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蓓专访(让恋恋剧场讲述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专访爱奇艺杨蓓)(1)

杨蓓专访(让恋恋剧场讲述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专访爱奇艺杨蓓)(2)

文 │绯飞

九月的最后一周,《一生一世》依然稳居骨朵网络剧日榜、周榜第一,这也是自开播以来,《一生一世》一直稳定保持的好成绩。

杨蓓专访(让恋恋剧场讲述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专访爱奇艺杨蓓)(3)

剧里,周生辰与时宜终于在千年等待之后换得厮守。剧外,在七部风格各异的甜宠剧接连亮相之后,爱奇艺继迷雾剧场之后的另一大剧场 —— 恋恋剧场也在“辰时夫妇”的甜蜜撒糖中高调收官。

从《变成你的那一天》中的男女身体互换、到《循环初恋》中让观众画思维导图理时间线的时空穿梭、再到《喵,请许愿》中的“猫女”,亦或是《满月之下请相爱》中从天而降的女主等元素中不难看出,“奇幻”正是今夏恋恋剧场在剧集市场的“通行密码”。

那么,恋恋剧场是否可以与“奇幻爱情剧场”画上等号?爱奇艺副总裁杨蓓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或许在观众看来,‘奇幻’是恋恋剧场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但我们并没有刻意将它框定在这个小主题内。”杨蓓表示,“有趣、有爱、有态度,才是恋恋剧场选剧、做剧的核心”。

“做恋恋剧场,底层逻辑是‘造梦’,谁说成年人不需要童话?”

有趣、有爱:

“脑洞”开门,助甜宠剧拓展Z世代受众

从以往的观众画像来看,甜宠剧受众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25-30岁,对于这一年龄层观众,甜宠剧主要承担的是“撒糖”、“调剂”、“逃避现实”的作用。在市场上大部分甜宠剧以这类群体为主要目标时,爱奇艺恋恋剧场却打破常规套路,瞄准以95后、00后为主的Z时代群体,不再以“撒糖”帮助观众“逃避现实”为己任,而是选择通过“造梦”来引导年轻观众“相信爱情”。

而“脑洞”则是杨蓓在前期进行市场调查时总结出Z世代的一大特质。

“我们发现,现有的大部分甜宠剧其实并不能满足Z世代的脑洞和想象力。”杨蓓表示,Z世代的观剧取向实际上与现有做甜宠剧的逻辑存在一定的冲突性,要做成年人的童话故事,但现代童话早已过了看完美的王子公主幸福生活的年代。“Z世代观众更自信,更愿意去追求个性,对待爱情也更主动,因此他们期望在爱里看到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哪怕它在我们的认知里颠覆了一些常规的逻辑,但相较于逻辑而言,这种‘有趣’对他们来说吸引力是更大的。”

非常规、出乎意料但又逻辑通畅的快速反转,是杨蓓认为Z世代观众想要看到的剧情。

杨蓓专访(让恋恋剧场讲述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专访爱奇艺杨蓓)(4)

张新成谈《变成你的那一天》中所折射的#容貌焦虑#

杨蓓专访(让恋恋剧场讲述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专访爱奇艺杨蓓)(5)

《变成你的那一天》相关话题#情侣在一起久了会越来越像吗#在社交平台引热议

于是我们可以在恋恋剧场里看到身体里装着一个女孩灵魂的当红男爱豆(《变成你的那一天》),或是看到一直以来“猫主子”化人的幻想被搬上荧屏(《喵,请许愿》),梦幻成为了恋恋剧场最大的标签。可杨蓓觉得,对于“脑洞”的开发,恋恋剧场做到了,却还做得不够大胆。

“从我个人作为制片人的感受,以及收到的一部分用户反馈来看,恋恋剧场的受众和我所预期的群体有一点点错位。”恋恋剧场几部脑洞最大的剧播出后,在Z世代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令杨蓓感到有些超乎预期,“或许Z世代对于这些奇幻元素的接受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高,他们的脑洞也更大。而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更大胆的创新,跟上他们的想象力。”

杨蓓专访(让恋恋剧场讲述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专访爱奇艺杨蓓)(6)

关于为何要突破甜宠剧原本的受众年龄而瞄准Z世代,杨蓓表示“突破”并非她本意,选择关注更年轻的用户群体是站在更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未来的剧集市场是掌握在他们(Z世代)手里的,只有我们现在就去了解、关注他们的需求,才能保证在未来跟上他们的节奏——毕竟做剧需要周期。作为制片人,我需要跟着和他们一起成长,如果用我自己这种大龄的观念去给年轻群体做剧,我认为是不合适的。”

有态度:

人物落地、逻辑成立,童话也能生长于现实

对于恋恋剧场的“首发之作”,有观众这样评价《月光变奏曲》:“《月光》是生活气息里带着一点童话,它虽然并不现实,可是又不会距离我们很远,刚刚好的程度。”接地气的角色,逻辑合理的情感推进是令观众觉得《月光》中所描绘的爱情“触手可及”的原因,虽然大神x职场小白的设定在甜宠剧中不算少见,但这种“现实感”却让《月光》在一众甜宠剧中,为恋恋剧场形成梦幻与现实相通的剧场认知。而这也正是杨蓓期望在恋恋剧场中带给观众的观剧体验,“理智”是她用来形容恋恋剧场的词语。

杨蓓专访(让恋恋剧场讲述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专访爱奇艺杨蓓)(7)

