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有一座沈家大院

那天下午,春雨绵绵,从永春城关去蓬壶镇大约半个小时车程。来接我去采访沈家大院的,是蓬壶镇宣传委员施红光,一路上施红光给我介绍蓬壶镇,是为了让我对这里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蓬壶过去也称毗壶、肥湖,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与商贸重镇,因为风景如梦如幻,酷似蓬莱仙境而得名蓬壶。这里的鳌山遗址、杰山遗址、马头山遗址为先秦文化遗址,蓬壶人自古崇文尚武、勤商善贾,旅居海外的侨亲和港澳台胞有7万多人。这里也是名人辈出的地方,有南宋理学家陈知柔、清抗俄名将林兴珠,近代爱国侨领林连玉等。这里还拥有2个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百丈岩和仙洞普济,温泉、壶口桥、百丈岩“马氏”仙姑肉身佛,朱熹题匾“桃源甲刹”的普济寺,全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叉型布局的骑楼式建筑群三角街,福建省惟一供奉炎帝(神农氏)的道教宫殿真宝殿,弘一法师闭关著书弘法的遗址等。

这么长的历史,这么丰厚的文化底蕴,都是为了铺垫我要去拜访的那座沈家大院。哪个地方没有古民居?古厝古宅,飞檐走壁,这都是乡村的历史印记啊。如果蓬壶镇没有沈家大院,或许我今天不会到蓬壶镇里来。从蓬壶镇一路向东,山路沿途随处可见桂花树香气扑鼻、荔枝树抽出花蕾、早钟枇杷正是丰收时节。穿过几条街,绕过几道弯,不经意间,沈家大院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湿漉漉的天,湿漉漉的地,湿漉漉的沈家大院,湿漉漉的我。雨水顺着1941年的屋檐滴答滴答地流着,仿佛向我诉说着沈家大院的往事,我关心着这座大院是怎么建成的,什么样的建筑风格?花费了多少银子?谁是这里的主人,70多年间,这座房子除了装下年代的久远之外,还装下了什么?

永春文化大院(永春沈家大院深藏的那些故事)(1)

沈家大院(康庆平 摄)

我仔细观看了这座典型的闽南侨乡特色古民居,墙体除了木头之外就是红砖,红砖拼成细碎的各种图案,花了不少功夫,造价显然比成片平铺直叙多了好几倍。整座建筑主体831.6平方米(深22米,长37.8米),占地面积1971.9平方米,为二进悬山式土石木结构,房间32间、天井5个。我看见正厅两根杉木柱顶天立地,仰头看最高处雕刻着左鸾右凰、仙人骑凤等图案。施红光告诉我,这么长的两根杉木柱不是直立的而是树根朝上倒立的,利用根部的形状,巧雕出精美的图案,这是建筑师的“创意”。长长的杉木柱上刻着一副对联:“德水自长流,润屋润身定卜肯堂肯构;兴宗期后起,良弓良冶庶几为龙为光。”这副对联的书体为隶书,据说是仿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授的字体,用笔劲健沉着,结构严谨有序,不是凡人可以书写。

在木板墙上的左边和右边,出现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佑任所书的“栖鸾多种竹;爱鹤莫移松”的行草,让我眼前一亮。据说是于佑任先生亲手所书,赠与房屋主人的,可见于佑任与房屋主人关系非同一般。对联语带双关,既描绘生态又暗喻做人的道理:喜欢鸾凤来栖宿,就多种一些竹;希望出人头地就多立德;喜欢群鹤来栖宿,就不要轻意地把松树移开,以鹤比喻人之高寿,以松比喻品之高洁,既是祝福也是期望。说起于右任的墨宝,有这样一段小插曲。于右任长期任职于国民党政府,官至行政院院长,被称为“当代草圣”。当时国民党的许多高官、将军都附庸风雅,喜欢于右任的书法作品,但一字难求。一天,于佑任看到几个高官在庭院的围墙边随地小便,很是生气,于是写了“不能随处小便”的字,叫人贴围墙边。恰好有位将军路过,看到贴的是于老的墨宝,也不管什么内容就偷偷拿回家来,想裱好挂在客厅中堂。将军夫人很生气,说这字的内容有伤大雅,但将军坚持要裱挂,聪明的夫人想了一个办法,把这几个字调了一下,排成“小处不能随便”,意思一下子全变了。字裱好后挂在客厅熠熠生辉,每当客人赞美,将军就对来访的人炫耀说:是于佑任写给他的。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意思?

