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五峰山道院道士(平江连云寺道士的法术)(1)

作者简介:卓康如,男,湖南平江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工作于平江县教育局。临退休时喜欢上了文学,已发表作品若干。

苏州五峰山道院道士(平江连云寺道士的法术)(2)

在平江县加义镇思源村的夜合山,有一个古庙旧址,这就是有名的连云寺旧址。关于连云寺,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版本也各不相同,我将小时候听来之一介绍给大家。

连云寺中曾经有个法术最好的道士,叫冷道士。冷道士带有三个很聪明而又顽皮的徒弟,那三个徒弟学道时间未满就闹着要脱师。冷认为他们还有继续学习的必要,又感觉要留住他们也不容易,于是提出要三师兄弟比比道。给他们出了三道题,只要完成了题的要求都为胜,都准许其脱师。完成的时间是零晨鸡叫第一遍到天亮,内容是,在这个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下面的任务,每人选择一个。任务一:从这里修通一条去浏阳达浒的道路,这里到浏阳达浒约三十公里;任务二:到长沙买一块白豆腐回来,来回约280公里,道路平坦;任务三:送一封书信到江西九江,来回约200公里,要越过几座高山。三个徒弟划拳选择,大徒弟选择了第二道,二徒弟选择第三道,三徒弟选择了第一道。头天晚上八点到次日鸡叫第一遍为准备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三个徒弟各自想办法,他们表现得都冷静,暗地里都在偷偷地求神明的帮助,在自己的房间里各自向神明祈祷。于是三人都也如愿地在睡梦中得到了神明的指点。

穿越仙人潭

鸡叫第一遍,三人都出门,大徒弟径直沿着连云寺前面的山溪大步走去。连云寺建在一个深山沟,周边几百米没有房屋,夜静得出奇。这时溪边有野兔从他脚趾头前窜过,钻进旁边的深草丛,弄得沙沙作响;一会又有蟾蜍越过他的脚背,是那么冰冷冰冷的;一会儿又见前面草丛中的棋盘蛇竖起头吐出舌头;一会儿山上传来野兽的声声耸人的嗥叫……他感觉脸上,身上都有点发麻,额头上冒着冷汗,但他咬紧牙关,勇往直前。借着淡淡的月光,一会儿就到了乱石坪下方,在二条山溪的交汇处沿乱石坪小溪右转,不到五十米,前面是一个瀑布飞溅的峭壁,峭壁下是一个碧清的水潭。水潭面积约十余平方米,四岸是岩石。“乱石溪中有水潭,水清如镜深莫测,只要心诚无他念,此处可通湘江北”。梦里长须老人深沉的语音犹在耳边回响,这就是梦中神仙指点的往长沙捷径的入口。他按照神的指点,闭上眼睛,一个斤斗扎向水潭。啊,倾刻见到大江东流,两岸房屋鳞次栉比,铺面连成一条不见尽头的长龙,他断定这就是长沙城。他很快找到一家豆腐店,这家店铺刚刚开门,他迅速买了一块豆腐。谨记着神明的每一句交待,他丝毫不敢懈怠,径自从原路返回,果真把豆腐端到师傅前时鸡才叫响了第三遍,师傅看看天边泛起的鱼肚白,回过头来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微笑着说,你是第一个穿越仙人潭的人,是因为你最用心而守规矩,故仙人来助你成功的,你可以脱师了!后来人们才知道乱石坪下方这个潭的名字叫“仙人潭”。

滞留藏经洞

苏州五峰山道院道士(平江连云寺道士的法术)(3)

