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帅的天团是谁?无疑是中国外交天团。他们就是向来以硬气、从容不迫著称的著名中国外交团,他们以没有硝烟的唇枪舌战,时时刻刻地维护着国家的利益,让世界看到一个独一无二、崭新的大国风范。而在面对那些别有用心的分子,他们也毫不客气、掷地有声地怒斥那些人,让那些挑拨的人哑口无言,可以说我们的外交团员各个都非常给力。外交部也早已不是百年之前,那个任人欺负的模样了,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祖国全新的面貌和最好的声音才能传递到国际上。

曾担任邓公翻译的是谁(曾担任邓公翻译)(1)

我们今天要说的傅莹,就是这样一位祖国的外交女神,可能大家对她都不太熟悉,但是她的名字在中国外交界可是响彻世界的名字,她曾在外交生涯中创下过多项记录,其中就有三个第一:第一位中国女大使、第一位少数民族大使、第一位人大女发言人。除此之外,在我国的外交上,她舌战群雄、所向披靡,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别看她每次出场总是笑意盈盈、优雅和善,但是碰到不和善的话语时,她都会丝毫不留情,怼得对方哑口无言。

2020年2月14日,白发苍苍的傅莹再次披上铠甲上阵一线,率领中国使团参加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会议一开始,老对手佩洛西就暴露了美国参加这次会议的目的遏制中国,她直截了当地呼吁世界各国,在建设5G基础设施上,应该放弃中国巨头华为公司的服务,这种无端指责中国的行为真的是莫名其妙。她表示国家是在输出“数字霸权”,推行有利于中国的数字标准,“侵略”别国主权,这是世界安全的头号“威胁”。

甚至于威胁采用华为技术的国家,警告美国将对这些国家实行经济报复,让各个国家不要出于经济上的便利而壮大我们的权力。现在看来,佩洛西的这番话很明显可以看出美国内部在华为问题上的高度一致。因为在上次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她在华为问题上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可见用心极为险恶。

曾担任邓公翻译的是谁(曾担任邓公翻译)(2)

随后,只见人群中一人缓缓站起,反问道:区区一家中国的公司就让美国这么畏惧,难道西方民主制度这么脆弱吗?接着,她表示:技术只是世界运作方式的一种工具,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引入各式各样的西方技术,像微软、亚马逊等,这些在国家都很活跃。

从网络1G开始,这些技术都是来自西方国家,但是中国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制度,这是世界上有目共睹的,我们没有受到所谓西方技术的威胁。那么为什么把华为技术引入西方国家的5G建设,就能威胁你们的制度呢?你们现在这么不自信的吗?傅莹说完,现场立即响起一片掌声,而佩洛西哑口无言,只得又老调重弹地攻击我们其他问题,趁此转移话题。

被称为“外交铁娘子”的傅莹在国际上,再一次施展了她的风范,为国家赢下这一局。在中国外交史上,傅莹无疑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对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而就是这样非同寻常的外交铁娘子,从小的经历也是非同寻常的。

曾担任邓公翻译的是谁(曾担任邓公翻译)(3)

前面我们提到她是第一位少数民族大使,1953年傅莹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她的父亲阿民是一个蒙古族知识分子,师出蒙古族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曾任中国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母亲也是军队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出生于书香门第,傅莹也继承了家庭对文化的热爱。并在父亲的教导下,她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而阅读的好习惯,训练了她缜密的逻辑思维,也培养了她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小她就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学生,不仅聪明好学,难能可贵的是她还非常的自律,总是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就这样,在书本的陪伴和家人的呵护下,她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可世事无常,因为那时期大环境的原因,父亲入狱,雪上加霜的是,年仅16岁的傅莹也被迫中断了学业,被下放到当地一个生产兵团的广播站劳动。

爬电线杆、架设荧幕、放电影成了她的日常。不仅如此,她还主动要求到田间劳作,为边疆农垦做出自己的贡献。有一次,突遇暴风雪,为了把户外的粮食和工具运到仓库内,傅莹带领生产队连续工作三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片刻,直到终于将粮食抢救到仓库内,她直接晕厥了过去。

曾担任邓公翻译的是谁(曾担任邓公翻译)(4)

在这期间,傅莹却并没有抱怨,工作上她始终都是积极的态度。成为了知青中的榜样,这让同期的同事们,也都跟着她一起积极工作,不再抱怨艰苦的生活。多年之后,傅莹回忆那段经历时她表示:那是段很艰苦的生活,但是并不是不愉快的。上山下乡的锻炼,让我能够学会坚毅吃苦,并且做事情能够不计较得失,能够敢于贡献,说起来我还要感谢那段经历呢。不得不说,傅莹的这种精神值得现在我们每个人学习。

