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的这首千古绝唱,是描写的何处景观,可从诗句本身找出蛛丝马迹。

门泊东吴万里船写哪里(门泊东吴万里船)(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单从这两个画面,还看不出是何处景观。

窗含西岭千秋雪:是指成都西部终年积雪的岷山山脉。成都的“西岭雪山”因此诗而得名。

古人曾经认为,岷山是长江的发源地。现代科考证实,长江主要发源于唐古拉山。

此诗若是在杜甫草堂写的,诗人透过草堂的窗户,遥望雪山远景,合情合理。

门泊东吴万里船写哪里(门泊东吴万里船)(2)

门泊东吴万里船:只有在长江边才可能停泊“万里船”。杜甫草堂在“浣花溪”畔,浣花溪属于岷江水系,岷江属于长江水系。在唐朝,浣花溪与长江应当是通航的,在浣花溪畔停泊往来于东吴(吴国)万里大船,合情合理

以上分析结论:这首诗就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的。几千年沧海桑田,浣花溪现在已经不能直接与长江通航了,所以现在的读者,对于此诗是何处景观,才会有此疑问。

门泊东吴万里船写哪里(门泊东吴万里船)(3)

杜甫的这首《绝句》,一句一景,是史上最典型的写“景”诗,是“诗中有画”的典范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精美绝伦的万里长江图画,画面禀天地之正气,合天地之造化,集雪而为高山,融雪而为江河,是一幅动态的、有声、有色的千古名画。只有诗人才能描绘出如此画面,而单凭画家之笔是难以描绘此景此图的。

这首《绝句》同时也是两幅对仗工整、天地之合的对联: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联是天空之景,有色(黄、翠、白、青),有声(鹂鸣),有动(鹭飞)。大自然生机无限。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一联是大地之景,有山(岭)、有雪、有江、有船。大自然辽阔无垠。

门泊东吴万里船写哪里(门泊东吴万里船)(4)

有人说“情景交融”才是好诗,不错,让我们来这首诗的“”在哪里。

第一、二句,在生机无限初春景色中,蕴含了诗人清新、爽朗、向上的心情。

第三、四句,大自然的辽阔无垠,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崇高的境界。

门泊东吴万里船,表示战乱平定、交通恢复了。杜甫辗转漂泊一生,睹物生情,想念故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