沈家大院主人沈逢源先生系仙岭沈氏的第15世孙,沈氏是永春蓬壶的望族。沈逢源生于1907年,享年59岁。随父经商于沪,同友人合创“永顺兴行”,经营规模扩大后改号为“鸿荣行”。因经营有方,生意兴旺,鸿荣行连锁分行分布在港、榕、泉、穗等九市。1941年,为了回报桑梓,沈逢源返乡捐资创办仙岭小学,资助贫困学子,并花重金创建“德兴堂”,邀名家留下墨宝,从中可见沈逢源当时的社会影响力。“德兴堂”落成之后,沈逢源更加如鱼得水,仿佛得到了神助,1946年把生意做到了上海、台湾等地,1949年又移港贸易。1954年,他在台湾新竹县投资兴办“新竹玻璃公司”,在香港兴办“立丰织绸厂”,带动了当地轻工产业的发展。沈逢源一生广交朋友,既有当时国民党高层人物,也有共产党革命志士。土地革命时期,这里还曾是党的地下组织活动的据点之一。

沈逢源一生从事振兴民族工商业,充祖祀,建祖祠,并在村中架桥铺路,惠泽乡梓。他传子六人、女十二人,育有三硕士、一学士。其子孙继承逢源先生遗志,继续报效家乡,捐资重建仙岭小学“逢源楼”,并设立奖学金,捐资重修沈氏宗祠。1995年沈梁桂如女士荣获永春县人民政府“热心公益事业银牌”奖匾,沈氏家族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知根报本的优良传统,在蓬壶镇发扬光大,留下好口碑。生逢乱世,修身齐家的家训家风更显珍贵。沈家大院虽说只是衣锦还乡后的修屋建祠之举,然而,通过保存至今的名家笔墨,能窥视出主人“独善其身”的无奈。沈宅的雕梁画栋和笔墨镌刻,还原了那个时代民族企业家的幻想和境遇,沈逢源的品格与境界,都砌在屋顶上密密麻麻的砖瓦里了。

永春文化大院(永春沈家大院深藏的那些故事)(2)

康庆平 摄

我采访的沈家大院守护人沈荣埭今年50多岁了,他就出生在这个院子里,一直住到现在。他告诉我,宅基地原是一片荒芜的墓地,征用时来了很多村民,他们都知道沈逢源有钱,说自己是墓地主人,向沈逢源要钱。沈逢源出手大方,让来要钱的村民把手抱取暖的火炉里的碳倒了,为他们装上白花花的银子,村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由于老宅地处山区,建屋所用的石头和木材需从外地购入,其中一些还是专门从台湾运来的,然后人工一步步运到山上。建造这座大宅历时三年,花钱无数,工钱不是付银子而是付金块,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来这里干活。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件事:大院建好后沈逢源求来许多名人墨宝,熔化了数公斤黄金,用来制作金箔装饰这些对联题刻以及雕梁画栋、窗棂木刻,以致于天黑不用点灯,宅内依然金光闪闪。你可以想象出黄金屋的奢华吧!沈荣埭告诉我,有几个小偷试图偷这里的金箔和财物,都没有得逞,半夜听到动静他拿着棍子就冲出来了,看来沈家有神灵护佑。除了更换过一两次房瓦,石雕窗户有些损毁之外,这所历经沧桑的老宅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当地民俗专家说,沈家大院是难得的古建筑民宅,在石雕、木雕、瓷雕和油漆等建筑工艺上,体现了民国时期闽南工艺的较高水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民居将传统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书法、雕刻艺术融为一体,成为闽台两岸商贸往来的重要历史见证,也体现了那个年代民族企业家的发展轨迹。我看见窗棂木刻上的二十四孝图构图精巧,雕艺精湛,全是层层叠叠的立体镂空雕,“忠孝双全”“望云思亲”“哭竹生笋”“亲尝汤药”——每一副意思都表达得明明白白,24扇孝图风格一致却无一重复,工匠水平尽在其中。《二十四孝图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古代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集中体现。沈逢源把24孝刻成24扇镂空窗永久地镶在大宅院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教育他的子孙后代吧。凤翅及书院的窗雕则呈现出民俗图案,雕有八仙中的汉钟离和李托拐,屋檐刻花则别出心裁地组出“忠孝、仁爱、和平、信义”的字样,可见主人用心良苦啊!