二徒弟拿着一把铁镖,来到庙宇后面,对着山壁的石块轻轻地划了一下,石块慢慢列开,露出一个洞,洞高约一米,往里看,没有丝毫的光,什么也看不见,这怎么走呢?他想到了梦中白发老人的话,于是把铁镖举过头顶,弯着身子,果然看得见了,那铁镖发出亮亮的蓝色的光,把洞里照得很亮很美,这洞子两边似乎是山水画,越走前面的画越美,走着走着,忽然有冷风吹来,旁边的一幅画飘了一下,他顺手抓住画的一角,画后的一幕令他兴奋不已,原来是一排排经书整整齐齐地安放在这里,他一眼瞟见了师傅指定的经书,欣喜地把它揣入怀中。正要离开,忽想,“到此地一趟不容易,何不再挑几本,反正也不差这点时间”。于是停下了脚步,目光在经书架上移动。突然间铁镖的光没有了,眼前一片黑暗。糟糕,是铁镖的位置降低了!他忘记了神的嘱托:“庙后石壁是洞门,持镖轻划门自开,须得举镖过头顶,照你九江一来回,利益切忽有贪念,怀揣目标莫分心”。现在无论他把那镖举得多高,再也不见那蓝色的光亮了。他明白,自己违背了神的嘱咐,不管他现在怎么做,再也无法完成这次任务了,当下是怎么回去的问题。他紧靠着洞壁往回摸,脚不停地移动,走啊走,感觉好远好远,总见不到一丝光,空气闷得厉害。走着走着,成下坡路了,坡且越来越陡,来时明明是平坦的啊,怎么会突然变得陡峭?莫非要惩罚我,真让我走向地狱?他越走越怕,是走错了吗?到底还有多远?想着想着,更加的害怕了,他不得不停下来,大喊三声:师傅,我错了;师傅,我错了,请接我回庙;师傅,我错了,愿意跟您再学!洞里传来师傅冷道士沉沉的声音,修德比学法难而重要啊,愿意再学德三年你就能走出来,不然,苦海无边。“愿意,愿意”。他连连回答,然后站着不动,闭目静思,反省着自己的错误,决定静心继续跟师傅再学三年。一会儿他睁开眼睛,发现太阳已经升起来了,自己已经出来了,站在庙后的阶沿上。后来人们称这个洞叫“藏经洞”,至今也无人到洞里去看个究竟。

登仙岭上一回头

苏州五峰山道院道士(平江连云寺道士的法术)(4)

第三个徒弟背着一篓子神纸,来到连云寺下首的交叉路口,借着淡淡的月光,看看前面的山坡,漆黑漆黑的,要从这里开始修一条路到达浏阳达浒,心里暗自咕咚咕咚的,路程遥远还不说,这陡峭的山坡就真够爬的了,要经过石屋,翻越浏阳坳,蒙基坳,很艰难啊。想想梦里那位长者指点的还真有道理,要翻越这座山,只有这个坡还较为平缓一点儿,经过石屋到浏阳的距离也稍近,就这样定了吧,开始往山上行进。他一边目测着前面的山势,在心里设计着行走的路线,一边从篓子里取出神纸,每走一步就俯身放上一片神纸。山坡比较陡峭,只能弯弯曲曲地上,他依着山势,快速地走,快速地放纸,感觉自己无比的轻松,就象在平地一样,走得很快很快,越来越快,一点也不费劲。可是篓里的纸却不见减少,总是满满的,他不停地取出,一片一片放在脚下。快要上石屋埂了,篓里的纸还是那么多,他想看看放在地上的纸在不?走过的地方是否真的成路了?一回头,好惊喜,每一片纸都成了一个石块,身后一条铺着石级的小路弯弯曲曲的,好漂亮。他继续前行,继续取纸放纸,渐渐地发现篓里的纸在减少,一会儿就取完了,篓子空了,回头看看走过的地方,依然是草木丛生,所放的纸依然是纸。这才想起了梦中长者语重心长的话:“一步一片纸,快步不回头。”后悔莫及啊!真不该回头的!可是事已至此,无法继续,只能回到师傅身边去。他忽然感觉疲倦不堪,拖着沉重的脚步沿着刚才的路返回连云寺。到寺庙里,公鸡打鸣了,师傅慢悠悠地说,鸡才鸣第二遍,徒儿这么快就回来了啊!师傅,请您继续收留教诲,本人信念有差,不能脱师!师傅仍然慢慢地道,好吧,求则当信,信当不疑,信念坚定,方可成功。后来人们把沿这条路而上的这座山叫豋仙岭。

我外婆家在浏阳达浒,小时每年都要多次经过这里,只有这段石阶路真好,不用担心茅草的露水弄湿衣服。过完石阶小路便是茅草丛生的了,只有一点路的痕迹,我们用长把刀一面撩开茅草,一面前走。心里总是埋怨那个徒弟为什么要回头,不听神的嘱咐。如果哪位神能助我去修,我定当按神的指点,决不违背!想着想着,不由得怀念起连云寺,怀念寺里的冷道士,他这道题命得特好,符合我们两县人民的心愿,于是我又憎恨东海龙王,是他的儿子毁了连云寺。

冷道士决战孽龙王

苏州五峰山道院道士(平江连云寺道士的法术)(5)

