的时候只是穿着单薄的衣服,转战多地,早已衣衫褴褛,面临寒冬腊月,翻越常年雪山,根本不能御寒。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7)

行军中的红军

——长征中敌我力量悬殊。红军经过湘江战役后,红军数量由原来的8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后来红军在扎西进行了整编时,全军除干部团,共编为 16 个团。

国民党军有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共有148个团约40万人的兵力。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8)

抵达陕北的部分红军合照

——武器装备的差距。长征开始时,中央红军总人数为8.68万人,仅装备步马枪29153支,山炮、迫击炮38门、少量炮弹,重机枪357挺,轻机枪322挺,手枪3141支,冲锋枪271支,武器装配率不及40%。

枪炮弹也严重不足,携步枪弹141.8万发,平均每支枪40多发;机枪弹22.3万发。强渡湘江后,人员锐减,弹药消耗也极大。据记载当时彭德怀率第3、5军团迎战郭勋祺部时。第3、5军团有5000人,连一发炮弹都没有,每个战士也只有3发子弹。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9)

红军使用的毛瑟手枪,俗称驳壳枪

国民党围堵期间,国民党中央军每个连步兵连配有轻机枪9挺,每营有一个装备6挺重机枪的重机枪连,还有一个配炮2门的营属迫击炮排。各地方部队也是弹药充足,补给充足。同时国民党还配有飞机,有着充分的空中优势。

——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于都开始至1935年10月吴起镇结束,历时十三个月,期间共进行了战斗380余次,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四渡赤水,更是以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将红军带出包围圈。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0)

红军经历的战斗简表(部分)

长征不仅仅属于中国,而且已经穿越时空,跨越国家、民族,在全世界广为传颂,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中国人所创造的这一震惊世界的东方奇迹,世界各地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973年,奥托·布劳恩出版了回忆录《中国纪事》。在书中,他对长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尽管长征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从政治上来看,长征仍然是中国红军的一次胜利。这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功绩,是中国红军——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军队的全体战士伟大的勇敢、坚韧的毅力和革命的热情的明证。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1)

奥托·布劳恩(李德)

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最早向全世界报道红军长征。斯诺把长征誉为“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他说:“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后极为欣赏,曾三次接见斯诺,向他了解红军和长征。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2)

斯诺

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走长征路,写下《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索尔兹伯里赞颂长征:“长征,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我想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它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个有11亿人口的民族,使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3)

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

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描绘了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英雄气概,饱含热情地对长征作了高度的评价,她说: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更不能描绘出参加长征的红军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所受的苦难。她高度评价“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的伟大史诗”,并满怀信心地预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4)

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

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早晨的洪流》一书中以崇敬的笔调赞扬道:“红军以不可思议的英勇精神进行战斗”,由于中国红军及工农大众的“坚忍不拔、英勇和不屈不挠的信心,长征成了一首英雄诗,成了惊天动地的功勋”。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5)

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

英国评论家安东尼在书中对长征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长征是现代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

菲 斯(美国军事史学家):红军长征较之公元前400年1万希腊人从波斯到黑海的撤退,是一次更加雄伟的壮举。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6)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在得知长征胜利的消息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蒋介石斗争了十几年,经过长征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这是件可喜的历史事件。”

二战名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赞誉长征:“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史诗,是一次体现出坚忍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7)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

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于 1971 年出版专著《一九三五年长征 :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威尔逊称:“长征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他还从人类精神典范的角度评说道,“

1981 年 7 月,曾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际知名的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在参观了当年中央红军胜利渡过的大渡河后,写下一篇题为《沿着长征路线朝圣记》 的文章。他认为:“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的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8)

曾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际知名的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

2002 年 10 月,英国青年历史学家李爱德和新闻工作者马普安从江西于都出发,经过一年多步行到达陕北。在《两个人的长征》一书中,他们歌颂长征:“是一首壮丽的史诗,英勇、牺牲和忍耐贯穿它的主旋律”。

2005 年 3 月以色列退役军官武大卫用汽车加步行的方式,按照红三军团的行军路线,历时 138 天,从江西瑞金到达陕西吴起镇,重走长征路。他说 :“中国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我从长征故事中学会了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如何坚决服从命令。”

历史时期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

以色列退役军官武大卫

2016 年 10 月,美籍记者聂子瑞在观看纪念长征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览时感叹道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和不朽传奇。”他说,“你越走越会发现,长征就像磁石,靠它越近越会被它蕴含的巨大能量所吸引。”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超乎想象的危机之下,用理想和信念、用铁一般的意志和力量、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长征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不畏艰险,永不言败的精神成为了人类宝贵的财富。用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的话来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头条里的影片类型丰富多样,上头条搜电影,喜剧、爱情、动作、港片...几乎都有,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长征的全过程,点击下方卡片搜索《长征》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