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老歌、一部经典的影片,总能引起我们对往昔的无限回味。那些飞散己逝的漫天硝烟、那场炮火连绵的海上激战、那位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那一段写满沧桑的历史,随着一部诞生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的老电影《甲午风云》,一一 回放在我们眼前……

1894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的重创下已是摇摇欲坠。此时,日本帝国再次蓄谋侵华,他们来到中国领海内,寻衅滋事。在以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代表的主和派消极对抗之时〝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带领一批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与日作战。两次请战失败后,因揭露主和派方伯谦,邓世昌竟被罢免官职。而在日寇一方,狡猾的敌人却趁机不宣而战。一时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重新启用邓世昌。于是,一场举世闻名的海上大战打响了……

阴沉的天空下,一片死气沉沉的大海见证了这里的一切:海风将硝烟吹连成昏暗的一片。海上炮火轰呜,激起高达数米的浪花。就在双方激战时,贪生怕死的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却故意打错旗号,致使北洋舰队旗舰被日军击沉。此时,邓世昌不卑不弃,率领“致远〞号全体官兵继续英勇作战。随着一声巨响,日军一艘战舰被击沉覆灭。战事愈打愈烈,可此时中方弹药已绝,就在这生死收关的一刻,邓世昌決定直接用自舰之身躯撞击敌方旗舰,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以身殉国……

这一曲“悲壮的海战之歌〞来自影片《甲午风云》。它是我们爷爷辈的老人们在年轻时观看的一部电影。此片拍摄于1960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林农导演,两年后正式在全国上映。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在当时可以算是一部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巨作。与此同时,演员阵容也是超级强大,这些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已渐阳生的面孔,在当时可是爷爷奶奶心中的“偶像"。尤其是邓世昌的扮演者李默然,他以敦厚伟岸的外形、深沉而刚毅的气质、纯熟而富于激情的演技,让一代英杰邓世昌的形象深入人心。

影片《甲午风云》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个电影创作高潮,真实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场面浩大、气势恢宏,一段本属于暗淡的屈辱历史,在这里被塑造成一个鲜亮的艺术经典。1983年,这部影片博得欧洲大陆评委们的芳心,在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奖。

荣誉的光环下是电影留给我们的长久震撼与历史反思。难忘那个布满炮火与硝烟的战场,难忘那段铭记史册的悲壮之歌,难忘那些视死如归、英勇作战的不朽灵魂,难忘收藏了这一切的经典……

这边,战争的硝烟刚刚消散,留下一曲民族的血泪之歌,在大海上空久久回荡;那边,也就在大平洋更远处,战火又一次悲情地打响了。仿佛夜晚被风吹起的窗帘车引出一夜的梦魇,此刻,战斗机羽翼转动的声响,无情地混淆着一声声逝去的呼吸,再一次揭开了人类的历史伤疤。

甲午风云海战(海战变奏甲午风云)(1)

中日黄海海战

甲午风云海战(海战变奏甲午风云)(2)

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