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宁街道行政审批局组织为民服务中心、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畅通办专员召开业务培训会。会议主要围绕《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服务规范》、《基层服务工作要点》和“一件事”套餐办办理流程三项内容,切实为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中心夯实基础。天宁区行政审批局督查科副科长徐晔晨以及天宁区卫生健康局科员彭逸为“畅通办”专员授课。

街办信息工作管理制度(畅通办常相伴)(1)

会议中

街办信息工作管理制度(畅通办常相伴)(2)

徐晔晨就《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服务规范》围绕“环境设施与布局”“窗口工作人员要求”“服务制度”以及“服方式及要求”四个小板块进行授课。具体要求大厅要整洁、设施要齐全、区域设置要合理;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注重仪容仪表、端正行为举止、只用文明用语;完善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为办事的老百姓提供专属服务、“办不成事”反映服务、“帮办代办”服务、延时服务以及自助服务。

街办信息工作管理制度(畅通办常相伴)(3)

街办信息工作管理制度(畅通办常相伴)(4)

在《基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版块中

徐晔晨就此提出深化“五提”便民服务中心概念。以2021年便民服务中心示范点为建设样本,通过建立常态化驻点指导及跟班学习机制,全方位提高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窗口服务质量,实现更多“家门口办好事”事项就近可办。对照服务阵地提标、服务队伍提能、服务方式提质、服务管理提优、服务评价提效的“五提”标准,做好便民高效星级服务、打造群众满意的便民服务中心。

街办信息工作管理制度(畅通办常相伴)(5)

会上

街办信息工作管理制度(畅通办常相伴)(6)

天宁区卫生健康局科员彭逸讲解了美容美发“一件事”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新证)相关内容,对许可对象、材料受理基本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近年来,天宁街道行政审批局始终以基层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以“一网、一门、一次、一窗”改革为抓手,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为重点,整合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责,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2022年,将优化服务,推动改革“3 1 1”新型政务服务体系。

推出“三个方式”打造优质高效平台

“三个方式”包括审批“点对点”,服务“面对面”和政务“5 1”。“审批‘点对点’”前窗后台业务通,从而实现业务受理后能够有序集中到审批部门,避免业务积压,工作条理更为清晰。服务“面对面”是推广“互联网 政务”改革的新举措,真正将服务延伸到每一位办事群众。政务“5 1”是街道在便民服务中心率先打造的服务新模式。

自上半年起,15个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每星期六(法定节日除外)9:00-17:00正常受理业务。提供业务受理、免费打印复印、自助申报辅导、业务咨询等服务;同时开通“星期六办事”预约通道,便民中心会根据江苏政务服务平台群众实际业务量和预约情况及时调整星期六综合窗口开通的数量。为进一步提升知晓率,不仅在服务大厅明显位置悬挂宣传海报、发放服务手册,还对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主动告知,营造出良好的服务氛围。截止目前,政务“5 1”服务开展以来,已累计受理咨询1500余人次,受理业务325件,受到前来办事企业和群众的好评。

打造“一个载体”,从“只跑一次”到“零跑动”服务升级

升级帮办代办队伍,全力打造“网格化零跑代办”服务模式。为了把“网格化零跑代办”服务工作落实到处,安排业务骨干、“畅通办”专员对网格长、网格员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详细介绍了常办业务的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受理要求,在服务态度、工作质量提出了要求,确保网格长为居民收件时不错收、不漏收,并做到耐心、细致,让群众满意和放心。受理业务中主要以特定群体的尊老金申办、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办理等业务为主,精准服务极大解决了特殊群体出行不便的难题。截止目前,帮办代办752人次

发挥“一件事”综窗作用,实现窗口“集成化”

在实现“再就业”“养老”一件事标准化流程办理的基础上,天宁街道立足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业务,通过将“单件事”向“整件事”集成,把分散在各部门、各层级的办事事项组合集成为企业和群众眼里的“一件事”,整合申请表单、精简办理材料、压缩办理时间、再造办理流程,最终实现“一次办、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

今年上半年,围绕民生热点落实市定标准残疾人两项补贴“一件事”;落实自主创新个体工商户参保“一件事”。为民服务中心设有“一件事”综窗,截止目前,办理残疾人两项补贴“一件事”15件,个体工商户参保“一件事”7件

今后,天宁街道以良好的环境、规范的制度以及贴心的服务面对群众,切实做到为民办实事,让百姓办事“少跑一趟、只跑一趟”,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