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1)

作者简介

为了防止小学生沉迷于网络,3月1日,腾讯对外披露了正在测试的"儿童锁模式"。意思就是,对于13周岁以下未成年新用户,在首次登录游戏之前,将被强制要求进行"儿童锁"的登记认证。

也就是说,只有其监护人完成"解锁"后,孩子才能进入游戏,若未完成解锁则被禁止登录。

腾讯设立"儿童锁模式"的目的显而易见,一方面,是让家长对孩子的游戏行为充分知情并给予授权,另一方面,是协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游戏行为(时间、消费等),并做出合理的管控。

也就是说,孩子能不能玩游戏,将完全由父母说了算。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2)

腾讯设置“儿童锁”,以后能不能玩游戏,父母说的算

这样的新闻一出,可是乐坏了不少父母,不少父母对游戏都是深恶痛绝。自己家孩子为了玩游戏,晚上不睡觉,猫在被窝里偷偷地玩游戏,弄得眼睛都近视了。严重的,还有不少孩子沉迷于游戏,影响学习成绩。

可是,自己说还没有用,这回好了,腾讯帮自己出手了。可是,小学生们却不乐意了,每天不是上课就是补课,怎么就玩儿会儿游戏,就这么难呢?

这游戏到底是能玩儿还是不能玩儿呢?

一、玩游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

其实,不仅是小学生玩游戏被管制,就连大学生玩游戏也是处于被管理的状态内。

有网友在微博发消息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月4日起,禁止所有学生通过校园网访问所有游戏网站。沈航官网也下达了相关通知,禁止大学生进行相关游戏的网站访问与服务器连接,这件事情还登上了微博热搜。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3)

禁止大学生玩游戏,引发大家热议

其实,对学生玩游戏进行限制的大学绝不仅仅是这一家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等许多学校都曾发过类似的限制学生玩游戏时间的通知规定。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4)

不仅一所高校设置过这样的规定,许多学校都认为玩游戏影响学生成长

父母们更是谈游戏色变,玩游戏真的有这么恐怖吗?其实并不是,玩游戏没有想象中那么吓人。而且,从某个角度来说,玩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好处的。

首先,玩游戏有助于孩子参与社交活动。

有的父母可能会问,"玩游戏能促进社交?这怎么可能呢?"一想起孩子玩游戏,我们想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孩子低头玩游戏,谁也不理,这怎么可能有助于社交呢?

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想,随着网络的普及,现在孩子玩游戏绝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孩子在班级里也会进行交流,"你打到第几关了","你通关用了多少时间",这些交流本身就属于交往的一部分。

如果孩子在别人提起这些话题的时候,每一次都插不进去话,时间长了,其他孩子自然就不愿意和他交流了,那么孩子想要融入群体也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5)

交流玩游戏的心得体会,是孩子交往的一种方式

可是,社交又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属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孩子本来对游戏并不感兴趣,但是为了能合群,他们不得不主动投身到游戏的世界中。由此看来,游戏对社交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其次,玩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这个好处不难理解,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眼睛盯着屏幕,手上还要进行操作,虽然我们不能因此就鼓励玩游戏,但是不得不说,对于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以及提高孩子手眼的配合能力,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可见,玩游戏并不是全都是缺点,其中也是存在这一定的好处的。这些道理,父母也不是不能理解,如果孩子只是玩儿一小会儿,而不是沉迷其中,其实很多父母是可以理解的。

关键问题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开始玩游戏,就没完没了,茶不思饭不想,这样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的玩儿,对于父母来说,就难以接受了。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6)

许多孩子沉迷于网络,导致无法正常生活、学习

不过,想要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我们是否想过,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呢?

二、 我们是否想过,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呢?

第一点,画面、声音等感官刺激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吸引

孩子玩游戏仅仅是因为游戏的画面好看,或是情节紧凑吗?也是,也不是。为什么说呢?我们可以去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开始玩游戏呢?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7)

游戏的画面的确十分吸引人

因为游戏有吸引力,游戏把很多的内容都用画面、声音这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极富有诱惑力的感官刺激。

不要说是孩子,就算是大人,沉迷于网络的也不在少数。我们平心而论,游戏的确比读书、考试要有意思得多。

不仅如此,游戏中的很多玩法,都是来源于生活,而且完全是基于人类的心理需求而进行设置的,尤其是规则。举个简单的例子,一般的游戏都是会有新手引导,就是在你刚接触的时候,教你怎么玩儿。

不得不说,游戏比父母有耐心地多,我们可以反复地观看视频或是学习规则,而不是有人跳出来说:"你怎么那么笨,都看这么多遍了,还是学不会。"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8)

父母经常会批评孩子,但是游戏却不会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还会给予孩子很多的小奖励。只要孩子完成一个任务,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随着难度的增加,给予的奖励也就越丰厚,而且这种奖励基本上都是基于你每一关的实际需求而设置的,所以你能拿到的就是你想要的。

而不会出现那种生活中的情况,考试得了第一名,明明想要一个IPAD,父母却奖励给你一整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9)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已经成为许多父母最愿意送给孩子的礼物,没有之一

更吸引人的是,每一个奖励出来,都会配合着炫酷的画面,就像是参加颁奖礼一样,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仪式感。诸如此类的这些小心思,都让孩子在面对游戏的时候,欲罢不能。

第二点,在现实的世界里找不到成就感与认同感,在游戏世界都可以得到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过需求层次理论。他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需要自我实现的。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10)

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孩子最缺少的就是认同与肯定,所以想要获得自我实现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孩子每天都要学习,学得好未必会得到夸奖,学得不好,就会受到批评。

许多家长还崇尚打击教育,觉得打击就是鞭策,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可是,这些做法都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他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会非常压抑。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11)

游戏里可以得到的认同感,很多时候孩子从父母这里无法获得

可是,玩游戏就不一样了,只要你付出努力,就会一关一关地闯过去,每过一关,都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而这些感受就会促使孩子继续玩下去。

其实,没有游戏,还有小说,还有网络剧,只要孩子觉得有意思,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的,都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禁止孩子玩游戏,而是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游戏观,正确地对待游戏。

三、如何才能让孩子正确地看待游戏、对待人生?

