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跟踪其实是件苦差事各种迹象一致表明,计兆祥就是侦查人员要找的那个潜伏特务,但是侦查人员却不知道这个潜伏特务到底潜伏在哪里既然直接找找不到,侦查人员只好在计采楠身上下工夫,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铁拳3最后一个人物介绍?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铁拳3最后一个人物介绍(共和国铁拳内卫3)

铁拳3最后一个人物介绍

9跟踪其实是件苦差事

各种迹象一致表明,计兆祥就是侦查人员要找的那个潜伏特务,但是侦查人员却不知道这个潜伏特务到底潜伏在哪里。既然直接找找不到,侦查人员只好在计采楠身上下工夫。

怎么从计采楠身上找出突破口呢?直接向她挑明厉害,令她交待问题,这一招容易打草惊蛇,危险太大。

无奈之下,侦查人员只好选择了一招侦查人员十分不愿使用,而又经常被迫使用的招式——跟踪。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跟踪桥段,跟踪方与被跟踪方相互斗智斗勇,非常惊险刺激。但是只有干过跟踪的人才知道,跟踪实际上是一个十分苦闷而又不好干的工作。

那时候,跟踪没有任何好的设备,只能用肉眼盯。跟踪时,侦查员既不能被目标发现,又不能把目标跟丢了。遇上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为了跟踪需要,跟踪者常常要在外面守候好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

当时负责跟踪计采楠的侦查员有三位,他们轮流跟踪。三个侦查员还有三个不同的跟踪方式,一个蹬三轮,一个骑自行车,一个徒步。

跟踪的时间是从早晨天一亮,到晚上12点以后。尽管要跟踪到这么晚,跟踪工作完成之后,每天还要回去把跟踪的情况向领导汇报。

和跟踪时的辛苦相比,令侦查员更为害怕的是暴露。在跟踪计采楠的时候,就曾经出现过侦查员暴露的情况。

一天,有一个乡下衣着模样的老头从计采楠家出来,坐三轮车走了。一个新参加工作的侦查员,骑着自行车就跟踪了上去。

在跟踪的过程中,这个侦查员不小心把手枪把柄上的红樱露在了外面,正好被那个老头看见了。于是,这个老头就趴在三轮车上,不停地看着这个侦查员。

杨奇清副部长知道这个情况后非常不满,对侦查人员说:“你们做隐蔽工作暴露了,就等于在战场上伤亡了。再不把这个侦查员撤下来,不仅对现在的工作不利,而且会对今后的工作造成极大的损害,这样下去这个仗还能打胜吗?”

就这样,根据杨奇清的指示,第二天这个侦查员就被灰溜溜地调回了机关。这件事虽然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是对负责跟踪的人员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影响。

跟踪工作很苦,但是侦查人员依然尽心尽力地去做好这项工作,支撑他们的是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

这些侦查人员的责任感到底有多强呢?据当时一位叫李春吉的侦查员事后回忆,当时负责侦查的一名侦查员,在监视过程中因为太过疲惫,就睡了一小会儿。在晚上回去汇报的时候,这名侦查员就如实地向上级汇报了自己在几点几分至几点几分睡着了。因为监视的时候睡觉,这位侦查员还受到了批评。

侦查过程中,侦查员不小心睡着了,很多时候上级是不会知道的,如果这个侦查员不提,也就不会受到批评。但是他却主动向上级交待了,就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心。

在对计采楠进行辛苦跟踪的过程中,只有一样让侦查员心里感到有些庆幸,那就是计采楠的衣着。

计采楠平时喜欢穿着一件翻毛大衣,戴着皮帽子。在建国之初,计采楠的这个着装显得非常时髦。时髦的好处就是方便跟踪,即使远远地跟踪,也不会轻易把计采楠跟丢。

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侦查人员发现计采楠有个爱好,那就是她经常到北海去滑冰。在一次滑冰的时候,侦查人员发现一个男子和计采楠交谈了一会儿。

虽然两个人交流的时间很短,但是从两个人的形态来看,两个人关系很密切。这个男人到底是什么人?他和计采楠谈了什么?他们是不是企图借滑冰的机会交流情报?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这个男子离开的时候,立即有一名侦查员跟了上去。但是跟踪到南池子附近时,这个男子却突然不见了。这次跟踪无果而终。

10. 新出现的计旭又是谁

在侦查人员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计采楠身上的时候,打入北京新侨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的冯铁雄,又掌握了一些新情况。

当时,北京新侨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名单身员工,名叫孟广鑫,这个人也是辅仁大学毕业,是计采楠的同学。平时两个人关系非常亲密,计采楠有事时就好找孟广鑫帮忙。

经过进一步查证发现,这个孟广鑫是温州人,属于典型的纨绔子弟。他在南方的家中已有妻室,但在北京依然喜欢拈花惹草。

而计采楠在离开李超山之后,也非常寂寞。就这样,两个都不太安分的人走到了一起,这个孟广鑫还经常到计采楠家过夜。

一天,计采楠又收到了台湾保密局通过香港寄来的汇款。可能是意识到自己频繁去天津容易被怀疑,也可能计采楠此刻已经发现自己的处境不妙。

这一次,自己不能再去冒险了,要找一个人代替自己去天津取钱。找谁呢?计采楠几乎都没有考虑,就挑选了孟广鑫。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取境外汇款这种事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些境外间谍活动,一旦卷入进去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年轻的孟广鑫并不是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风险。

