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对于我的今日头条生涯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我终于完成了兴趣认证的四个优质问答,成为了本地资讯领域的创作者。这四个问答,我是在五天时间内完成的。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14天通过四个优质问答(五天完成四个优质问答)(1)

其实,如果光看我完成这四个问答的时间,感觉是挺高效的,几乎是一天完成一个。可是如果没有前面几个月的铺垫,那是不可能完成的。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历程和做法。

我在头条号发表第一条微头条实在2018年的1月6日,那时只是觉得好玩,遇到有意思的内容,就随便拍几张照片,然后附上一点文字,根本没有深耕的意思。一直到了2019年11月,作为报社小记者团负责人的我,萌发了做好头条号的的想法,因为我想让我的业务多一个宣传平台。研学有点接近教育领域,于是我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并试着回答教育领域的问题。也许是我内心不够坚定,我回答问题时比较随性,完全没按照完成优质问答的方法去做。结果阅读量很不理想,回答了好几个问题,一个月内没有一个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就这样,没有通过兴趣认证,不过我好像也不是那么在乎,因为目标感不强。

真正想要把头条号经营好是在2020年春节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那段时间我都只能宅在家中,无事可做的我决定认真研究今日头条,也把自己的头条号做好。我决定定位在传媒领域,于是申请兴趣认证,接着进行传媒领域的问答。我从2月24日开始回答问题,而且很勤奋,有时,我一天回答好几个问题。有些问题看起来简单,我似乎也回答了该回答的内容,但是阅读量都不高。在那个月内,我唯独只有一个问答成为优质问答,阅读量超过一千。我的第二次兴趣认证宣告失败。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是不能申请兴趣认证的,我就利用空档期潜心研究如何才能通过兴趣认证,搜索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看到了别人通过的经验后,发现之前的我根本不按规律出牌,回答问题只是简短的几句话,似乎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但是,却得不到平台的广泛推荐。有些问题也被推荐到了首页,但阅读量始终不高。我了解到优质问题的标准,文字300—500字,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充实,排版美观,最好配2—3张图片。

一个月过去,我终于可以重新申请兴趣认证了。通过认真思考,并结合我工作的实际,认为本地资讯领域比较适合我。于是,我不加思索地选择这个领域,并开始回答问题。我点击“去回答”,结果却找不到本地资讯领域的问题,于是就认为平台推荐给我的“健康”方面的问题也算,就选择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进行回答。我还想当然地回答了一些社会领域的问题,以为社会领域和本地资讯领域相关的,也很快几个问题展现量超过了一千。这个时候, 我纳闷了,为什么展现量超一千还达不到优质呢?后来,我搜索本地资讯领域创作者有关如何通过兴趣认证的文章来看。看了之后,我发现由于自己不学习,又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原来,本地资讯领域的问题在分类那里是没有的,回答的问题必须是有自己所在地的字眼,可以搜索地名去找问题来回答。找到答案后,我照做了。我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玉林人为什么不说玉林话?” 这个问题有点标题党的感觉,容易引起别人的好奇,于是我认真回答,由于观点鲜明,分析到位,也很有条理,并配上三张图,没想到阅读量很高,半天就超过5000,第二天就顺利通过了优质问答,这让我兴奋不已。我再搜索本地其他问题时,发现其他问题要么不好回答,要么没有时效性,读者关注度不高。我从本地资讯优质创作者的经验文章中了解到,为了顺利通过优质问答,可以出问题给朋友提问,然后自己作答。这个信息对于我来说如获至宝,我马上付诸行动。我想到了一个玉林人广泛关注的问题“玉林市在发展交通中推进三件大事指的是什么?现在进展如何?”,我从玉林市政府网找答案,整理好文字后马上找到配图作答。出乎预料,当天展示量就超过9000,这个问题在当天通过。我信心满满,打算一鼓作气,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优质问答。我接着设计了“玉林人关心的玉湛高速何时通车?目前工程进展如何?” 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对玉林房地产业有何影响?市民目前买房有何利好?”这两个问题并及时回答,两个问题都涉及民生,都是广大市民比较关心和关注的,高展示量是预料得到的。靠着这几个问题,我五天内顺利完成了优质问答。我的体会是:回答问题前,一定要选择好问题,关注度高的问题是带流量的,所以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懂得判断,如果找不到好的问题,可以自己设计,让朋友来提问。

14天通过四个优质问答(五天完成四个优质问答)(2)

14天通过四个优质问答(五天完成四个优质问答)(3)

14天通过四个优质问答(五天完成四个优质问答)(4)

14天通过四个优质问答(五天完成四个优质问答)(5)

当然,通过兴趣认证只是经营头条号的一个小小的台阶,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要想在这个平台里有所成就,还必须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要多创作优质内容。我会继续努力,我也希望和更多优质创作者交流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