同时她也不忘学习,白天工作,晚上就在生产路灯下,拿着课本艰苦自学,每天都是如此,是全兵团有名的文艺女青年。而只有小学文化的傅莹,不但自学了高中的课程,她还坚持学习英语,很多人都说她,学这些有什么用,但是傅莹坚持学习,她心里清楚总会有用到的一天。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傅莹良好的表现和知识文化功底,1972年她被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推荐参加了考试,她十分珍惜这次宝贵的机会,更加刻苦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外国语学院录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她的数学考得了满分,如果不是成为一名外交官,我想她在数学方面也一定能有非凡的成就。

曾担任邓公翻译的是谁(曾担任邓公翻译)(5)

进入大学之后,她也没敢放松脚步,虽然她是以工农兵学员身份进入大学的,但是她时刻以一名真正的大学生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学校里,经常能看到她挑灯夜读的身影,是学校众所周知的榜样。在主修英语的同时,她又自学了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大学四年时间里,她也从来没有给自己放过假,无数个日日夜夜,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她都坚持每天5点起床,晨读、然后是图书馆,可以说是对自己非常的严格,她自小养成的高度自律,也在这时候全部体现出来了。试问这样一个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呢?北外的老师对这位工农兵学员那是赞不绝口,时隔多年依然能记得曾经在校园里,有那么一个思维敏捷、努力刻苦的女孩子。

也正是这样的表现,让她在外交部来到北外的时候,被主考官一眼就看中了,随后她便进入了外交部工作。由于她在面试的时候出众的表现,她一入职就受到了上司的赏识和重视,在工作中傅莹再一次展现了她过人的能力,不但迅速适应了工作,还经常超额完成工作任务。而她亲和、平易近人的性格,不管是老前辈还是后来的年轻外交官都非常喜欢她。

1958年,外交部要送一批外交官前往英国学习国际关系,而傅莹赫然在名单里,足以看出对她的重视。于是,傅莹踏上了异国他乡学习的路,在英国肯特大学她始终不忘国家对她的栽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三年之后,她成功拿到了肯特大学的硕士文凭。

曾担任邓公翻译的是谁(曾担任邓公翻译)(6)

一结束学业她就立刻回到了祖国,而不是像某些人,贪恋国外的灯红酒绿,丝毫不知道感恩国家的帮助。回国之后的傅莹依然在外交部工作,仅仅四年的时间,从外交部翻译三秘一路晋升为副处长。

但人无完人,一路走来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工作上都十分厉害的傅莹,也曾犯过错误。在回国后没多久,由于工作表现优异,以及出国深造的缘故,她被邓公点名做随身翻译,那时候傅莹才三十五岁,就得以在外交界崭露头角。

这个消息让她兴奋得睡不着觉,毕竟在新闻里才能看到听到的伟人,自己就要常伴左右,怎能不激动呢?1988年,挪威首相来到中国拜访,傅莹当时就陪伴在邓公身边,他用流利的英文完成了翻译工作,但是在84岁的邓公和48岁的挪威首相夫人布特兰见面时,邓公本来对她说:我今年84岁,该退休了。

可傅莹在翻译时,一紧张竟将84岁不小心翻译成了48岁,现场人员立即指出了她的错误,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后来傅莹形容当时真的不知所措,直冒汗。不过,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邓公幽默地说:好呀,我有返老还童的本领了,竟然一下子和夫人一样年轻喽!这样一句话瞬间化解了这场外交事故,让现场一片欢声笑语,不得不说邓公不愧是见过大场面的伟人。

曾担任邓公翻译的是谁(曾担任邓公翻译)(7)

虽然这次失误并没有酿成大问题,但是傅莹却记了一辈子,并以此为警戒,也是从这次之后,她深刻的明白了,作为一名外交人员,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国家。后来,在傅莹几十年的外交工作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一次失误,她成为了一名顶尖的女外交官。

邓公退休之后,傅莹被召回了外交部,开始被委以重任,参与外交部世界考察团走访多个国家,这极大扩展了她的视野。时间飞逝,当时间来到1998年,傅莹迎来了她事业中的第一个第一,经过举荐她担任了中国驻菲律宾大使,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大使。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句话放在她的身上非常合适。在菲律宾的情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时候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有着不同程度的敌视。傅莹积极的向大家介绍中国,增进与当地人民的友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外历练了两年的时间,彼时的傅莹早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有着一定经验的外交人员。

回到祖国她升任为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成为了外交部的”封疆大吏“。她兢兢业业,不断推进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良好关系,增强了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之后又被派往英国,正是在这时候成就了第二个第一,也就是成为中国第一位驻重要大国女大使。

曾担任邓公翻译的是谁(曾担任邓公翻译)(8)