但是这个尝到计采楠风情的纨绔子弟,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性。在计采楠的唆使下,孟广鑫立即向公司请假,只身前往天津。

一得到孟广鑫前去天津的消息后,曹纯之立即也踏上奔赴天津的列车。一到天津后,曹纯之立即请天津市局配合,在孟广鑫即将前去的那家黑龙江路中国银行内外做了周密的布置。

布置的时候,速度是非常快速的,因为曹纯之担心孟广鑫随时都可能会赶到银行。但是布置完以后,曹纯之才发现,这个纨绔出身的孟广鑫做事节奏真是慢得令人恼火。

按照曹纯之的估计,孟广鑫应该早就到了,但是过了预计时间两个多小时了,侦查人员还是没有发现孟广鑫的身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守候得万分焦急的侦查人员曾经一度怀疑,这个孟广鑫是不是提前知道了什么消息不敢来取款了?

就在这时,从北京一路跟踪过来的那名叫沈继宗的侦查员出现了,他进入银行后,向伪装成为工作人员的侦查员偷偷一指身前的一个人。侦查员立即明白,沈继宗所指的这个人就是孟广鑫。

这个孟广鑫虽然有点纨绔之风,但是办起事来还真像那么回事。为了躲避侦查,他戴着一个大口罩,非常谨慎小心地走到取汇款窗口。

人在谨慎小心时,难免会不由自主地把说话的声音放得很低,孟广鑫这次也不例外。戴着口罩本来就容易口齿不清,说话声音又这么小,柜台里面的“工作人员”不乐意了,很不耐烦地说:“你说什么我听不见,请你把口罩摘下来!”

为了尽快取款走人,避免节外生枝,无奈之下,孟广鑫只好摘下了那副大口罩,露出了完整的脸。

柜台内的“工作人员”立即寻找机会,把他的容貌给拍摄了下来。

在孟广鑫取完汇款迈步走出银行时,站在对面二楼的侦查人员再次拿起相机,给孟广鑫拍摄了一张全身照。

其实,这个孟广鑫是北京新侨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职员,并不属于隐蔽起来的那一类特务。要取得这一类人的照片很容易,侦查人员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给他拍照,主要目的是为了取证,而不是破案。

给他拍照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破案,那么曹纯之带着侦查员跑到银行监视孟广鑫岂不是有点过于劳师动众了?

其实不是。这次天津之行,侦查人员除了给孟广鑫拍照外,他们还给那张汇款单拍了照。在这张汇款单上,侦查人员发现了一个新的名字——计旭。

曹纯之忍不住在思考,这个汇款单上的计旭是什么人?难道就是那个万能潜伏电台的台长计兆祥吗?

这个计旭如果就是计兆祥,那么一切就如侦查员预料的那样,案子侦破只要继续按照原来的思路进行就行了。但是如果这个计旭是另外一个人,那么下一步的侦查思路就需要做一些调整。

11首次近距离接触当事人

很明显,“计旭”这个名字的出现,把侦查人员刚刚理清了一些脉络的案情,再一次给搅浑了。

时间很紧迫,侦查工作不能老是这样跟踪、打外围,必须要深入进去,甚至直接和这些可疑分子对话,来加速破案。

怎么深入进行下去呢?在没有确切把握的情况下,曹纯之还不敢轻易对计采楠动手,因为计采楠和计兆祥关系太密切了,一旦抓捕计采楠,计兆祥一定会很快就知道。

这样一来,在侦查人员还没有来得及从计采楠口中审出计兆祥藏身之处时,计兆祥可能就已经提前溜了。

但是这个孟广鑫不同,他只能算是计采楠的相好,和计采楠并非天天在一起。而且孟广鑫本是纨绔出身,审讯这种类型的人非常简单。

侦查人员可以突击抓捕,突击审讯,在计采楠、计兆祥还没有得知孟广鑫被捕的时候,侦查人员就已经“拿下”了孟广鑫。

如果从孟广鑫口中得到潜伏电台的具体位置,就可以直接破案;如果没有得到具体消息,就想办法让孟广鑫戴罪立功,继续和计采楠虚与委蛇,配合侦查人员办案。

经过反复考虑,曹纯之感到自己的这个逮捕孟广鑫的思路确实可行,也没有多大风险。但是曹纯之不能下这个决定,对于抓捕行为,他必须请示上级。

听了曹纯之的汇报后,杨奇清否决了曹纯之的这个思路,他说:“你提到撇开外围,直接面对敌人,这个思路是好的。但是你有没有想到,这个孟广鑫其实也属于‘外围’,他只是一个被计采楠拉拢、为计采楠办点小事的人。按照保密局做事的一贯风格,这种‘外围’是不会知道太多内幕的。虽然你提出的‘突击抓捕、突击审讯’确实可以把风险降低,但是风险还是存在的。冒着一定的风险,去抓捕一个可能不知内情的人,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们还不能那么做。”

