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生物的生存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观赏鱼和其他动物一样,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种与其水体生活环境高度适应的器官和生理功能,对其生活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必须尽量满足观赏鱼所要求的水质条件,否则就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繁殖,甚至导致死亡。

(1)水温

不同品种的观赏鱼都有一定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即使是同科属的不同品种间,也有其自身最适宜生存的温度界线。因此,饲养者一定要根据鱼的要求对水温进行调控。

(2)酸碱度

此项指标用pH值(ph值范围为1~14,7为中性,7以上为碱性;7一下为酸性)来表示,水族箱中水的ph值是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对饲养观赏鱼非常重要,ph值不合适,观赏鱼就难以生存。

新手养鱼怎么养水(史上最详细的养鱼养水介绍)(1)

(3)二氧化碳

水中二氧化碳是由鱼的呼吸和水中植物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的,它是一种有害物质,当其含量超过水中自养菌和水槽光合作用的吸收能力时,有害性就会显露出来。有关资料显示,当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达到80毫克/升时,鱼就会产生“浮头”现象,严重时会中毒死亡。减少水中二氧化碳何亮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增氧泵充气和水循环系统,为水中增加氧气,减少水中二氧化碳含量。

(4)溶解氧

指水中溶解氧气的多少。水中含有溶解氧的量,直接影响观赏鱼的摄食、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活动。溶解氧含量的多少,是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有关资料表明,当水中氧含量低于05毫克/升时,鱼就会把头浮于水面呼吸氧气。所以平时要了解观赏鱼的耗氧情况,通过增氧泵调节水流大小或清洗、更换过滤器来调节水中的溶氧量。

(5)硫化氧

它是由水族箱中鱼的残饵、粪便等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当水中的硫化氢含量过高时,会破坏鱼的呼吸系统,引起鱼窒息死亡。因此,做好水族箱的清洁卫生工作是减少硫化氢产生的有效途径。

(6)氨气和亚硝酸盐

氨气也是由于水族箱中鱼的粪便、残饵等分解产生的有毒物质,它最大的致命性是会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的物质,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水中含量达到1毫克/升时,鱼就会中毒死亡。一般解决的办法是利用生物来分解水中的亚硝酸盐,这在市场上可以买到。但是最根本的方法是要定期换水,保持水族箱水体的干净,降低有害物质的危及程度。

(7)硬度

硬度是反映水中含钙盐和镁盐的多少。

怎样选择饲养用水

大部分观赏鱼适合生活在酸碱度接近中性、含矿物质较少的软水中,饲养者必须重机养鱼用水的选择和处理。

简单地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泉水、自来水,还有高山雪水、蒸留水和去离子水等,只要没有污染的水一般都可以用来养鱼。这几种水各有优缺点,与其说如何选择饲养用水,还不如说是如何利用水源。因为家庭养鱼一般都是因地制宜,就近取水,有什么水就用什么水,如在城市里就用自来水,在乡镇则用井水、泉水或江湖中的水。

自来水是经过净化处理过的,比较干净,属软水,是城镇中比较理想的饲养用水。但自来水中含有氯气,必须除氯后方可使用。可用晾晒法和化学法除氯,晾晒法是将自来水放在日光下曝晒2~3天,使氯气挥发;化学法可用硫代硫酸钠(即海波,俗称大苏打)来除氯,一般每10千克水中加克硫代硫酸钠,搅拌溶解后即可。此外,每75千克水中放维生素C1片(100毫克)也可除去自来水中的氯气。

江、河、湖水属天然水,水性温和,含氧量高,浮游生物丰富,有助于鱼体色泽鲜艳。但这种水杂质多,水色浑浊,水中腐败的有机物和寄生虫较多,有害鱼体健康,一定要经过滤消毒后才能使用。

井水和泉水含矿物质较多,属硬水,不同地区的井水和泉水水质差异较大,用来饲养金鱼还是可以的,但因水温夏季偏低,要经日晒或放置1~2天后才能使用。

新手养鱼怎么养水(史上最详细的养鱼养水介绍)(2)

如果有条件,将高山雪水融化后用来饲养金鱼、热带鱼也可,因为这种水硬度、酸碱度均不高,但必须水温适宜。蒸馏水是纯水,含氧量极少,应放在敞口容器中曝晒或与空气接触多日,使溶解氧的数量达到正常后再使用。某些热带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可在其他饲养水中兑入部分蒸留水。原水经过离子交换剂处理后、便可得到纯度很高的去离子水,使用这种水养鱼也很好。

什么叫生水、新水、陈水、老水和回清水?

