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芋芋(富书部专栏作者)。

01

我在大学入学的第一天遇到了H,H是个很开朗的女孩子,会说会笑的,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和整个宿舍打成一片了。

当天晚上,大家睡在各自的床上,对着漆黑的天花板闲聊。

我很羡慕地对H说:“其实我这个人不太容易跟别人打成一片的,刚开始我还担忧会不能融入这个集体,有你在真是太好了。”

H爽朗地笑起来,笑容里甚至掺杂了一丝得意,她说:“我爸跟我说了,跟大家一定要好好相处,要把宿舍当成自己的家,你们都是我的家人!”

当时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听了都很感动,觉得刚进大学校园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好舍友。

可是时间久了以后,这种感觉就随着H的一些举动日益被冲淡了。

在一个月之内,H以“我的暂时没有了你的先借给我用用吧”为理由,用光了“家人”们的护肤品、洗发水、洗衣液均过半。

她还喜欢在大家睡午觉的时候打电话,不插耳机外放很大声地看视频……

02

我想了想,觉得这件事情是H做的不对,但是跟她说也的确不怎么说得通,于是出门找L,发现她正坐在楼下的花池旁边生闷气。

L看见我,很生气地问我:“你不觉得这事情是她的错吗?什么把我们当一家人,全都是借口!”

我叹了一口气,L也是个性情中人,有什么就要说出来,不说出来总像憋了口气在那里一样不舒服。

我说:“这件事情是她不够好……”

我话还没说完,L就愤愤地说:“你也觉得她做得不对是吧?你们肯定都觉得她做得不对,她本来就做的不对!可是你们竟然没有一个人帮我说她!你们也过分!”

这下轮到我沉默了,我个人一直主张和人交往保持一点距离,太亲密的关系并不是一件好事。

我想了想,说:“因为今天这件事,你就不回宿舍了吗?”

“当然不会了!我交了钱的!凭什么不回去?要不回去也应该是她不回去!”

“可是她也交了钱了。”

L沉默了一阵子,我问她:“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情,你认真问问你自己,难道你会因为今天这件事情就跟她老死不相往来了吗?”

L吞吞吐吐地说:“当然不是了,她平时也不错……就是有时候太没分寸了。”

我又说:“既然最后的结局不是撕破脸,那为什么还要吵架摔门离开呢?有什么话好好说就行了嘛,你说她没有分寸,是对的,但你也太激动了点。”

说了半天,L觉得我说的也有道理,好在大家都不是太斤斤计较的人,回去相互道了歉还是好朋友。

人与人之间要带点距离 人与人之间还是见外一点好(1)

03

其实H也不是故意的,她也的确把我们都当成家人来看待,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会留给我们,对我们也很热情,说话巴不得抱在你身上跟你说。

但有时候热情过了头便有些让对方难以承受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被人抱着说话的。

况且也像L说的那样,不要以为所有人都会像你妈妈一样,包容你、爱护你、还要没事听你的碎碎念。

H有些时候格外的唠叨,连今天走路上把一块石子踢出去十米远这样的事情都要跟我们说个没完。

刚开始大家还会留下手中的事听一听,偶尔还会附和两句,时间久了以后H一提起这些事情大家个个都避之不及。

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独立发展的个体,即使两个人再投缘、再意气相合,哪怕是一母同胞,也不会有两个精神气质完全一样的人出现在这世界上。

所以人和人之间相处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分寸感,也就是距离感。不必太过亲密,但也不必拼死疏远。

04

C就是一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例子。

C原来交往过一个男生,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情投意合天雷勾地火地相爱了,C觉得这个男生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是自己能够托付终身的人。每一次我们见面她十句话里有八九句是在说自己的男朋友:

你知道吗?前几天我让他猜我最喜欢的水果,他一猜就猜出来了!

你看那个衣服,感觉很适合他!

我觉得我喜欢的他都喜欢,他喜欢的我也都喜欢!

我觉得他仿佛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你知道吗?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

我满头黑线。这种感觉我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是喜欢孤独的人,所以我也不太想知道。

但我知道,她这样盲目狂热且琼瑶剧一样的爱情,早晚会出问题的。

果然,后来男生以“在一起一点私人空间都没有”为理由提出分手。

可是C还总是想不明白:“我觉得我们就是一体的啊,有什么不好?我那么懂他,为什么他还需要私人空间?有什么事情两个人一起分享一起解决难道不好吗?”

你懂他,但你毕竟不是他。

我的主张是,这世界上的每一个,都不可替代。

前几天偶遇这个男生,聊了一会儿发现他还是挺关心C的现状的,我就问他明明心里还有她,那为什么还要分手?

男生无奈地说:

我心里有她,可是她好像要求我心里必须全是她。不是说她要求我心里容不下别的女生,而是要求我心里只有她,我的朋友、爱好、喜怒、悲欢都要围着她转,有时候我只是想自己安静地看一会儿书,她也非要跑过来跟我一起看,跟她在一起两年,我像被扒光了一样,什么隐私都不可以有。

我问他那你们沟通过了吗?你不说怎么知道她不会改呢?

他说:“每次我一说,她就觉得是我不爱她了,就开始闹。还不如平时腻着我的样子呢,不如不说。”

他想了想,最后说了一句话:“其实我只是想要一点私人空间,可是她不愿意给我,我也不再愿意迁就她。说到底,还是我们不合适吧。”

是啊,有些时候,他只是想要一点私人空间而已。

人与人之间要带点距离 人与人之间还是见外一点好(2)

05

有最好的时候就会有最坏的时候,有最亲密快乐的时候,就会有最痛苦烦恼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的。

物极必反,曾经互相掏心掏肺亲密无间的人,往往做容易变成殊途陌路不相往来的人。

有些人会觉得人活一辈子,一定要感受到极端的爱与恨才算是没有白活,但是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一段感情的崩裂往往代表着不止一种关系的终结,没有人会完全的为自己而活,我们只能最大程度上保证让自己与周围的人不受到伤害。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一定的分寸感。

做一个中庸主义者,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来到了卫国,卫国当时的国君夫人很想见一见孔子,孔子听闻夫人的美貌也很心动。

但又害怕学生说闲话,不禁左右为难:假装不心动,那岂不是伪君子?若是真的在一起了,那岂不是违背道德伦理让天下笑话?

于是孔子想起自己曾在鲁恒公庙观礼时见到的一个倾斜的瓦罐,他问守庙人为何不将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欹,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就正过来了,装满了水,反而会倾倒。

孔子由此悟出了中庸之道,也欣然应邀去看了卫国夫人,两人抚琴唱歌,谈天说地,却不逾礼教,是为中庸。

以一个现代人的立场去看这件事,孔子做得已经很好了。

若是压抑住自己,会被尊敬,但却要承受压抑的折磨;若是完全跟着心走,跟卫国夫人来一段风流史,会被世人耻笑不说,太过亲密的接触,谁知道两个人之间会不会有什么缺点是彼此还没有发现的呢?所以,保持一点距离,也许你能看到的更美。

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人与人之间保持分寸感,不仅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

作者简介:大芋芋(原笔名:不爱芋头的的芋头条),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积极的悲观主义者,爱好心理学的金融狗。有过堕落的日子,也有明天会更好的美好诉求,正在努力生活,希望有朝一日能跳出自己创造的怪圈,微博@小市民芋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