听了杨奇清副部长的话,曹纯之也感到此刻似乎还不太适合去抓捕孟广鑫。但是案件侦破老是裹足不前,必须要想出一个能够快速推进的办法才行。

既然杨奇清副部长也认同“直接接触”这个思路,曹纯之感觉还是应该沿着这个思路继续进行下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曹纯之命令侦查员再次进入计采楠所在的大院,仔细寻找线索,寻找机会和计采楠正面交锋。

但是曹纯之提到的这个“正面交锋”,并不是直接去调查计采楠,而是创造出一个不经意间见面的机会,并顺其自然地和计采楠谈话。

创造这种机会,颇有点类似少男制造机会追心仪女子的架势,让这些一贯严肃的侦查员有些无奈。

但是就在侦查员不知道如何去创造这种不经意见面谈话的机会时,一个常规谈话却意外地把这个机会送到了侦查人员面前。

1月12日,侦查人员按照曹纯之的指示,再一次以治安小组的名义走进了计采楠所在的大院。按照常规习惯,谈话首先从这家的户主沈德乾开始。

就在侦查员和沈德乾交谈时,沈德乾的妻子,也就是计采楠的姐姐计致玫,突然告诉侦查人员:“告诉你们个情况,我一直觉得隔壁邻居那家人很可疑。”

侦查人员立即附和道:“是的,我们也觉得这家人很可疑,你以后要替政府多注意一下这家人的动向啊!”

发现自己的意见引起了“派出所人员”的重视,计致玫显得有些兴奋,她高兴地回道:“你们放心好了,我今后会常去他家看看的。”

侦查人员立即说:“不如现在你就带着我们去这家人那里看看吧?”

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听到侦查人员的要求后,计致玫犹豫了一下,然后她说:“我嘛,就不去了。要不让采楠带你们去吧?采楠没事经常去他家的,和那家人更熟一些。”

侦查人员顿时兴奋起来,这不就是曹纯之要求的“不经意间见面、谈话”吗?

就这样,计采楠被她的姐姐计致玫叫了过来。侦查人员和计采楠一起,向计致玫说的那个邻居家走去。

侦查人员此刻对这个邻居并没有多大兴趣,他们的兴趣是眼前的这个计采楠。所以一路上,侦查人员抓住机会和计采楠谈了一会儿。

虽然此次和计采楠见面的时间很短,也没有了解到太多有价值的线索,但是这也算是侦查人员第一次和计采楠的近距离直接接触。

12这个计旭就是计兆祥

在安排人员直接接触计采楠的时候,曹纯之又把调查的对象锁定了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和计采楠有过一段暧昧关系的李超山。

曹纯之为什么会选择李超山作为突破口呢?这是因为李超山既是计采楠前外国姘头的朋友,又是新侨公司的大股东。

在计采楠的眼里,李超山无论是个人素质还是身份地位,都是孟广鑫远远不能比的。也许计采楠会把更重要的特务工作交给李超山代劳吧,因此李超山可能会知道一些更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当时的李超山算是北京城内著名的企业家了,要和这种人打交道自然需要一定的身份。选择什么身份呢?和企业家打交道,最好是以企业家的身份,以谈生意为借口。于是,曹纯之决定以企业家的身份和李超山见面。

不久之后,曹纯之化身为某大公司董事长曹国强的身份,经过新侨公司“交际秘书”冯铁雄引荐,来到了李超山的家。

最初的会谈自然是围绕商业合作展开,就在曹纯之利用提前学习的一点商业知识和李超山“洽谈”时,李超山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李超山对眼前化身为董事长的曹纯之,并没有太多的怀疑,他就当着曹纯之的面儿拿起了电话。

曹纯之对李超山的电话非常在意,凝神细听,他充满惊喜地发现,这个电话居然是计采楠打来的。电话的内容大意是,计采楠让李超山给自己的弟弟打电话,让他在某时某刻到北海漪澜堂。

挂断计采楠的电话后,李超山又拿起电话,拨了另一个电话,坐在李超山身边的曹纯之在李超山拨号的时候,偷偷记下了这个电话号码。

电话拨通后,李超山开头即称呼对方为“计旭”,接着又交代了计采楠让他转告的事情,并嘱咐他按时到场。

得到这个电话号码后,曹纯之非常兴奋,他找到一个借口就赶紧离开了李超山家,并匆匆地回到了公安局。

一回到办公室,曹纯之就把电话号码交给了监听人员,让监听人员监听和这部电话有来往的任何人,记录所有有价值的通话内容。

不久,电话监听人员告诉了和这个电话联系的一些人员名单,也知道了计采楠、计旭在北海漪澜堂见面的准确时间。

约定的时间快要到了,漪澜堂内突然出现了很多新面孔,就连服务员、保洁员都似乎是新来的,这些生面孔当然都是侦查人员装扮的。

很快,两辆小轿车开到了漪澜堂门前,几个熟悉的身影进入了漪澜堂,他们是计采楠、孟广鑫、李超山,此外还有三四个其他人。

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侦查人员认出了其中的一个年轻男子就是计旭。通过跟踪,侦查人员知道这个计旭就住在南池子附近。