08年的时候,西方企图为难祖国,西方媒体各种妖魔化中国,并报道虚假新闻。作为驻英大使,傅莹当即在英国报纸上发表声音,她态度强硬地谴责了美国等一众歪曲事实的媒体,并表示曾经的世界等待中国融入世界,那么今天的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那一刻,这位优雅从容而又不失强硬的女性外交官,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声音,维护了祖国的利益,傅莹也因此在2009年被英国杂志评选为年度亚洲外交官。

第二年,傅莹就回到祖国,担任外交部副部长,成为了真正的国家大员,踏上了新的人生巅峰。用自己的声音,继续为国家发出声音,这位刚柔并济的女外长,为中国和世界外交界留下了一段传奇佳话。

上帝只垂青有准备的人。从下乡知青到翻译官再到最美女外交官,傅莹看似毫无用处的努力,却为自己开启了未来的道路。在她的身上,还有另一个标签:最美外交官。随着外交对一个国家越发重要起来,外交官们个人的着装仪表,其实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虽然现如今的傅莹已经到了耳顺之年,但是她对自己的着装要求依然丝毫不松懈,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的每一次出场,不管是出席发布会还是宴会,浑身都透露着优雅、时尚和知性。虽然这与她自身的气质有一部分关系,但是她的着装也占据相当一部分份量。

曾担任邓公翻译的是谁(曾担任邓公翻译)(9)

英国媒体就曾对她进行过专访,采访结束之后,知名总编巴贝尔对傅莹这样评价道:傅莹女士,穿着粉红色格子上衣和裙子,佩戴着粉白相间的珍珠项链,仪态优雅,加上她灿烂的笑容,非常有魅力。这样的称赞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她每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都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从发型到衣着搭配,从表情管理到饰品点缀,都展现了作为一名外交官,大方得体又不失个人的时尚、知性的职场人士形象。因为工作的关系,傅莹的穿着基本都以正装为主,但是在她的身上,很少能看到简单的黑白灰这种简单、粗暴的搭配。她总是会在颜色或者材质上进行一些巧妙的变化,或是一条珍珠项链、或是一个闪亮的耳环、亦或是一条丝巾等等。这些小饰品都可以给严肃的套装增加一些时尚气息。

她深刻的明白在这些严谨的外交场合下,自己的穿衣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国家形象的一个侧面展示。所以她的每次着装,都会考虑到各种因素。她还因此出版了一本《大使衣橱》的书,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在不同场合的穿搭心得,甚至很多穿搭方法,都可以成为职场人的穿搭指南。在外交上,傅莹用自己扎实的业务能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穿搭上,傅莹用自己独到的品味,让世界看到了最美外交官。

曾担任邓公翻译的是谁(曾担任邓公翻译)(10)

有人说,在你的脸上可以看到你见过的人、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在傅莹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她对岁月的从容不迫,和压力来临时的处变不惊。这位被誉为”中国最美外交官“的奇女子,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优雅也可以是一种力量。

随着年龄的增大,傅莹也逐渐退居到了二线,这时期的她担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副主任和发言人。成为了她创造过的三个第一的第三个第一,也就是全国人大首位女性新闻发言人。即使退居二线,傅莹依然展现着自己的外交能力,一次美国拿着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跳出来质疑中国的动机。

傅莹毫不客气地回应,美国用在国防上的费用也非常了得,怎么就对中国有戒心?过去多年以来,世界上那么多战争中,哪个又是中国制造的呢?几个反问问的对方哑口无言。回看这些年,傅莹的很多回应都堪称经典。

而这时候的她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翻译错邓公年龄的傅莹,如今的她早已经身经百战。不过,傅莹也曾在书里写道: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都如同一场严苛的考试。每次记者的提问,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任何一句有漏洞的话,都有可能被捕风捉影,无限放大。傅莹表示,不仅在现场回答要字斟句酌,而且还要在背后准备海量和艰苦的工作,这个过程甚至是痛苦的。但是发言人不能信口开河,要有理有据,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在她们云淡风轻的表面背后,是一份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只有拼尽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

曾担任邓公翻译的是谁(曾担任邓公翻译)(11)

如今暮年的她,虽然很少出现在大众面前,但是她并没有停下脚步,她退居到二线,依然在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位67岁的女士始终意气风发,风采迷人。她的银发一丝不苟,衣着妆容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在如今浮躁的年代,很多人觉得,年轻貌美才是最大的资本。可傅莹却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皮囊会衰老,可智慧却能打败岁月,闪闪发光。

更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国家有很多像傅莹女士一样的栋梁,正一点点塑造出全新的国家形象。如今的祖国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我们有自己的立场和底气,在任何底线问题上绝不退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