"存在即合理",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既然它能得到这么多孩子的青睐,就证明游戏本身一定是有自己的优势的,所以如果我们只是拒绝让孩子去玩游戏,也拒绝让自己去了解游戏,这样只能是把孩子往游戏里推。

与其拒绝,我们不如主动去关注,找到游戏中吸引孩子的究竟是什么,然后在生活中让孩子找到替代品,孩子一样会远离游戏。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让孩子从生活中找到认同感。

如同我们前面说的那样,不少父母喜欢打击式教育,但是,打击就是打击,没有什么所谓的打击式教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孩子成长,但是打击却实现不了这样的目标,不仅很难促进孩子成长,还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出现退缩。

所以,孩子没有办法,只能将注意力从真实的生活转移到虚拟世界,在那里,他可以尽情地发挥,展现自己,还会因此被贴上"竞技"、"二次元"等等一系列炫酷的标签,而这些标签恰恰都是孩子所追求的。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12)

对于孩子来说,鼓励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让孩子戒掉游戏那么难了,因为游戏里有他需要的,而着恰恰是我们没有给予孩子的东西。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明白,在生活中,要不断地结合孩子的行为给予孩子肯定与赞美,让孩子获得认同感。孩子用游戏来替代生活,我们就要用真实再去将孩子从游戏中替代出来。

其次,我们要学习游戏的规则,为孩子设定小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

很多父母都习惯给孩子设定终极目标,比如期末要考第一名,或者是以后一定要考上一个好大学。这样的目标有错吗?当然没有错,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会产生畏难情绪。就像是一个人跑八百米都很难,但是你告诉他,你一定要参加马拉松,他不仅不会受到鼓舞,反而会感到泄气,他会觉得根本做不到。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我们总是把目标定的很高,孩子会因为觉得很难实现,所以选择放弃。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13)

难度太大,不仅不会激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丧失信心

另一个问题就是,只是关注最终结果,就会让孩子忽略过程中产生的小成就。比如,我们要让孩子考上清华北大,那是不是每一次考试都要取得好成绩,考个好初中,上个好高中。

但是,这每一步的实现,其实都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样孩子才会进入到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终极目标。

所以,我们在为孩子设定的目标的时候,就是要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促进孩子一直不断地去努力。一旦孩子进入了这样的循环系统之后,取得好成绩那就是一个必然会发生的结果了。

第三点,提升孩子的眼界,为孩子打开一扇又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我们可以想一下,孩子小时候愿意玩儿俄罗斯方块,但是长大了额,你让他玩儿,他就不愿意了,为啥呢?因为觉得太简单了,玩儿起来没有意思了。所以,这个时候出现王者荣耀,孩子跟着就去玩儿了。那以后出现了比王者荣耀更高端的游戏,孩子们的注意力自然还会发生转移。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孩子脱离游戏,那么最好的办法,不是不让孩子去玩儿,而是提升孩子的眼界,让孩子发现这个世界还有更多值得他去追求的东西,一旦他见过更好的东西,自然就会对游戏这样的低级刺激不感兴趣了。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14)

当孩子发现更高层次的东西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屏蔽掉低级刺激

比如,我们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又或者我们可以让孩子去研究下机器人,这也许也能激发孩子的热情;又或者,我们可以根据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为孩子提供渠道和资源,帮助他去发展,这些事情都有可能让孩子的眼界不段提高,从而"看不上"那些曾经痴迷的游戏了。

最后一点,禁止绝对不是最好的办法。

全面禁止并绝对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心理学上有一个跷跷板效应,越压抑就越要去反抗,因为那些被压抑的总是要寻找出口。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15)

跷跷板效应告诉我们,越是压抑,孩子就越会反抗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当我们压制孩子玩游戏的行为时,孩子那些没有被满足的欲望就会越来越高。此时,他就会想法设法去突破这些限制,所以,我们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孩子离家出走,熬夜包宿,只为在网吧里可以疯狂地玩游戏。

我们越是禁止孩子,孩子就越会对这件事情心生向往,最后就变成了一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博弈战。不过,不论谁输谁赢,最后坑的都是孩子。

因为当孩子离家出走的时候,那就不仅仅是让不让孩子玩游戏的事情了,孩子还有可能出现一系列其他的行为偏差,严重时甚至会让他的人生轨迹都会发生变化。

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防沉迷机制吗(腾讯设置游戏34)(16)

玩游戏不仅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严重的时候,孩子甚至会出现行为偏差,铸成大错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游戏,了解游戏为孩子提供的究竟是什么,从而帮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找到和游戏一样甚至带给他们的内容,从而让孩子自己从游戏中走出来。

陆北老师专业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温暖的陪伴。欢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儿烦恼,陆北老师将陪你一起面对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