这个计旭是不是计兆祥呢?这个问题似乎不是很好回答,因为侦查人员只是听说过计兆祥,却没有真正认识过计兆祥。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曹纯之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对大家说:“我们不是逮捕过很多国民党潜伏特务吗?而且还有两个曾经和计兆祥一起在北平绥靖总队一大队干过,他们应该认识计兆祥。”

第二天早晨,曹纯之带着几名侦查员把那两名认识计兆祥的潜伏特务带到了南池子去菜市场的必经之路上。

不久,计兆祥真的骑着自行车出现了。两名潜伏特务告诉曹纯之,那个骑自行车的人就是计兆祥。计旭就是计兆祥,曹纯之放心了!

计兆祥案不同于一般的犯罪案件,要破案还要找到他的电台。所以虽然计兆祥已经找到了,但是计兆祥把电台放到哪里,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找到计兆祥偷偷发报的“贼巢”。

13.两路人马锁定计兆祥

在曹纯之等人一步步逼近计兆祥“贼巢”的时候,负责这个案子侦破工作的另一路人马——测向车,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1950年1月24日,4辆侦查车交叉测向前进,当他们经过南池子普度寺东巷时,发报声变得异常强烈。测向车上的侦查员立即兴奋起来,潜伏电台一定就在这儿附近。

到了第二天,测向车已经可以把测向交点确定在南池子磁器库南岔。

磁器库南岔位于天安门东南方向,这里虽然范围不大,但是要一下子确定电台在哪个院子,也并不是很容易。没办法,测向车只好在这一带继续检测。

没过多久,当测向车开到磁器库南岔7号院门的时候,侦查人员再一次感到了发报声的强烈。据当时的侦查员事后回忆:“强烈的电波声几乎使人分辨不出来长短音信号。”

在国内侦查人员紧锣密鼓地侦破潜伏电台案的时候,毛泽东等人的苏联之行也快结束了。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参加了斯大林70大寿祝寿大会;1950年1月20日,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至此,毛泽东已经圆满完成了此次苏联之行,打算择日回国了。

得知毛泽东即将回国,万能潜伏电台和台湾保密局的联系更加频繁了。很明显,万能潜伏电台在不断地给台湾方面提供情报,目的是指挥台湾特务在毛泽东回来的路上实施暗杀。

令潜伏特务没有想到的是,电台如此频繁地发报,也给我侦查人员寻找潜伏电台提供了便利。通过几次反复的检测,侦查人员已经十分确定万能潜伏电台就在磁器库南岔7号院。

但是电台在7号院的哪一个院子、哪户人家呢?侦查员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拉闸。在电台正在发报时,侦查人员一拉闸,发报声就会停止。通过这种方法,负责测向车的侦查人员确定了潜伏电台所在的院子。

到当地派出所去调查,侦查人员了解到,这户人家的主人是计旭。到了这个时候,整个案子都已经没有了悬念,无论是负责跟踪计采楠等人的曹纯之这路人马,还是利用测向车检测电波的这路人马,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调查目标对准了计旭。

当然,这个计旭就是计兆祥,此外他还有两个身份,他是计采楠已死的弟弟,他是万能潜伏电台的台长。

潜伏电台已经找到了,是不是立即抓捕呢?负责这个案子的指挥层,却传来了新的指示,暂时不抓,再等等。

潜伏电台不断向台湾提供情报,意图谋害毛主席,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潜伏电台,为何不立即行动,端掉这个犯罪团伙呢?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现在虽然已经发现计兆祥、计采楠等人是潜伏特务,但是除了已知的这些人之外,还有没有同案的其他特务呢,侦查人员谁也不能确定。

既然电台已经被发现了,就如同猫发现了老鼠并不急于吃掉一样,侦查人员可以继续严密监视这个电台,继续扩大战果,尽量不让任何一个潜伏特务漏网。

当然,这种监视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形势的变化,抓捕这个犯罪团伙已经变得势在必行了。

当时的形势是一方面毛泽东回国的日期已经确定,另一方面潜伏电台因为不断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台长计兆祥已经被提拔为少校台长。刚刚升官的计兆祥表现得更加积极,他不断地向台湾提供情报,企图在毛泽东返回北京的路上,策划更大的阴谋。

这让侦查人员意识到,如果让计兆祥继续存在下去,无疑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这样一来,计兆祥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配合毛泽东回国的安全保卫工作,也是为了从政治上打击国民党特务的嚣张气焰,经过中央首长批准,在毛泽东一行回国的前一周,逮捕计兆祥及同案犯罪成员。

毫无疑问,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收网的时候到了。

14毛人凤与布莱德的阴谋

但是在收网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摆到了侦查人员面前。是什么事比逮捕计兆祥还急呢?