如今,沈氏后裔虽早已迁居异地,但留存的笔墨镌刻和雕梁画栋,仍然闪烁着家族的风范与荣耀。说起沈家的众多对联,蓬壶镇讲解员林月花表现出极大的兴致,不厌其烦地给我作仔细讲解。她说沈家大院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德兴堂”,那是因为老宅内多处诗联题词,都以“德兴”两字为上下联首字,即“冠头联”,读来颇有趣味。这些对联题字都是名家真迹,经文物部门鉴定核实过的。其中有国民党元老林森、于右任、邹鲁,也有著名书法家和知名人士梁披云、季守正、陈维恒、林以仁、林泸成等。正厅中央写着刚劲有力的“德兴堂”三字题匾,寓意着沈家品行的高尚、正直宽容以及家族兴旺发达,字体接近欧体,是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其书法艺术属难得的珍品,说明了沈逢源在民国政界的影响力。环顾四周,只见大厅的内外文柱、中柱及厅内外隔楮、廊口柱等都有各大名家留下的诗联题词,包括宋代理学家朱熹、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以及民国声名远扬的林氏族长林汝成等大家真迹。

永春文化大院(永春沈家大院深藏的那些故事)(3)

康庆平 摄

我看见大厅中柱上写着一对很有诗意的对联:德如玉,智如珠,何必韫玉藏珠方称大有;兴于诗,立于礼,若能敦诗说礼自叶中孚。意思是说:有玉那样洁白的品德,有珠那样宝贵的智慧,又何必拼命地集大量的玉石珠宝才算是大富翁呢?只要勤于读书,做到知书识礼,自然就根基扎实,根深叶茂了。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人生境界吗?对联出自民国蓬壶林氏族长林汝成之手。林汝成的书法在当时的永春、南安一带知名度很高。他的楷书颜筋柳骨功力深厚;所撰的诗联愚意深刻字字珠玑。还有一对以“德”和“兴”题头的对联这样写道:德高是人生一乐;兴逸得天地自然。意思是说人生应当追求高尚的品德,以高尚的品德为一大乐事;人生的闲情逸兴,当自然纯朴,人为制作的逸兴会失去自然的原味,造成乐极生悲。这样的追求境界至今都值得借鉴啊!在“德兴堂”里,以“德”和“兴”开头的对联比比皆是,诸如:德作心田,礼耕义种;兴看裔胄,子肖孙贤。诸如:德水无波,福田自润;兴家有道,安宅当居。诸如:德业本修养,慈孝友恭崇圣训;兴隆期远大,吉祥富贵振宗风——这些对联今天读起来依然受益匪浅,可见,沈逢源是个有智慧的人。

夜幕渐渐降临,雨依然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好一场湿漉漉的春雨啊!正逢永春枇杷收获的季节,沈家大院边上的枇杷树结出好多黄灿灿的果子,当地村民热情地递给我几颗,说是很甜的,让我尝尝,我欣然接受。吃了沈家大院的枇杷,该挥挥手告别了。我相信,只要雨下着,阳光照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着,根植在蓬壶镇的沈家大院,一定会重新焕发生机,因为她是蓬壶镇历史的一个缩影。

作者 | 黄锦萍( 省歌舞剧院一级编剧、省作协全委会委员)

责任编辑 | 蒲远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