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到了,三月三是啥日子?为何说这天宜晴不宜雨?

上巳节,即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俗称三月三。在民间有“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因此这天又是黄帝的诞辰;同时,这天还是真武大帝的寿辰,又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这样的好日子,下雨就有点扫兴了,影响大家举办各种活动。当然了,这只是说笑而已,毕竟天要下雨属于自然现象。但是,我们从不少关于农历三月三的天气农谚俗语上,可以看出,这天确实宜晴不宜雨!

上巳节每年都是公历几月几日(三月三是啥日子)(1)

农谚:“前怕初三雨,后怕十六阴”。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农历三月前几天有雨,那么,这个月上半月就阴雨连绵,晴天比较少。下半月十六阴天,那么下半月晴天就少,阴雨连绵天就多。而三月三这天如果下雨,那么,上半月有可能出现连雨天。

在这个暮春天气回暖时间段,种子发芽、禾苗生长、瓜果结果等,不仅仅需要水分,也正需要温度,而连雨天会造成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并不利。老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在北方来看,农历三月三还没有过霜期,作物怕连雨天带来倒春寒低温冷害问题,影响农作物丰产丰收,所以,才有农谚“前怕初三雨”一说。比如俗话说:“三月三的雨,冻死稻田秧”,也是怕连续性降雨带来的低温冷害,冻死稻田秧苗就绝收了。

上巳节每年都是公历几月几日(三月三是啥日子)(2)

俗话说:“三月初三太阳笑,陈米谷子没人要”。以精神崇拜来说,这天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这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的祭祀方式,驱除灾祸洗去身上的晦气,称为“祓禊”。而且相传这天不仅是轩辕皇帝的诞辰;又是保佑人间太平,降妖除魔真武大帝的寿辰;而且还是王母娘娘蟠桃会……可想而知太阳是该笑还是该笑呢?

话说回来,这句俗话的意思是说,三月三是大晴天,预示着今年农业好收成,陈芝麻烂谷子都没人稀罕了。像这样类似的俗语老话还有:“三月初三晴,树上挂金银”,说的是三月三晴天,暖春有利于果树挂果,可不树上挂金银么?“三月初三晴,遍地是金银”,说的是三月初三这个阶段,暖春有利于农作物的丰产丰收,田地生粮食变金银!

上巳节每年都是公历几月几日(三月三是啥日子)(3)

虽然民间关于天气变化的农谚俗语,并不一定准确,还有一定的俗语局限性,但是,在有些地区,还是有一定的概率性。毕竟,这可是前人们根据以往的气象变化总结而来。这里关于三月三宜晴不宜雨的意思,说白了并不是怕三月三这天下雨,而是怕在农历三月三这个暮春时间段,受到南北气流对冲影响,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进而出现倒春寒的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三月三宜晴不宜雨的说法。现在有提醒农民注意预防低温冷害的问题,确保五谷丰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