原来,在对潜伏电台和台湾保密局之间来往电文进行检测时,侦查人员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当时东北有一个“技术纵队”,准备在毛泽东返程时,阴谋暗杀毛泽东一行。为此,台湾方面派张大平、于冠群两名特务,去东北指导这个纵队,实施暗杀活动。

毛泽东即将从苏联返回中国,而东北正是毛泽东的必经之地,台湾方面在这个时候突然派出两名特务前去东北,如果放任其胡作非为,后果不堪设想。

获得这个情报后,我方侦查人员决定将计就计,先抓捕这两名特务,再顺势把那个所谓的“技术纵队”铲平。

1950年2月的一个深夜,一架没有任何国籍标志的飞机,越过鸭绿江,快速地飞向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不远的一个小山上空。

接着,两个人凭借着降落伞缓缓向下降落。不用问,这两个人就是台湾保密局电报中提到的那两个特务。

在城市中遇到特务,侦查人员一般会小心翼翼,唯恐打草惊蛇。但是在深山野外,尤其是深夜,侦查人员就会采用快速出击的方式对付特务。因为黑灯瞎火的,一不小心让特务溜进了深山,再找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所以两名特务一落地,降落伞还没有来得及收起,就被早已等候在下面的侦查人员当场逮捕了。

抓捕迅速,审讯也很迅速。可能是因为没有想到一落地就会被抓捕,当审讯人员突击审讯两个特务的时候,两个特务的脸上还露着惊魂初定的表情。审讯人员还没有怎么动用审讯手段,两个被毛人凤寄予厚望的特务就交待了他们所知道的一切。

据张大平、于冠群二人交待,他们是毛人凤和布莱德派到大陆来的,此行的任务是第二天上午8时到哈尔滨松花江饭店和东北技术纵队的马奈司令见面。见面之后,二人作为特派员代表国民党保密局给马奈等人颁发委任状,并督促他们尽快执行炸毁毛泽东专列的计划。

毛人凤是国民党保密局负责人,但那个布莱德又是谁呢?他有什么资格和毛人凤一起派特务潜入大陆呢?

原来这个布莱德是美军派到台湾的上校顾问。自从毛人凤从计兆祥那里收到毛泽东即将秘密出访苏联的消息后,布莱德就和毛人凤经常在一起商议,如何在毛泽东出访的路上,寻找机会暗杀毛泽东。

布莱德对毛人凤说:“毛泽东出访苏联,一定会和苏联达成一些协议。这不仅对台湾不利,对我们美国也不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毛泽东的这次出访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暗杀他的机会。”

毛人凤也高兴地说:“是的,如果能除掉毛泽东,那就如同第二个‘皇姑屯事件’!”

为此,二人经过紧张筹划,设计了三种方式对毛泽东实施暗杀:一是在天津破坏铁路,实施爆炸;二是破坏长春一段铁路桥;三是在哈尔滨火车站埋下炸弹,伺机炸毁毛泽东的专列。

毛人凤、布莱德制定的这三个暗杀计划,步步都直指毛泽东。不过幸运的是,他们的这三个计划都先后被我公安、警卫人员给一一排除了。

在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之后,毛人凤、布莱德依然没有放弃暗杀计划,特别是听说毛泽东在访苏期间,中苏两国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时候,二人更是万分恼怒,“一定要在毛泽东返回的路上,炸毁毛泽东的专列。”

这一次,二人决定动用潜伏在东北的技术纵队、因为二人认为由一个技术纵队来实施暗杀行动,应该会比几个特务有效得多。

为了了解东北技术纵队的情况,为了鼓舞东北技术纵队的信心,也是为了督促和指导这个技术纵队成功实施暗杀行动,毛人凤、布莱德这才挑选了张大平、于冠群两个经验丰富的特务潜入东北。

15. 170多名潜伏特务落网

时间非常紧急,审讯结束之后,由北京来的侦查人员成润之、沈继宗二人顾不上休息,又开始执行一个新的计划。这一次,成润之、沈继宗要假扮成张大平和于冠群,住进哈尔滨松花江饭店,准备和那个马奈司令周旋。

约定的时间到了,东北技术纵队的司令马奈带着两名副官走进了松花江饭店。看看四周无人,马奈的副官开始敲起了成润之二人所住房间的门。

成润之问道:“谁?”

