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门枪

步枪外形进化史(步枪的进化)(1)

它有一个铸铜或熟铁制造的发射管(即枪管),发射管的下端有一火门,用来点燃火药,发射管尾端接一称之为“舵杆”的木棍或长矛,木棍或长矛便于射手握持、瞄准和控制。火门枪的发射一般需要两个人。发射时,将黑色火药从枪的膛口装入,然后再塞入诸如石弹、铁弹、铜弹或铅弹一类的弹丸,接着用烧得红热的金属丝或木炭点燃火门里的火药,从而将弹丸射出。发射时,两名发射手分别负责瞄准和点火。火门枪实在不方便,当时射手们这样评价火门枪,单人操作火门枪,得有两双眼睛三只手才行。

火绳枪

步枪外形进化史(步枪的进化)(2)

火绳枪就是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故名火绳枪 火绳枪在火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现代步枪的直接原型。火绳枪的出现也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伴随着火绳枪的发展人类的战争从冷兵器进入到热兵器时代。火绳枪的结构是,枪上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据史料记载,训练有素的射手每分钟可发射2至3发子弹,长管枪射程大约100 米~200 米。火绳枪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盛行了200多年,从14世纪到16世纪。

燧发枪

步枪外形进化史(步枪的进化)(3)

16世纪中叶法国人马汉发明,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一直1848年,足足装备了200多年。

后膛枪

步枪外形进化史(步枪的进化)(4)

后膛枪是指子弹从枪械后面装进去的枪,该火枪的发明人是德莱赛,后膛枪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上半叶。由于1860年美国内战、普鲁士-丹麦战争中后膛枪的出色表现,1864年英国将前膛装填的恩菲尔德改装为后膛装填并改用金属弹壳弹药。在几次使用前装枪的部队被使用后装枪的部队打得稀烂的战役之后,认识到后装枪强大的欧洲各国纷纷开始研制和装备后装枪。用击针的后装线膛枪总算是在良好的射程、威力、精度之外又解决了装填速度的问题,步兵的弹幕足以挡住一切向他们冲过来的近战兵种。

自动步枪

步枪外形进化史(步枪的进化)(5)

自动步枪──自动步枪是指借助于火药气体压力及弹簧的作用力完成推弹、闭锁、击发、退壳和供弹等一系列动作的连发步枪,是一种突击步枪。非自动步枪只能单发,而且装弹和退壳都要手工操作,射速低、使用不便。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连发的步枪由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斯潘塞于1860年发明的。这支枪枪托内有一直通枪膛的洞,洞内即弹仓,容弹10发,洞口有弹簧,以簧力推子弹入膛。

半自动步枪

步枪外形进化史(步枪的进化)(6)

半自动步枪是一种子弹自动装填上膛的步枪。也称为自动装弹步枪。无需像非自动步枪(后拉式枪机步枪,手动装填子弹)那样打一枪拉一次枪栓。半自动步枪枪弹击发后,利用部分火药气体,后座力进行退弹壳、子弹自动装填上膛,并准备再次射击。世界上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由墨西哥将军蒙德拉贡设计发明的6.5毫米半自动步枪于1907年首先正式装备了墨西哥军队。半自动步枪诞生后,曾在二十世纪中期的各国军队中普遍装备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美国军队的主流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