所谓生水、新水、陈水、老水和回清水,这些都是养鱼人称呼不同水质的术语。

(1)生水

指未经晾晒处理过的清洁水,如刚从水龙头里放出的自来水或刚从并里打出的井水等都称生水。其水温通常与养鱼池(缸中)中的水温相差较大,特别是自来水中含氯气较多,对观赏鱼危害极大,使用后轻则出现中毒,引起歪头、脊柱弯曲、感冒、诸绪末梢充血等,重则很快中毒死亡。

(2)新水

自来水、井水或泉水,经过日晒静置沉淀48小时以上,与鱼池(缸)水温相近的干净水就称为新水,也叫熟(伏)水。这种水的水温和含氧量均上升,有害气体全部挥发掉。

(3)陈水

指鱼池(缸)中底部含有鱼粪便、污物的脏水,包括池(缸)中长期未经换用的养殖用水。

(4)老水

是鱼池(缸)中清洁而呈嫩绿色、绿色、老绿色或绿褐色水的统称。其中以绿色水为最佳。在老水中,浮游的绿藻较多,它们是鱼儿很好的辅助饵料。这手腐败分解的有机质少,溶解氧较多。以嫩绿色而清洁的老水养鱼,养出的鱼食创为正盛,鱼体健壮,色泽鲜艳,发育很快。

(5)回清水

如果原来池(缸)中的老绿水突然变成了澄清水,许多绿藻沉淀缸底,这种水称之为回清水(俗称咬清水)。这是因池(缸)中过剩的鱼虫以绿藻类为食,或是因为水质放坏和观赏鱼患病用药,或者水瘦绿藻缺乏营养等,引起绿藻大批死亡的缘故,致使老绿水突然变为澄清水了。这种水很容易引发鱼病,必须立即全部换掉。

为什么不宜用雨水饲养观赏鱼?

雨水属天然水,是软性水质,在没有受到污染的地区,雨水是十分纯净的,其硬度趋近于0,酸碱度(pH值)接近于7,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饲养观赏鱼。但现在不少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雨水中往往含有碳、硫等有害物质,故这种雨水不能用来同养观赏鱼。据有关资料报道,金鱼就不宜用雨水饲养,其理由是:雨水含有一些有毒气体,特别是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上空,有诗物质溶于雨水中,如果过多地降落到金鱼池(缸)中,不仅影响水温,而且有碍于金鱼器官组织充分利用氧气的机能,严重时可致金鱼死亡。所以,特别是梅雨季节,切忌让雨水大量漏入鱼苗池和孵化池中。梅雨季节的雨水更是不宜用作饲养用水。

如果实在需要用雨水养鱼,在使用前可用硫酸镁进行处理,使水中杂物沉淀。

为什么说不宜用蒸馏水来养观赏鱼?

蒸馏水无色、无味、杂质少,它是由自来水经高温加热生成水蒸气冷凝后得到的,基本上没有细菌和寄生虫,是所有饲养用水中最清洁、水质最软的一种水,但水中不含氧或含氧量极低,而观赏鱼在水中需要足够的氧气才能生存,所以,蒸馏水不能直接用来作为观赏鱼的饲养用水。在作为饲养用水之前须经晾晒或用增氧泵充氧数小时后才能使用。

即使观赏鱼在蒸留水中能生存,生长发育也肯定不佳。其主要原因还是因水中溶氧量不足和缺乏浮游生物等,故建议最好不要用蒸馏水养鱼。但蒸馏水是热带观赏鱼繁殖最理想用水,对于不同要求的鱼种,可以用磷酸二氢钠或草酸调整水质的酸碱度。

怎样给水族箱补水?

实践证明,如果能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和管理好水族箱的水,比如经常清洗过滤器材,每次发现有残饵、粪便及时用吸管吸掉,水草的枯枝败叶及时清除等,水族箱内的水原则上可以1年彻底更换1次。但平时需要经常补水,这是因为水族箱内的水会蒸发的缘故,尤其是在加温的条件下,水的蒸发会更快。此外,经常补充一些新水,不仅可以保持水体的清新、增加水中氧气,还可以刺激鱼体,加强鱼体的新陈代谢。在给水族箱补水时,可以直接用新鲜的自来水加满水族箱,选一洗净的饮料瓶专门用于加水,加时将瓶口沿水族箱的边缘徐徐将水加入,这样可以减少对鱼的惊忧,也可以防止水草和底沙的泛起。这种补水方法不会伤及鱼体,简便而又安全。

怎样给水族箱换水?