马奈小声回答道:“我,205。”

和特务交待的约定信号相符,成润之立即打开了房间的门。

经过一阵寒暄之后,双方谈论起了本次见面最为核心的议题,那就是如何在毛泽东返回北京的路上,伺机轰炸毛泽东的专列。

首先是成润之开口:“我和张大平(侦查员沈继宗饰)此次是作为毛局长特派员身份来这里的。临行前毛局长交代过了,这次轰炸毛泽东的专列意义重大,他希望我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完成这个任务。为了鼓舞人心,我现在代替毛局长宣布:‘所有行动人员,除了有重赏之外,每人还可以官升三级。’任务结束之后,我就给你们颁发委任状。”

得到“保密局特派员”的这个许诺后,马奈司令高兴起来了,他兴奋地说:“我们已经得到消息,毛泽东的专列于明晚到达哈尔滨。为了保证轰炸计划万无一失,我们技术纵队决定选择三个地方实施行动,目前选定的这三个地方就是满洲里、哈尔滨和长春。”

说到这里,马奈看了一眼眼前的两名“特派员”。两名“特派员”点点头,鼓励马奈司令继续说下去。

“和正规军作战一样,我们此次行动计划兵分三路:一路是正面进攻,这是主力对决;一路是迂回背后,防止他们撤退;一路是机动部队,随时准备伏击中共援军。”马奈继续说道,“等事成之后,肯定会有大军过来追剿我们,而我们则逃到长白山区和他们打游击,等着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我们就在长白山区迎接国军的到来。”

暗杀行动讲究的是隐蔽和快速行动,一旦大张旗鼓地去搞,行动很容易暴露。所以听到马奈生搬硬套正规军作战,搞出了个三路出兵计划,成润之二人忍不住心里暗暗感到好笑。但是现在还不是笑的时候,要抓紧时间搞清楚这个信誓旦旦的马司令手中到底有多少实力。

成润之问道:“嗯,你这个计划很不错。但是你们有‘响货’吗?”

马奈神秘地一笑,然后说:“不瞒你们两位‘特派员’兄弟,我老早就从香港搞到一批黄色炸药了。明天在毛泽东专列快到预定目的地时,我让人提前把炸药埋好,我们的计划很快就可以成功!”

沈继宗突然问道:“你们这次计划有多少人参加?人手够吗?”

突然听到“特派员”问这个问题,马奈司令有一些警觉,他笑了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沈继宗这个问题。

会谈一下子进入了短暂的僵局,成润之赶紧解围道:“我们兄弟两个此次来是要给你和你手下的兄弟颁发委任状的,你不说有多少人,我们怎么给你们发委任状呢?”

马奈犹豫了一下,还是从怀中掏出了一份材料,对成润之说:“我们有成员170人,这是我们东北技术纵队成员联络的副本。”

成润之接过了马奈递过来的材料,随手装进了自己的口袋。接着,他站起来,大声说:“现在我正式代表毛局长,委任马奈为‘国民党东三省救国军总司令’!”

马奈喜出望外地接过委任状一看,这份委任状居然是公安部门给他的逮捕令。就在这时,房间里突然涌进来几名公安人员,把马奈和他的两名副官当场逮捕了。

接着,成润之请满洲里、哈尔滨、长春三地公安人员配合,按照马奈交出的东北技术纵队成员联络副本,成功地把东北技术纵队170名特务全部抓获。

16.万能潜伏电台案犯落网

东北特务全部落网的电报传到北京后,坐镇北京负责“万能潜伏电台”案的负责人决定,现在可以正式抓捕计兆祥一伙了。

侦破“万能潜伏电台”一案之初,整个侦破工作是由公安部杨奇清副部长负责的。随着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时任中央社会部部长的李克农,也参加到了这个案子的侦破工作中来。

李克农从1928年就开始在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下在隐蔽战线工作,他还曾一度打入国民党特务的首脑机关,当上了小组长。在整个抗日和解放战争中,李克农一直奋战在隐蔽战线,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屡立奇功,他也因此被人称为中共的“特工之王”。

现在能和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一起办案,负责“万能潜伏电台”的侦查人员感到非常兴奋。

1950年2月的一天,在朝阳区一个普通小院里,李克农和一直跟进“万能潜伏电台”案的曹纯之见了面。

在听完曹纯之对整个案子的叙述之后,李克农告诉曹纯之,按照毛主席规定的破案期限,现在中央已经批准可以逮捕计兆祥一伙了。

曹纯之临走前,李克农又对曹纯之说:“搜到电台后,给我来个电话,我届时会到现场去看一下。”

李克农和曹纯之的此次会面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意义却是非同寻常的,那就是李克农已经代表中央下达了逮捕计兆祥的命令。

2月26日清晨,北京市公安局正式下达了对计兆祥实施抓捕的命令。随着张烈的一声令下,侦查人员迅速出动,一部分侦查人员包围了计兆祥的住宅,一部分人冲进了计兆祥的家里。

由于侦查人员出动太早,当时计兆祥全家都还在床上睡觉。看着这么多人突然闯进来,计兆祥的妻子吴岚慌作一团,随行的女侦查员帮她穿好衣服,并给她戴上手铐。

看到这种情况,计兆祥似乎还想狡辩,他故意生气地对侦查人员说:“你们干什么?我们家又没有什么违禁物品,你们看到有什么违禁物品,都可以拿走!”

然而,计兆祥的“理直气壮”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侦查人员确实发现了违禁物品。他们在计兆祥的枕头边发现了一个密码本,又在计兆祥家的沙发里发现了一把手枪,而且子弹已经上膛。

如果是一般罪犯,在其家里发现上了子弹的手枪,基本就可以定罪了。但是计兆祥这个罪犯不同,必须要找到电台,抓捕计兆祥才能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但是整个屋子都已经搜查一遍了,侦查人员就是没有发现电台。侦查人员犯愁了,难道电台没有在计兆祥家?

