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山河月明》正在北京卫视黄金档热播,优酷视频同步播出。

今年播出的影视作品中,《山河月明》是特殊的一部。首先,它是为数不多在卫视黄金档播出的古装剧,这意味着它的传播覆盖面、受众到达率会更广。

其次,自去年主管部门召开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专题座谈会后,《山河月明》是最早与观众见面的一部。这在一定程度上慰藉了观众对历史大剧的渴望。

山河月明经典(欢瑞的山河月明)(1)

以重大历史题材立项的《山河月明》,凭借强大的实力派演员阵容,精致考究的妆造美术以及气势磅礴的群战场面,将明朝开国六十年的历史尽数展现。自洪武皇帝登基,到永乐大帝开创盛世,于风云激荡之中洞见人文史诗。

更重要的是,《山河月明》努力传达历史精神,在历史语境中表现中国辉煌的历史文化。

它不是完全架空的传奇剧,不是单纯复述历史的纪录片,而是一部以戏写史、以情带人,以“诗性叙事”彰显历史品格的历史剧。它的剧情脉络不一定完全符合史实,它的人物性格不一定完全依据史册。但不可否认,它的戏跌宕耐看。

以家事的温情,表现历史大事

目前来看,《山河月明》有两条主要矛盾线。一条守护线,一条成长线。

守护线的主要人物是朱标(何晟铭 饰)。自太子监国以来,洪武皇帝几乎把一切事务都放手给儿子去做。成长线的主要人物是少年朱棣(成毅 饰)。他距离成为永乐大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定位还是当好长兄的左膀右臂。

前半程,两条线的枢纽人物都是朱元璋(陈宝国 饰)。

比起皇帝的身份,《山河月明》中的朱元璋更像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大哥。

与儿子的相处中,他是舐犊的大家长。父子之间,不见君臣之礼,只见和睦之情。他会因孩子太贪玩生气,也会因夫子的戒尺心疼。徐达戏谑自家儿子不学无术,他直接回溯三十年揭人家短。哪里是民间刻板印象中的朱元璋?

山河月明经典(欢瑞的山河月明)(2)

但仔细一想,历史上的朱元璋或当如此。过往拍明太祖,要么是半部创业史,要么是功成名就垂垂暮。而在这里,他才刚过不惑之年,正年轻。

他不是一开始就想为朱标抹平荆棘上刺的,也不是一出场就要为“好圣孙”铺路的。人上了年纪,才会想七想八,担惊受怕。想为后代铺路,让王朝传承万年。但壮年的帝王,多数颇具自信。他们有信心掌控一切,臣服四海。

山河月明经典(欢瑞的山河月明)(3)

历史上的朱标是宅心仁厚的代名词,但他绝不是个老好人。能把老朱家一批叛逆的儿子管得服服帖帖,能让徐达、蓝玉、冯胜等人任其差遣,又怎么可能会是无能之辈?蓄起胡子的何晟铭恩威并举,果决仁厚,比朱元璋更似君王。

《山河月明》写朱棣,用的是“渐进笔法”。

讲少年顽劣,不明着说,先把镜头对准了朱柏。别人都在上课,唯独他四处乱窜。谁料笔墨一转,更顽劣者另有其人。小十二只是好动,老四都爬到树顶了。可朱棣一句“漠北”,又把这个角色的性格从小儿无赖转向了志在天下。

山河月明经典(欢瑞的山河月明)(4)

远离金陵,奔赴漠北的朱棣,见识到了宫墙外的世界。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瞥见了百姓的困顿,更洞察了自己的心思。此时的他,还不懂得联姻的深意,却已立下了为大明戍守边疆的誓言。人物弧光虽未完全展开,但魅力已见。

这两条线,缘起都是家事。但最终的走向,却是与黎民息息相关的国事。

徐达的女儿要嫁给燕王,淮西勋贵纷纷送礼。礼从何来?虽然剧中未明说,但从主要角色的只言片语之中,也可知多是民脂民膏。怎么好事反倒成了坏事?

《山河月明》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讲明了一个道理:帝王无家事。整部剧的布局,是通过充满烟火气的语言,表现家国历史故事。但金陵城朱家做的任何决定,都事关天下。

以历史群像写戏剧景深

厚重的历史剧必然是群像戏。不可能只讲帝王将相,也不可能只谈家国大事。总有些冷门人物要展现,总有些犄角旮旯要描摹。看历史剧的一大乐趣,就是在群像中“挑熟人”。有些小角色、冷典故,偶露只鳞片爪,瞅准了也是乐趣。

《山河月明》中,就随处可见“留白”手段。开篇寥寥几笔,就把蓝玉的暴躁尽数刻画。醉后侮辱北元王妃的桥段,剧中用了“春秋笔法”。留给观众的,只有他醒来后的两句对话。但了解历史的读者,一看就能看穿其中的门道。

伯雅伦公主身边的侍卫张玉、盛庸,也很有来头。看过明朝剧的观众都知道,这两人是朱棣奉天靖难时期的功臣。却鲜有人知,他们曾是北元旧臣,属于“归降派”。编剧将之安排在公主身旁,与初出茅庐的永乐帝相遇,别有意趣。

山河月明经典(欢瑞的山河月明)(5)