由于鱼的呼吸、排便和吃剩饵料的腐败分解,鱼缸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使水质变坏,不利于鱼的生活,必须定时给鱼缸换水和补水。一句话,换水的目的是为了冲淡水族箱内水的有害物的浓度,或用新水替换原来的被污染的水。换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一般换水,一种是彻底换水。

新手养鱼怎么养水(史上最详细的养鱼养水介绍)(3)

(1)一般换水

指平时每隔3~5天换1次水,主要是用吸管吸除鱼缸底部的粪便、残饵和陈水,一般换水量掌握在1/7~1/4,如水质不良时,可吸去1/3,有必要时甚至可以吸去1/2,然后徐徐加入等温、等量、无氯的新水。如果是炎热的夏天,可以坚持每天用吸管将水族箱底部的粪便、残饵、污物连同少量陈水全部吸出,换入少量等温的新水,这样既保持水体的清新,又可增加水中氧气。这种换水方法不会伤及鱼体,而且简便安全。

对平时工作忙、时间紧的人来说,可以在市场上买一种叫水质纯净剂的产品,可用它来调整水质,以此来延长换水的时间。也可以买专用过滤器放入水族箱内,每天定时开1~2次,每次1~2小时,这样也可以保证水族箱水体的清新、良好,同时又减少了换水的次数。

(2)彻底换水

就是将水族箱内的水全部换掉,是较少采用的一种换水方法。只有在水族箱内的水确实被严重污染,如缸中水体发浑,呈黄褐色或灰白色,闻着有腥味,或者天气过于闷热,鱼浮头,这就说明水中缺氧,鱼儿已达到不可忍受的程度,必须彻底换水,或发现水族箱内有病菌时才采用。这是因为观赏鱼普遍对水温、水质的变化较为敏感,对水温、水质的急剧变化适应力极差,如果经常采取彻底的换水方法,会使鱼的抵抗力下降,严重时会引起鱼的死亡。彻底换水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这其中有许多要注意的事。一是季节的因素,冬季天气寒冷,水温下降速度快,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部换水过程;二是移动鱼的过程,对于较大型的鱼类,在捕捞时会急剧抵抗、逃避,千万不要伤及鱼体,否则很容易被细菌感染。因此,在彻底换水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换水。彻底换水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拔掉水族箱上保温、过滤、增氧、照明等系统的所有电源插头。

第二步,排掉水族箱内的水,使水族箱内的水保留1/2左右。

第三步,将鱼轻轻捞入与原水温相近、事先准备好的盛满新水的容器中,放入增氧泵气头增氧,防止换水时间过长,鱼出现缺氧。

第四步,把水族箱内剩余的水全部抽掉,取出过滤器、电热管、鹅卵石、水草等,进行清洗消毒(可用淡盐水或3%高锰酸钾溶液)

第五步,先用清水刷洗水族箱四周,再用少量浓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冲洗水族箱,消毒后再用清水把水族箱冲洗干净。

第六步,水族箱清洗干净后,可将沙、石材等放入水族箱布置,布好后,注入约1/3的新水,再在水族箱里种植水草。

第七步,安装增氧泵、水温计、电热管、过滤器装置等,并注入新水至水族箱的2/3。

第八步,启动所有电源设备,当水温达到要求时,再用捞鱼网小心地把观赏鱼慢慢捞入水族箱中。

需要强调的是,换进的水一定要用新(熟)水,新水与老水的温差不得超过3℃(如是鱼苗则不过1℃)。

在彻底换水后的1~2天内,由于鱼儿对新的环境尚未完全适应,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现象,所以要减少投食,甚至可停食1天,否则吃不掉的鱼饵会引起水体变质。

新手养鱼怎么养水(史上最详细的养鱼养水介绍)(4)

水族箱中氨、氮是如何产生的?

在水族箱中,氨主要是由观赏鱼的排泄物、食物残渣及鱼体本身的蛋白质等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产生的。例如,鱼的排泄物尿素、粪便会产生游离氨,鱼缸中剩余饵料和死鱼的分解也会分解产游离氨。而氨又被亚硝化细菌氧化生成亚硝态氮,其与氨一样都是有毒物质,对鱼有致命的影响。所以,水族箱中不能过多投饵,发现有死鱼时要及时捞出。

什么是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能在有氧气的水中或沙砾中生长,并在水体净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将氨转化成对鱼无害的硝酸盐。这些细菌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氨先转化为亚硝酸盐,称为亚硝化细菌;另一类是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称为硝化细菌。这些细菌都属于附着性好氧细菌,因此,必须有充分的溶解氧和附着物供其生存。

硝化细菌在水族箱中起什么作用?