应该不会。测向车已经测到电波确实是从这里发出去的;清晨时分计兆祥还没有起床,不太可能把电台转移走。

电台一定是被计兆祥藏在了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了。让计兆祥老实交待电台在哪里这一招一定不会有效果,对于一个干了多年特务的计兆祥来说,电台就是他的最大犯罪证据,交出电台就是主动交出犯罪的证据!

计兆祥指望不上,侦查员只有靠自己。一名侦查员见到房间墙壁上有一幅十分可疑的《牡丹图》。侦查人员取下《牡丹图》后,发现计兆祥家的墙壁居然还有夹层。

有夹层就一定藏有重要东西!果然,侦查人员很快在墙壁夹层的一个圆形面桶里,搜出了计兆祥的那部万能电台。

电台已经被发现,但搜查还在继续。不久,侦查人员又撬开了房间的顶棚。在这里,侦查人员发现了发报时使用的天线。

计兆祥顺利落网了,和计兆祥一起的那几个涉案人员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张烈带人去抓捕计兆祥的同时,曹纯之也指挥另一批人奔赴梁家园甲7号,将本案的其他重要嫌疑人计采楠等人抓获。

与此同时,天津市公安局也参与到了此次抓捕行动中,他们按照之前截获的电文,立即对天源义记行和忠祥棉布庄的人员进行了抓捕。

就这样,包括计兆祥、计采楠在内,参与此次“万能潜伏电台案”的12名涉案人员全部落网。

17.计兆祥是如何做特务的

计兆祥被捕后,对计兆祥的审讯工作也随之展开。得知自己的一切罪证大都已经被侦查人员掌握,计兆祥明白抗拒绝不会有任何好处。于是,他很配合地交待了自己的一切。

计兆祥1926年出生于北京,曾经化名计旭、计毅、丁文忠,他不仅曾在北京特警学校受训,而且又专门接受了一个无线电训练班的训练。

经过这两个训练班训练出来的计兆祥,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强。为了证明计兆祥的能力,我们首先要提一下国民党的一个著名特务——陈恭澍。

陈恭澍毕业于黄埔军校五期,是国民党资深特务,也是被称为的军统“四大金刚”之一。此外,陈恭澍还有一个听起来很像武侠小说中的外号叫“辣手书生”。

陈恭澍的这个外号并非浪得虚名,他曾经参与过刺杀张敬尧、吉鸿昌、汪精卫的行动。有人做过统计,陈恭澍从1932年毕业于“洪公祠”、被派到北平当站长算起,到1941年10月30日被捕时止,在这满打满算也就是9年的时间里,陈恭澍就策划了200多起暗杀事件。换言之,陈恭澍平均一个月要搞两起暗杀行动。也因为这个原因,陈恭澍又赢得了“军统第一杀手”的称号。

在这里之所以大写特写一下陈恭澍,是因为计兆祥踏进国防部绥靖总队做特务时,这支特务部队的总队长就是陈恭澍。

如果计兆祥和陈恭澍只是这种上下级关系,则还不能说明计兆祥的能力。1948年平津解放前夕,陈恭澍接到国防部命令,挑选了几十名优秀特务留在平津,执行潜伏任务,而计兆祥有幸被陈恭澍选中,而且据说计兆祥还是“他(陈恭澍)绥靖总队里挑出来最得意的一名潜伏特务”。

能够赢得“辣手书生” 陈恭澍如此高的评价,看来这个计兆祥绝非一般小特务。

后来,在北平面临解放的时候,国民党根据工作的需要,又把计兆祥划归国民党另一个大特务毛人凤领导。

计兆祥的表现确实没有令陈恭澍、毛人凤等人失望,在其他潜伏特务有的投诚、有的被擒获的时候,计兆祥和他的潜伏电台在北京依然平安无事。

计兆祥是个很厉害的特务,这一点通过陈恭澍、毛人凤的评价和他自己的行为表现被证实了。

那么如此厉害的特务是如何搜集情报的呢?尤其是在北京已经解放以后,他是如何获得情报的呢?

这才是审讯人员最为关注的话题。

据计兆祥交待,他获得情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报纸搜集情报;二是通过一些社交活动刺探情报。

这两种搜集情报的方法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很高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计兆祥不管有多厉害,但其实本质上他还是一个人,他既不会飞檐走壁,也没有任何非常先进的窃听设备。除了这两种常规的搜集情报方式外,他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令审讯人员感到好笑的是,计兆祥除了以上两个收集情报的方式之外,他还有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那就是猜。

当国民党当局不断催促他发情报,而他一时又没有情报时,为了糊弄毛人凤等人,计兆祥只好凭借猜测,发一些捕风捉影的信息给毛人凤。

听到计兆祥用这两个常规加一个猜测的方式搜集情报时,很多人也许会觉得很好笑,但是,计兆祥却通过这种方式,给台湾方面发送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据统计,从1949年2月到1950年2月这一年的时间里,计兆祥给台湾当局发电报达215次。

