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楼茶水间

中外影视名作“以剧带城”“以剧带景”的例子不少。其中有些是“无心插柳”,更多却是“有心栽花”。

被誉为“以剧带景”的教科书式典范,是所谓“好莱坞三片”:《大河奔流》《卡萨布兰卡》和《罗马假日》。

一部电视剧带火一座城(当一部剧火了一座城)(1)

梦露主演的《大河奔流》故事背景在美国,因种种原因将取景地放在加拿大落基山脉中的班芙国家公园瀑布。影片热映后,原本仅是“地方级名胜”的班芙瀑布成为星级打卡地,坐落在瀑布附近、原本生意半温不火的“古堡酒店”从此一房难求,可俯瞰“梦露瀑布”的房间更炙手可热。

《卡萨布兰卡》是一部拍摄于二战期间(1942年)的小成本作品,虽以北非历史名城卡萨布兰卡为背景,实际上因战争关系几乎没有外景,多数镜头都是在摄影棚内搭建的场景。但该片因明星光环、契合时代主题,成功实现“以剧带城”效益最大化。

国产作品中也不乏“无心插柳”却大获成功的经典,如上影厂1980年的电影《庐山恋》。这本是一部以特殊年代为背景的时装爱情片,庐山仅被当作“背景板”,但影片因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多彩生活的憧憬意外走红。这部从艺术角度看“不过如此”的普通爱情片,也从此成为传奇——庐山上的“庐山恋电影院”,40年来日复一日地循环放映着唯一的一部电影,正是这部《庐山恋》。

一部电视剧带火一座城(当一部剧火了一座城)(2)

18年前风靡一时的《别了,温哥华》,也是“无心插柳”的典型例子。这部把场景放到温哥华的电视剧,原作背景地是离温哥华数千公里的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作品原名为《悲情多伦多》)。改在温哥华后,略带苦涩悲伤的剧情,与温哥华独有的冬雨气质相得益彰,成功向中国游客推销了当时还未成为旅游热门地的温哥华。

一部电视剧带火一座城(当一部剧火了一座城)(3)

“有心栽花”的例子更多:香港1989年大热的偶像电影《日落巴黎》,以及1987年起推出的喜剧电影《富贵逼人》系列,从构思起就分别得到法国、加拿大旅游文化推广部门的合作机会,后者甚至还得到加拿大机构的赞助,在当地乃至海外华人圈一度掀起“巴黎热”“温哥华热”。

一部电视剧带火一座城(当一部剧火了一座城)(4)

打造“剧景互动”的行家,非日本莫属。NHK电视台自1963年起每年推出的重头大戏——以历史时代或人物为题材的“大河剧”,正是日本文化的一张名片。自2000年《葵 徳川三代》起,每部大河剧背后都会以“纪行”为题,制作和播出1分钟的日本各地风景名胜资料片,这些风景名胜当然都和剧情或剧中人物、事件有关。20多年来,这一传统始终保持,笔者的许多朋友正是借助“大河剧纪行”完成日本自助游攻略。

一些日本中小城市,则有出资与影视机构合拍纪念片的传统。这些作品会尽量“嵌入”当地文化、风情,但并不刻意,涉及题材十分广泛。既有青春片如《少年,你对群马一无所知》(2017年),爱情片如日韩合拍的《突然成为老师的我,和她恋爱了》(2016年),也有励志片如介绍林业的《哪啊哪啊神去村》(2014年)、科幻片如以“平行世界”为架构主题的《两个昨天和我的未来》(2018年)、文艺片如以手工陶瓷制作传统工艺为主题的《遥香的备前烧》(2019年),甚至还有悬疑动画片,如《名侦探柯南》系列中2003年剧场版《迷宫的十字路口》。

一部电视剧带火一座城(当一部剧火了一座城)(5)

这些本身就带有地方推广使命的“纪念片”,有的是以知名城市为背景,如《迷宫的十字路口》与日本古都——京都地方文化旅游机构合作;但更多却在推荐一些知名度较低的“小地方”,如《两个昨天和我的未来》,就是名不见经传的转型后矿业城市——人口仅12万的爱媛县新居滨市改制为市80周年纪念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