“我们虽然要做成年人的爱情童话,要造梦,但同时我们也要做让人相信的爱情。虽然选剧会有很多奇幻、科幻的元素,看起来好像离现实生活很远,但对于两个人爱情的描绘一定是真实的。这种现实感和梦幻感的平衡,就是我们的理智所在。”

恋恋剧场的“童话性”正在于此——和我们小时候读童话故事一样,明知道自己并不是故事里的公主,也不会真的有王子在某一天带着水晶鞋来敲门,但作为读者、作为观众也依然相信并向往着这种爱情。

而现实感,则来自于对人物设定的把控。在前期调查中,杨蓓发现,“完美男友”已经不再是Z世代所向往的恋爱关系,相比之下,有点毒舌、有点傲娇、甚至是腹黑等等小缺点的男主更受Z世代欢迎。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不可能有那么完美的人,所以即使是《月光》里,男主昼川是个大神作家,他也要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我们希望他去贴近青年观众的生活状态。如此一来,男主才会在生活的迷茫中逐渐成长,而观众们也会觉得自己在跟着主角一起成长、一起经历爱情。”

不止是男主,恋恋剧场的女主角们也不再是从前偶像剧中的模板式“傻白甜”。不论是面对大明星江熠不卑不亢的记者余声声,还是“霸气护夫”的猫少女小休,亦或是和渣男前任当断则断的雷初夏……都是带有一定当下年轻女性特质的“新时代女主”,就连最“套路”的职场菜鸟初礼,也是一个会刚敢怼的“新式菜鸟”。

人物真实感的另一面,是选角与角色的高度契合。“不觉得张新成就是江熠本人吗?”当问到如何为《变成你的那一天》选角时,杨蓓这样反问记者。“不止张新成和江熠,虞书欣也是另一个世界的初礼。选本身气质就和角色有着高相似度的演员,是我们选角的第一标准。”

杨蓓专访(让恋恋剧场讲述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专访爱奇艺杨蓓)(8)

网友对《变成你的那一天》的评价

在之前的采访中,杨蓓称《月光变奏曲》是“一个让人踮起脚尖能够到的梦”,只有观众愿意相信,才会想要伸手去够它。而这种创作观念在《月光》之后被同样延续到了恋恋剧场的每一部作品中,“我们要让观众觉得,虽然设定是梦幻的,但这种爱情一定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而真实的人物和符合逻辑的情感关系,是这种设想成立的前提。”

精品资源整合支撑剧场分众,

恋恋2.0持续升级

之所以选择《月光变奏曲》作为恋恋剧场的首发剧,杨蓓表示,是因为它是这几部中最“不奇幻”的一个。

“虽然《月光》整体上看就是一个菜鸟和大神的爱情故事,与曾经有过的很多甜宠剧设定都很类似,但其实这部剧是在做老梗再造的创新,而它这种小的创新又与后面那些奇幻元素很明显的剧有所不同。如果把它放在后面那些奇幻爱情里面会打乱它们的队形,而放在前面,这种小创新就相当于给观众做了一个小小的预告。”

《变成你的那一天》无论是男女互换的高概念性,还是主创、演员班底的保障,杨蓓觉得都十分适合用来真正开启恋恋剧场的“奇幻之旅”。于是从《变你》之后,时空穿梭的《循环初恋》,猫星少女的《喵,请许愿》接连上线,奠定恋恋剧场1.0的奇幻爱情基调。

而最终选择《一生一世》做全剧场收官,杨蓓则是看中了它的“熟龄”特点。恋恋剧场七部剧,从元素设定到情感关系,整体来看是一个层层递进的结构。由最初《月光》的欢喜冤家,到《一生一世》的先婚后爱,男女主之间的情感模式逐渐走向成熟,而对于一部分对先婚后爱接受度较低的较低年龄群体,这种循序渐进的走向也能帮助他们更容易接受。

杨蓓专访(让恋恋剧场讲述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专访爱奇艺杨蓓)(9)

值得注意的是,在恋恋剧场《满月之下请相爱》播出同期,爱奇艺上线了另一部古偶言情剧《周生如故》,并以“绝美BE”收获了极高热度。而《一生一世》作为《周生如故》原班人马打造的最强售后剧,两部剧在剧情上存在着一定联动性。《周生如故》的高热度,让恋恋剧场无缝接档的《一生一世》在播出前就受到了极高的期待,并在播出后成功“接手”那些被“辰时夫妇”虐到的《周生如故》剧粉。

杨蓓表示,恋恋剧场的上线并不影响爱奇艺同期在甜宠言情赛道的布局。在她看来,剧场模式的意义在于方便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同一剧场中的剧会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表达,剧场化就是将他们整合起来,去突出、放大这些项目的共同优势,通过这种剧场的共同品牌效应,去提升单部剧的商业价值。同时,剧场化也能将平台现有的制作团队、曝光宣发等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良性的优质资源输出循环。”

对爱奇艺来说,将恋恋剧场打造成吸引垂类用户的每年“常驻”剧场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目标,但或是受困于主题、亦或是制作周期,还有很多优质剧集无法在每年的恋恋剧场中上线。那么,这些剧目将会成为爱奇艺恋恋剧场之外的“常态化”言情赛道选手。

对于明年的恋恋剧场2.0,杨蓓表示将不再局限于“奇幻”这一主题,也将会在今年的1.0基础上汲取经验,进行升级,加入古装等更加丰富的题材。

杨蓓专访(让恋恋剧场讲述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专访爱奇艺杨蓓)(10)

杨蓓专访(让恋恋剧场讲述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专访爱奇艺杨蓓)(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