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回到阔别50年的第二故乡(常德知青他们把青春献给了)(1)

1962年至1979年,常德近十万知识青年响应党和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怀揣革命理想,一头扎进艰苦的山区、丘陵、湖区,与广大贫下中农融合在一起,靠双手劳动,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谱写一代人的英雄史诗,为祖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不会忘记,新中国不会忘记——他们,把青春献给了“第二故乡”。

18年的时间跨度,近十万常德知青上山下乡。俨然一个浩瀚的工程,至今令人叹为观止。

遥想激情燃烧的岁月,追忆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每一个常德知青都有道不完的酸甜苦辣,诉不尽的青春梦想。

知青回到阔别50年的第二故乡(常德知青他们把青春献给了)(2)

常德东山峰知青修建的宿舍遗址。

寻访: 老档案背后的初心

一代人的英雄史诗该从何讲起呢?在市档案馆,我们惊喜地翻出了一份老档案——1965年1月常德专区城市下乡知识青年代表会议上,常德南坪岗公社下乡知识青年代表陈代和的发言材料《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信任》。

知青回到阔别50年的第二故乡(常德知青他们把青春献给了)(3)

1965年1月常德专区城市下乡知识青年代表会议上,常德南坪岗公社下乡知识青年代表陈代和的发言材料《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信任》。

“我们是常德县河洑镇的青年,我们小组4个女青年,下来开始碰到的不是热情的欢迎,而是冷言冷语的讽刺……回想起临来之前,党委和老红军同志对我们的指示和希望,他们鼓励我们听党的话,做新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型农民,使我们坚定了信心……”

“我们在农村,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访问了一个当了30多年长工的贫农刘延孝,他双目失明,孤独一人……我们和他老人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给他挑水、浇菜园、栽菜、洗被子……”

“我们入队正是收晚稻,4个人立即投入了这场艰苦的战斗,鸡叫头遍就起来弄饭,和社员一起出工,一直坚持了十几天,从未缺工。”

知青回到阔别50年的第二故乡(常德知青他们把青春献给了)(4)

知青们虚心向贫下中农求教油菜栽培知识。

“通过短短两个多月的劳动,社员群众扭转了过去对我们下乡青年的不正确看法。贫下中农给我们盖了一间房子,还做了两张床、两张桌子、四条板凳等家具。”

……

透过这份字迹工整的钢板印刷发言材料,一个听党话、扎根农村、忘我劳作的常德知青群像浮现眼前。

跨越半个多世纪,这份发言稿的主人公今在何处,初心是否依然?记者一行到河洑镇打听,几经查找,得知武陵区府坪街道光明巷社区有个陈代和,却因拆迁问题已成空挂户,一时也联系不到其家属。

记者一行又来到常德市知青联合会,在《常德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名录》一书中,好不容易翻查到了一条名录:陈代和,女,1946年出生,户籍津市,初中文凭,工人,1964年10月插队至金家坪大队。

知青回到阔别50年的第二故乡(常德知青他们把青春献给了)(5)

在《常德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名录》中,知青们寻找熟悉的名字。

市知青联合会又通过微信群发动会员寻找陈代和,多日未果,我们只得作罢,另觅知青代表。

回味:“百家饭”里的真情

“陈代和只是全国千万知青中的一个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知青都是‘陈代和’。”初冬的一个下午,市知青联合会会长李建华的一番话点醒了我们。

成立于2015年的市知青联合会,位于市城区光荣路,是大家相知相聚的“知青之家”。这里,每天都有知青来相会,忆往昔,谈今朝,其乐融融。

知青回到阔别50年的第二故乡(常德知青他们把青春献给了)(6)

知青们翻阅老照片,追忆激情燃烧的岁月。

“1962年,常德在白鹤山附近创办国营万金障农场,号召近千名城镇青年筑坝造田,开荒耕种,我就是其中的一员。”今年75岁的王华珍是常德第一批下放知青,那时的她才十五六岁,朝气蓬勃。

“说是农场,其实就是大片荒芜的滩凃、湖田,我们是蹚着膝盖深的水过去的。住牛屎糊的茅草棚,地上铺一层茅草当床,早上起来草席上尽是水气。场里的领队劝我们几个不满18岁的女孩回去,我们不愿意走,觉得在一起挺好玩的。”王华珍回忆,那时的年轻人都积极向上,心怀理想,再大的苦都能吃。

73岁的赵英魁是老德山人,下放农村11年,饱尝农事之苦,但从不后悔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

