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众所周知是一种相当珍贵的石头,虽然它的物理本质和其他石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它晶莹剔透的外形,和温润柔美的手感,给它带来了非凡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在东亚地区,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人们赋予玉石极高的文化含义,就比如自古以来都有“玉有五德”的说法。在所有的玉石当中,翡翠就是最为名贵的一种,它象征着高洁、典雅、刚毅、尊贵,直到今天仍然是昂贵的奢侈品之一。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流传至今的翡翠,有多少是沾满了肮脏、残暴、贪婪的鲜血,它们的美丽外表之下,更不知道有多少冤魂在苦苦哀嚎。

缅甸矿工拿个铁敲了就能辨别翡翠(残酷的缅甸玉枭)(1)

翡翠,也叫缅甸玉,顾名思义就是盛产于缅甸的玉石,事实上全世界95%的翡翠都是于缅甸,其他地区不但产量极少,而且品质都无法与缅甸相比。据传说在13世纪早期,缅甸的土著就发现了蕴含量极为丰富的玉石矿,但当时这种冷门的玉石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只有极少的开采量,被当作一种小众的装饰品,明朝末年才开始在中国南方流传开来。

缅甸矿工拿个铁敲了就能辨别翡翠(残酷的缅甸玉枭)(2)

17世纪中叶,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大清国的平西王吴三桂率军追击南明的最后一个皇帝永历,永历帝朱由榔一路往南逃,最终进入缅甸。吴三桂在追击的过程中,不但沿途降服了南方很多少数民族土著,还成功地进入缅甸,迫使缅甸王臣服,交出永历皇帝。从此之后意外的开辟出了缅甸通往中国云南的商路,玉石走私的血腥之路便开始了。

缅甸矿工拿个铁敲了就能辨别翡翠(残酷的缅甸玉枭)(3)

在清朝初年,云南地区还处于相对蛮荒的地步,清政府采取了“藩镇”的政策,效仿前明的沐王府,让吴三桂驻扎于此,相对独立的政治环境,等于给玉石走私提供了便利。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期,缅甸对于翡翠是禁止出口的,因为大量的翡翠原石流失,不但让政府遭受巨大的税收损失,还让原本就落后的玉石加工业难以为继。所以无论是东吁王朝,还是贡榜王朝对于翡翠原石历来是严防死守,除了加工好的翡翠成品之外,一旦发现有人携带原石处境,立即就是杀无赦的死罪。

缅甸矿工拿个铁敲了就能辨别翡翠(残酷的缅甸玉枭)(4)

俗话说得好,赔本的买卖没人干,杀头的生意有人做。清朝康熙初年,翡翠在中国南方已经大规模流行开来,广东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玉石加工行业,雕琢完成的翡翠被视为极品珍宝竞相追捧,甚至在皇宫大内,优质的翡翠也成了皇族典藏的宝物。在这种情况下,一块原石运到云南之后,立刻就能卖到一个天价,走私原石就成了当地最为暴利的行业。缅甸的边民自古以来就极为彪悍,再加上边境地区大多是深山丛林,难以设置路卡,所以很多边民便成群结队,组成走私队伍,把一筐一筐的原石偷运到中国来。

缅甸矿工拿个铁敲了就能辨别翡翠(残酷的缅甸玉枭)(5)

当有人一夜暴富,之后的人便加入到走私的行列中来,跟当时许多捞偏门的行业一样,一旦成熟起来就会形成一定的规矩和帮派,走私玉石也是一样。当时缅甸的原石走私主要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就是采矿的玉民,这些人一般都是生活在最底层,向牲口一样没日没夜的在玉矿里挖掘。一方面要躲避官府的追查,另一方面还要忍受矿主的剥削,虽然他们挖出的原石价值连城,但是落到他们手里的只有微薄的薪水,那处境比小煤窑里的非法旷工要苦难的多。

缅甸矿工拿个铁敲了就能辨别翡翠(残酷的缅甸玉枭)(6)

往后就是走私队伍,他们负责把原石运送到中国云南、广西等地,这些人往往都是一群亡命之徒,杀人不眨眼,视人命为草芥,为首的就叫玉枭。玉枭是比土匪恶霸还要狠毒的角色,他们不但心狠手辣,而且背景往往极为复杂,这些人暴富或者被杀往往都只在一瞬之间。在深山丛林之中追捕玉枭,往往成本和难度都非常大,反倒是设置陷阱,或者见人就杀反倒是成本最低的手段,所以缅甸的官府一直以来都是采取宁杀错不放过的政策。这也就难怪玉枭会养成如此残暴的习惯,如此艰难的旅程,很多时候还没等到官府围剿,在走私的途中就因为有人想独吞原石的暴利,而发生内部火并。

缅甸矿工拿个铁敲了就能辨别翡翠(残酷的缅甸玉枭)(7)

最后就是云南和广西的玉帮了,他们负责接收走私而来的原石,再把原石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加工厂,做成成品之后流散到各地的店铺去销售。玉帮虽然危险最小,难度最低,但却是利润最丰厚的环节,因为他们不但有定价的权力,还能够控制翡翠市场的供货量。所以康熙、雍正时期,云南广西等地有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玉帮,他们不但派系林立,而且相互之间为了抢夺利益火并不断。到了后来,眼见走私原石能够获得暴利,许多其他行业的大人物们也纷纷加入其中,山贼、土匪、水贼等等,甚至还有越南的边民以及瑶族瑶王的势力,边民彪悍,瑶民更彪悍,为了劫取翡翠原石,把走私队伍和沿途的知情者全部杀光,是常有的事情。

缅甸矿工拿个铁敲了就能辨别翡翠(残酷的缅甸玉枭)(8)

到了乾隆中期,清政府远征西域,打开了新疆玉石的交易市场,而翡翠行业也发展到了巅峰,不但有大量精美绝伦的翡翠制品问世,还远销海外,成为全世界共同惊叹的珍品。在这种情况下,缅甸玉石的走私竞争也发展到了白热化,玉枭成长为一股庞大的势力,俨然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乾隆帝远征缅甸,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边境领土的纠纷,而他们争夺的边境,就是走私原石的黄金通道。最后强悍的清军也在缅甸吃了大亏,足见当时缅甸边民的强悍程度。

缅甸矿工拿个铁敲了就能辨别翡翠(残酷的缅甸玉枭)(9)

四百年来,其边境的血腥的活动其实从未停止,直到今天,缅甸对于翡翠原石仍然持封锁态度,可还是无法阻止大量的流失。这其中原由,相信不言而喻,只是大家在欣赏精美的翡翠之时,可曾想过这上面,沾染过多少血泪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