水族箱中如果没有硝化细菌的存在,必然会面临氨含量急剧增加的危险,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或使用任何水族用品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因这些硝化细菌能将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氨和亚的态氮)加以分解去除,有净化水体的功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销化细菌在水体H值为中性、弱碱性的环境下作用效果最佳,在酸性水体中最差。

新手养鱼怎么养水(史上最详细的养鱼养水介绍)(5)

怎样培养水族箱中的硝化细菌?

在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我们是无法防止氨的产生的,但可以没法培养和提高硝化细菌的数量来消耗水族箱中大量的氨。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获得硝化细菌呢?

首先,我们必须为硝化细菌准备好附着物,通常表面积大、多的材料最为理想,如生物球、陶瓷环等,沙石也可以作为附着物。在水族箱中,附着物的体积可以占到总水体的20%左右,而且必须有充分的水流经过,不能形成死角,出现缺氧区。

其实,家庭水族箱的硝化细菌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接种培养,只要是运转正常的水族箱,附着物上会自然生长出硝化细菌。一般来讲,在淡水水族箱中培育出成熟的硝化细菌需要7~10天,海水水族箱中需要30天左右的时间。在一个新建的水族箱中,硝化细菌在没有氨和亚硝态氮的情况下繁衍量是很少的,但如果放入的鱼较多,则硝化细菌一时又无法承担分解氨、亚硝态氮的工作,因此在起初培养硝化细菌时必须在水中添加氨,以刺激其大量生长繁衍。家庭水族箱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放少量的鱼,待硝化细菌成熟后再逐步增加放鱼的数量。

若想尽快放入观赏鱼,也可以利用饲养过观赏鱼的滤材或滤沙(其上附有大量的硝化细菌),将它们放入新设立的水族箱中引入菌种,可大大促进硝化细菌繁殖的速度,至少可节约一半的培养时间。

如果急需使用大量的硝化细菌,也可以添加一些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人造硝化细菌制品(有液态、粉未状、干燥孢子等不同类型)进行接种,一般3~5天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硝化细菌对生存环境要求并不高,与观赏鱼生存环境相仿,甚至更宽松些,但水体过度酸化、缺氧或对附着物的过分清洗均会对硝化细菌造成损害。因此,要保证水体不过度酸化,使水体pH值尽可能为中性、弱碱性;尽量不要长时间关闭循环系统,以避免缺氧;一般情况不要彻底换水、清缸,避免清洗附着物。

如何管理和控制好水族箱的水质?

水质管理主要包括调节水的ph值、氨气和亚硝酸盐、硬度、二氧化碳及溶解氧等。有些观赏鱼对水质几乎没有什么要求,或者要求不高,这些值比较容易饲养。但也有些鱼对水质要求较高,若不予以满足,则会患各种疾病,甚至死亡。

当鱼养了一段时间后,水体会逐渐变酸,稍微的酸性对鱼来讲是适合的,但长期不理会这种酸性水质,酸性会逐渐增强,会对鱼的体表和想部产生危害。水的pH值常用磷酸二氢钠和碳酸氢钠配成缓冲溶液来调节,用磷酸二氢钠降低水的pH值,即增大水的酸性;用碳酸氢钠提高水的pH值,即增大水的碱性。将上述药品分别器于纯水中,配成1:100的溶液,根据需要逐滴加到水里,充分搅拌,不时用pH值试纸测试,直至达到要求为止。但水质不好时不宜用药品进行调节,而应立即换水。

家庭饲养少量观赏鱼时,平衡的鱼缸系统并不需要特别注意氨、亚硝氮和溶解氧的含量问题,但饲养的鱼较多,接近系统负载饱和点时就要注意了,如鱼有呼吸急促、“浮头”等现象,就要用增氧泵冲气,以补充溶解氧,每隔3~5天换掉1/7~1/4水,换水时用吸管吸除鱼缸底部的粪便、残饵和陈水,如果是炎热的夏天,可以坚持每天用吸管将水族箱底部的粪便、残饵、污物连同少量陈水全部吸出,换入少量等温的新水,这是保持水质最好的方法。