那时的连云寺是一道美丽的景观,是东海龙王的私生子,人称之为孽龙给毁掉的。孽龙来到平江,见其山青水秀,景色秀美,气候宜人,就赖着不走了,刚到时表现还好,干旱时人们去求他,他还是给降雨,缓解旱情。人们也就给他在连云山建了一个庙供他安居,称为龙王庙。慢慢地,孽龙便起了贪心,人们去求雨需要抬去猪羊供他享受,才肯降雨。旱情严重时人们不得不克服重重困难,抬着猪羊到山上去求他。这还不算,他还计划把平江汨罗变成第二个东海,以供他更好地玩乐。冷道士得知后就去劝阻,孽龙根本不听,一意孤行。那年五月初五的早晨,冷道士见连云山乌云密布,其范围特点比以往不同,乌云直接罩满山顶,山上一片昏暗。他感觉不妙,于是立即奔山上而去。见孽龙正开始弄云降雨,冷道士叫他停止,孽龙不仅不停,反而加速了舞云动作。顷刻,暴雨倾盆而下,只见山沟里的水迅速漫涨,带着两傍的树木石头滚滚而下,连云寺以及一带的房屋瞬间淹没。冷一拳打过去,孽龙一个列趄,脚下的山林滑落一大片,露出光光的石头(后来人们称那里为滑石岗,在沱龙峡的右上方)。冷紧接着一掌,孽龙一飘,落在对岸的山嘴上,他脚还没有落地,又被住在对岸山上的灵官大神狠狠地踢了一脚,孽龙哪里稳得住,只见他一个仰翻,倒另一边的山坳上,形似受伤的斑鸠(平江话叫斑猪)(后来人们把那个山坳叫斑鸠坳,以嘲讽孽龙与人为敌时那失败的惨状)。孽龙见势不妙,立即往长寿方向逃窜,结果在长寿与金坪交界处被观音及众神捉拿住,把他关在仙姑岩下面的水井里,移山将水井盖牢,只留一丝缝隙让他对天思过,这就是仙姑岩有名的景点——一线天。为防止孽龙再次出来作恶,观音叫来一位仙童站在对面日夜看守,这就成了仙姑岩的另一个景点——童子峰。

雨停了,洪水控制了,大平江安然无恙,可连云寺没了。冷道士那已经脱师了的大徒弟想快快恢复连云寺,立即寻找庙宇的东西,结果在爽口与加义的中间地塅发现了连云寺的钟,正要起钟运回时,他听到师傅的声音:“别搬了,就献给这个地方吧,让他保护这方土地的平安”。徒弟做了个祝福的动作,把钟献给了这里,后来人们以“献钟”命名了这个地方。大徒弟继续寻找,在献钟对岸的一个小山头上,发现了庙里的䥽,大徒弟同样没有拿走,照样做上祝福与安放的动作,让它见证这里的富裕和发展,人们也就称这个小山头为“䥽头”(也用同音泊头),后来也泛指这整个村子。在献钟上方约二公里的地方找到了庙里的那面鼓,同样安放在那里,人们也就叫那里为“落鼓”。

苏州五峰山道院道士(平江连云寺道士的法术)(6)

又传说冷道士为防止孽龙再次祸害人类,偷偷地把孽龙转移出来,把它剁成九截,命两个徒弟用三味真火,把它蒸上七七四十九天,彻底将它溶化,并嘱咐他们不到时间不能打开蒸笼。两个徒弟按师傅的分咐,把孽龙的尸体放入蒸笼用三味真火蒸了起来。蒸到四十六天的时候,两个徒弟心想,蒸了这么久早该溶化了。于是掀开蒸笼一看,不料那九截尸体已变成了九条龙的形状,眼睛都快睁开了,马上就要变成真龙了。冷道士闻之赶紧施法,往蒸笼里三吐口水,又三念道经,那九截雏龙身体一紧缩,变成了九条沱龙。“它们再也无力回天了,也不会再祸害人类的了”,冷道士说完就随即把它们放入这山峡中的小溪里。九条沱龙随水而下,游到了一个水面较宽的地方就也也游不出去了。原来冷道士早已在此设了一个栏棚,人们称这个地方叫“拦棚下”。后来人们筑了坝,修了水库,就是现在的徐家洞水库。九条沱龙还不甘心,一心想到大海里云游,用了无数年的时间逃脱了栏棚,但又被峡谷里九块巨石挡住了出路,九条沱龙没有什么本领,它们只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峡谷里打洞,于是就形成了今天峡谷中的九个洞,后来,人们又叫这段峡谷为九龙洞,也就是现在的沱龙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