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技能成就自己(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1)

山西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移动机器人项目选手正在搭建机器人专用比赛场地。本报首席记者齐泽萍摄

“转型发展离不开技术工人的强力支撑,开展职业技能大赛能促进更多的年轻人学本领、促就业。”11月16日上午,山西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继续进行,在汽车技术项目赛区,裁判员看到来自院校的学生选手综合能力这么强,感到由衷地欣慰。

以赛促培、以赛促训是助推和引领全民技能提升培训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升全民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蔚然成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劳务市场体系、信息管理体系相继建立,培训标准不断完善,优质培训供给明显增多,组织培训就业水平逐步提升,90多个特色劳务品牌越来越亮,城乡劳动者及各种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高涨,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成为社会共识。

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

2017年2月,省委、省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对各类劳动者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从2018年到2022年,每年培训100万人。

经过2年多的探索实践,“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建设蔚然成风。2018和2019年,全省共组织培训215.6万人次,涉及150个职业(工种),培训人数居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数从2017年底的286万人增加到381万人。目前,我省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2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25.5%,全国就业市场中,山西输出劳动力竞争力明显增强。

“我们推出的花艺培训班,只要开班就爆满,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16、17岁的年轻人,学习的热情非常高。”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和介绍说。

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施以来,太原市已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基地9家、20个太原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参加了首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10个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举办太原市首届“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职业技能大赛,打造品牌赛事;通过技能培训、技能培养和技能竞赛,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太原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动力源泉。

点对点精准推送,劳务品牌叫响全国

2020年以来,我省为2435万名劳动力建档立卡,每人形成一个电子档案袋,实现点对点精准推送培训和就业信息;作为试点省在大同、吕梁、晋城推行电子培训券,119个培训机构已发放4万多张,发放量和使用量均居全国首位;线上线下培训结合,开展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培训、个人需求为导向的菜单式培训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制培训;改革持证取证办法,努力提升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在全国率先发布地方《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健全省级地方标准体系建设;编纂《人人持证 技能社会——山西省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践报告(2020)》蓝皮书,人社部予以肯定;与深圳签署《劳务协作协议书》,提高我省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率先打开对日劳务市场。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省又创造性地把“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蹚出了一条富有山西特色的脱贫致富新路。“一人走出去,全家能致富”“吕梁山护工”“棋源叉车工”“保德好司机”……在“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推动下,更多亮眼的山西劳务品牌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2020年8月11日,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我省成功承办了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我省参赛选手全部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围绕8个比赛项目激烈角逐,16个参赛队员获得1金1铜11优胜,总成绩位居全国30个参赛省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职业技能显身手,赛场角逐竞风流

这两天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内和南广场被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每一个区域就是一个项目的竞技场地,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比第一届规模更大,参赛项目更多,成为各路选手“炫技”的场所。

“今年能将茶艺师项目列入技能比赛,对所有爱茶人真是太好的消息,就期盼有这样的大平台来提升山西这一行业的整体水平呢。”项目裁判长张雪红说,比赛项目除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广东乌龙外,还设置了“山西药茶”连翘红。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既是对培训成果的检验,也是参赛选手展示风采的平台。2019年全省举办各种竞赛活动34项。首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吸引了全省11个市、10个行业部门的2.34万名劳动者参赛,5万余人观摩,全省掀起技能大比武、大竞赛热潮。今年,全省组织各类赛事60余项。

今年,我省继续举办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同时组织世界技能大赛山西选拔赛,大赛继续采取集中、开放的办赛模式,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全省11市和9个部门(行业)组织1971人参加8大类40个竞赛项目决战,其中,新增汽车装调、物流服务、管道与制暖、网络安全、茶艺等项目。既有就业增收、助力脱贫的实用技术,又有支撑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和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技能。

“举办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山西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次大赛不仅对照国赛和世赛项目,还开设了药茶、制冷工艺、钢筋工等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一些项目,不仅比赛规模空前,奖励力度也大幅提高,彰显出技能人才在全社会地位的提升。”省人社厅副厅长、本届职业技能大赛总指挥吴海亮说。

本报首席记者齐泽萍

(责编:刘洋、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