新手养鱼怎么养水(史上最详细的养鱼养水介绍)(6)

观赏鱼的品种繁多,遍及世界各地,它们既有广温性鱼类,又有热带鱼类;既有淡水鱼类,又有海水鱼类。由于其生活地域不同,栖息环境各异,生活习性及对水温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讲,温带区域的鱼类,长期生活于四季分明的环境中,适温范围较宽,属广温性鱼类,例如金鱼可以在0~34℃的水中生存,水族箱的适宜温度为20~30℃。水温高于30℃时,鱼的呼吸代谢加快,鱼体处于消耗状态,对生长不利;水温低于20℃时,鱼体活性降低,随着温度进一步降低,鱼逐渐进入休眠状态;23~25℃为最适温度。生活在热带和寒带的鱼类属狭温性鱼类,在这些地区温差较小,鱼类对水温变化特别敏感,对水温的要求比较苛刻,譬如热带鱼的适温范围为18~32℃,水族箱饲养水温以24~26℃为宜,而冷水性鱼类的适温范围为0~10℃。因此,饲养热带观赏鱼一定要有相应的保温系统。

水温对观赏鱼有什么影响?

观赏鱼属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每种鱼部有其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即使是同科属的不同品种,也有不同的最适宜生存的度范围。因此,要养好观赏鱼,水温的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当饲养观赏鱼的水温在最适宜的范围内时,鱼体内的各种酶活性最好,消化功能、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此时,鱼儿生活得最欢快活跃,身体上的颜色美丽而富有光泽,食欲强,生长迅速。尤其在繁殖方面,鱼卵发育好,生长速度快,苗鱼健壮,成活率高。当水温高于最适温度时,鱼儿就像发烧一样,名种代谢加快,鱼体处于消耗状态,不利于生长。当水温低于最适温度时,鱼体代谢出现异常,鱼缓慢游动,进食量降低,抗病能力下降,严重的将导致死亡。

当水温忽高或忽低时,也会影响鱼类的食欲、活动和生长,轻则食欲减退,活动迟滞,重则造成死亡。不仅如此,昼夜温差太大,如果超过5℃以上,也会给鱼带来不适,显得虚弱、色暗,久而久之将导致鱼患病而死亡。

过去常有人这样认为,饲养观赏鱼的水温越高越好,特别是热带鱼,温暖的环境会有利于鱼的生长发育,使鱼充满活力。其实不然,水温升高会降低溶氧量,过高的水温不仅不利于鱼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引起水族箱内细菌的擎生,诱发鱼病,经常换水,造成不良的后果。实践证明,家庭饲养观赏鱼的水温宜控制在鱼的最适温度范围内略偏低一些的,此时鱼的状态最佳,抗病能力强,水族箱的水生态系统最稳定,换水次数也最少。

观赏鱼为什么不能适应较大的温差?

有资料显示,4~5℃的温差变化对鱼的影响相当于20℃的温差对人的影响。水温跟然变化,鱼体来不及适应,造成体内新陈代谢失调,肌体组织受到损伤,此时鱼儿就容易患病,甚至死亡。

因此,家庭饲养观赏鱼一定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和对水温的控制,换水瞬间固差不可超过2℃,昼夜温差不可超过5℃,繁殖期水温昼夜相差不宜超过2℃,否测鱼儿极易感染疾病。所以,刚买回家的观赏鱼,先要将袋连同鱼和水一起放入水族箱,等袋里的水温与水族箱的水温接近时再将鱼儿放入水族箱。

但是,以上所说的并不是给鱼儿提供一个完全不变的恒温环境,而是说这种水温变化要控制在鱼类最适宜生存的温度界线内。略微的水温变化可使观赏色产生抗逆性,有利于锻炼观赏鱼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患病的概率。

怎样管理和控制好水族箱的水温?

前面几题我们谈了不少关于观赏鱼适应水温变化的话题,接下来我们再谈一谈有关水温的管理和控制。

家庭水族箱中水温的控制通常是由恒温器来完成的,这样可以节省饲养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发现水温偏低,可将加热器控温指示拨出或向外旋(旋高)。如果水温仍不能升高,可考虑增加加热器的功率,也可以增加加热器的个数。但如果发现水温偏高,一般做法是将加热器的控温指示向内旋低些,或拨掉电源一段时间后再通电。如果水温还降不下来,可考虑兑以部分低温同质水。此外,还可以借助水族箱上部或室内空调来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