“赶牛耕田、插秧割稻、扯棉秆、撂泥巴……这些农家之事,我样样都搞得来。那时也是年轻,挑360斤的担子都不在话下。”回忆知青岁月,赵英魁脸上焕发光彩。他说,因为肯干肯钻,各个生产队都抢着要他。

“前两天,我还去了趟当年下放的石板滩,大伙儿还是那么热情,杀鸡杀鸭款待我。”赵英魁说,当年下放的农村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与当地农民的感情还是那么亲。

“你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教导,要求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被光荣批准。”1968年12月,“老三届”毕业生晏朝阳怀揣一份《上山下乡通知书》,走进汉寿县三和公社白露寺大队,一待就是一千多个日夜。

知青回到阔别50年的第二故乡(常德知青他们把青春献给了)(7)

1968年的知青上山下乡通知书。

令晏朝阳最难忘的是吃“百家饭”。“那时,每天吃饭都由队长安排在社员家,今天李家奶,明天张家爷,后天王大伯……吃的无非就是鸡蛋炒韭菜、黄瓜、萝卜蔬菜和各种酸菜,还有绿豆皮做的各种式样的菜。”

与农民同干活、同吃饭,感情渐渐也深厚起来。晏朝阳记得,下乡第二年的一天,10多位知青相聚,寒风凛凛中,大队书记夫妇俩送来了两床棉被,社员准备了一桌“招待宴”,令他们感怀至今。

晏朝阳永远不会忘记,“1970年一个下雪的晚上,我突发‘疟疾’,两位社员冒雪推着鸡公车,将我送回城抢救治疗,脱离了生命危险。”

信仰:从接力到传承

如果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青下乡是开毛荒、点火种,那么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就是一场接力跑,更富激情,更加执着。

“坚决要求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农村一辈子。”1976年夏,常德市教育战线25名共青团员联名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信,伍建成就是其中一个。

这封联名信在市广播站连续播放了3天,深深震撼了无数年轻人的心。不久后,市委决定,将这批共青团员组成 “常德市红卫兵远征扎根队”,集体安置在偏远贫困的慈利县甘堰公社扎根落户。

“后来,由于我母亲身体有病,父亲长期在外工作,上级没有同意我参加远征队,而是安排在常德市东江公社知青农场。”伍建成回忆。

知青回到阔别50年的第二故乡(常德知青他们把青春献给了)(8)

东江公社知青农场旧址。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伍建成没有气馁,一头扎进了东江公社,虚心向贫下中农请教,渐渐学会了犁、耙、滚、打、戗。作为队长和团支部书记,别人不愿干的农活他抢着干、带头干,彰显了一位积极分子的果敢与担当。

伍建成现担任市知青联合会秘书长,他说:“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这就是我们知青身上的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值得挖掘传承下去。”

“人这一辈子总要有自己的信仰,是党培养了我,我要把毕生热血献给党和国家。”市知青联合会副会长佘俊红17岁下放,在临澧农村挥洒青春,本想扎根一辈子,不想2年后通过招工回城,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常怀感恩之心。

情怀不改,初心依旧。1995年,厂区宿舍的一场火灾中,佘俊红在紧要关头冲进火场,冒火背出煤气罐;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号召社区老党员奔赴抗疫一线,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走进今天的石门东山峰,风景如画,游人成群。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块风景旅游胜地的背后曾洒下了无数知青的汗水与热血。

知青回到阔别50年的第二故乡(常德知青他们把青春献给了)(9)

东山峰知青在荒山上开筑盘山公路。

“这里曾是湘鄂交界处长达四十五里的荒山,1972年,近千名常德知青来到这里,开荒挖土修公路,开梯田,种菜园,让东山峰旧貌换新颜。”市知青联合会会长李建华曾参与当年东山峰农场的建设,留下了一段难以忘却的青春记忆。

后来,李建华曾多次带后辈们到访东山峰,参观千人知青礼堂、集体宿舍、厂房、水库等旧址,以及许多因公牺牲或不幸逝世的知青的陵墓,后辈青年无不感怀落泪。

“历史会永远记住,广大知青以国家命运为己任,上山下乡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感慨之余,李建华的目光投向窗外。午后的一束阳光透射进来,书桌中央,一本常德知青纪实影集《青春的光影》熠熠生辉。

来源:常德融媒

作者: 肖 慧 王 敏

一审:郝丹宁

二审:张 杨

终审:彭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