朱棣拜谒大相国寺,见到了两个和尚。老和尚法号道衍,这人比较有名气。后来给朱棣靖难当了参谋,人称“黑衣宰相”。他还有个俗名叫姚广孝。

而小和尚的身份,则更有意思。再过三十年,他会在济南城与永乐帝相遇。不过到时候,两人就成了对手。和尚把朱元璋的灵位摆到城墙上,把攻城的燕王气得够呛。色目小和尚就是铁铉,如今的大明湖畔还有一座“铁公祠”。

前几集中,朱暹戏份不少。他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出身:淮西勋贵。太祖本就是淮西人,建立明朝、统一南北,靠的也是这批老乡。连他自己都说,我本淮右(淮西)布衣。李善长、胡惟庸以及朱亮祖等文臣武将,也位列淮西。

与淮西集团对立的,是浙东集团。尚在御史台逍遥的刘基,就属于浙东集团。

山河月明经典(欢瑞的山河月明)(6)

第4集有一处看似闲笔的戏,是选新宰相。

朱标推荐的是诚意伯,朱元璋却用了胡惟庸。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播出的10集中,两大集团还风平浪静、相安无事。但随着后续发展,争斗在所难免。

不论是道衍、铁铉,还是张玉、盛庸,洪武初年其实并没有太多戏份。但在《山河月明》中,他们还是次第出场了。然而,这正是这部剧的用心之处。

翻开史书,有的名字可能只出现一次。但他的一生,必然是恢弘壮阔的一生。影视作品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大家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充满戏剧性地表现出来。当铁铉与朱棣因淮西勋贵一案相遇,一种历史纵深感就自然而然地彰显了。

以“诗性叙事”写“时代共情”

过去,网上有句流传久远的话,不要用现代人的思维去想古人。

但我偏要说,影视剧创作,一定要以今人之头脑代入古人之思绪。影视作品中的“历史”本就是一种文化思潮,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历史的另一种向往。

对一部古代题材剧来说,要想让观众信服,就必须找到作品主旨中与现代人的情感共联。比如,朱元璋和徐达之间,代入的就是兄友弟恭的现代语境。

历史上的徐天德再大胆,也不敢拒绝皇帝的赐婚。更不消说指着朱元璋的鼻子,说“这不是一朵鲜花插在了……”但徐达就是说了。

山河月明经典(欢瑞的山河月明)(7)

身为皇帝,也不可能允许臣子如此出言无状。宽宏如李世民,也被魏徵气得咬牙切齿。更何况是睚眦必报的朱元璋。但他就是呵呵一笑,一笔带过了。

马大嫂亲手烹烧鹅,朱大哥亲自拉亲家,堵的是文武百官的口。徐达已贵为公爵,安有再封王之理?“朕倒不吝惜一个异姓王,可衮衮诸公怎么想?”这哪是杀人如麻的朱元璋,对老弟弟的情谊,足以媲美桃园结义刘关张了。

山河月明经典(欢瑞的山河月明)(8)

徐达与儿女间的对话,也颇具意趣。堂堂丞相,居然还得藏在柴房里吃烧鹅。被长女斥责了,也不敢言语,只是心疼那一份鲜美的烧鹅。但恰是这种略显欢脱的戏剧构造,为《山河月明》搭建了一种和现代人共情的心理依托。

好的历史剧必然是充满诗意的。刘和平说,历史剧的本质特征是“诗性叙事”。既然是“诗”,就要允许有合理的想象。作为诗人的剧作家,创作的首要条件,是要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重重险阻之中,找到一条讲出好故事的路。

好的历史剧,是在历史的硬壳上,经戏剧家之手种植、培育而长出来的。戏不是历史的复刻,而是蘸着历史的基因,驰骋虚构的才华,写出未必有但可能有的“失事求似”的故事,再由导演和演员在舞台或镜头前让它活化的艺术。

山河月明经典(欢瑞的山河月明)(9)

主投主控这部重大历史题材剧的是久经沙场的欢瑞世纪。欢瑞世纪是观众的老熟人,以面向市场的商业剧见长。过去,这家公司拍了不少仙侠剧,《青云志》《古剑奇谭》《锦衣之下》《琉璃》等一众热门作品,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内娱造星工厂。

《山河月明》的导演高希希、赵立军,编剧董哲,总制片人钟君艳,都有着丰富的影视剧创作经验。他们中,有的自幼热爱历史,有的从事古装剧创作多年,有的掌握了市场的应变规律。他们顺应创作导向,杂糅了诸多类型元素,渗入了人生阅历和处世态度,在庄谐之间、史戏之间、男女趣味之间找到了平衡。

在《山河月明》拍摄时,总导演高希希和主创团队就立下目标,要将历史人物尽力拉回真实的生活。除了邀请一批历史专家坐镇,对历史细节进行把控,将史书和史学家的观点进行结合外,还在服化道的真实性上下足功夫。

从宫中的雕刻细节,到精致的掐丝皇冠和缀满宝石的凤冠;从演员的起手礼,到千军万马奔驰时踏在雪上的碾压声……可以说,其细心程度足显诚意。

山河月明经典(欢瑞的山河月明)(10)

《山河月明》的顺利播出,标志着欢瑞世纪历史剧主题的创作以及多元化的内容布局初见成效。对行业而言,在广电总局《“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对重大历史选题策划的敦促之下,在市场渴望历史大剧久矣的背景中,欢瑞世纪也率先为行业探索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考。

【文/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