计兆祥发出的这200多份电报,内容涉及新生人民政权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所以这些电报也给新生的人民政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例如,某日计兆祥曾经得到北京南苑机场停有我方飞机这个情报,他赶紧通过电台把这个情报告诉给了国民党方面。

1949年5月4日,国民党派空军6架轰炸机突然袭击了南苑机场。通过这次空袭,国民党炸毁了我方飞机4架,炸死炸伤我方人员24名。

对计兆祥的审讯非常顺利,而他交待的犯罪事实和侦查人员提前掌握的信息基本吻合。毛泽东的行程安全没有太多值得顾虑了,侦查人员紧绷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

18.审讯人员的两个疑问

因为事前侦查人员已经掌握了计兆祥大量的犯罪证据,再加上计兆祥对自己的一切都供认不讳,所以计兆祥的问题很快就全部搞清楚了。

现在侦查人员还有两个疑问没有搞明白,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计兆祥的姐姐计采楠在这个案子中到底充当的是什么角色?

起初侦查人员认为,从计采楠在本案中的表现来看,她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她还有可能是一名国民党保密局特务。

然而,当审讯人员提审计采楠时,这个衣着光鲜的时髦女郎却显得很无辜,她说她只是替他弟弟取过钱,其他的事情大都不知道,就连计兆祥是国民党潜伏特务这件事她都不知道。

审讯人员不高兴了,这个计采楠分明是故意抵赖,企图逃避法律制裁。都到这个时候了,这个计采楠居然还想耍花招,真是太可气了!

但是接下来综合计兆祥及对其他人的审讯,审讯人员不得不相信,这个计采楠替计兆祥做了那么多事,她本人居然还真是个不知情的从犯。

这件事显得有点奇怪,但其实也很好理解。干特务的人一般都多疑,计兆祥也不例外。平日里,在计兆祥周围生活的人,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保密局特务。

当别人问及计兆祥政治倾向时,他常常对别人说:“国民党嘛,这个名字太臭了;共产党嘛,又不是太民主。所以我既不是国民党,又不是共产党,我目前是个‘自由民主党’人士。”

也是因为多疑,计兆祥办事很少去找朋友帮忙,尤其是北京解放后,他对朋友的信赖感更加减少。所以有自己不方便出面做的事,计兆祥常常找姐姐计采楠帮忙。

找计采楠帮忙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她不太关注计兆祥做事幕后的真实动机。只要计兆祥经常给计采楠一笔钱,这个时髦的女人有了不错的报酬,其他的事情就很少过问了。

综合分析这些原因,这个计采楠在本案中还真的不知情。至于当初计采楠的姐夫沈德乾所说的 “你们家的钱怎么来的我还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所指的是什么,因为各种档案都没有详细的记载,后人也就无从知道了。

侦查人员另一个疑问是,保密局为何要中途更改计兆祥提出的汇款地址和取款人。

这件事的经过是这样的,台湾保密局需要经常给计兆祥从境外汇款,最初汇款单上的取款人是北京新侨公司的“计爱琳”。

但出于安全考虑,计兆祥感觉用这个地址和取款人可能容易使自己暴露,他就在给台湾保密局发电报的时候,告诉他们新的收款地址和收款人,那就是天津忠祥棉布庄老板吴光宇。

计兆祥是很少信赖朋友的,这个吴光宇并不算是计兆祥的朋友,而是计兆祥妻子的表兄。计兆祥挑选吴光宇来做这件事,再一次证明了计兆祥只信任有血亲、姻亲关系的亲戚,很少信任朋友这一习惯。

既然计兆祥主动提出了天津忠祥棉布庄和吴光宇作为新地址和新收款人,这说明计兆祥对其是信任的。保密局身在台湾,不明白大陆的新形势,他们应该信任计兆祥的提议才是,但是奇怪的是,保密局却放弃了计兆祥的提议,而是告诉计兆祥去天源义记行去领取经费。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变动呢?原来,这次保密局给计兆祥的汇款数目非常巨大,大约有4000多港币和20两黄金。

如此巨大的一笔汇款突然从境外汇到国内,自然会引起大陆公安方面的注意。正当保密局方面为如何把这笔汇款送到计兆祥手里犯难的时候,一个叫雷宾玉的人引起了保密局的重视。

这个雷宾玉就是天津天源义记行原来的老板,在京津一带面临解放的时候,雷宾玉去了台湾。临走前,他把自己的天源义记行交给自己的外甥打理。

由于历史、政治因素,当时台湾和大陆民间不太容易正常交流。身在台湾的雷宾玉,想起自己的天源义记行白白留在大陆挺可惜的,就想把它卖掉。

这样一来,身在台湾的雷宾玉也可以得到一笔不少的钱。但是雷宾玉本人回不去,而且即使托人卖掉了,钱也不太容易拿到手,所以卖天源义记行的事情自然也无法进行。

保密局知道雷宾玉的这个情况后,突然发现这件事实际上保密局可以替雷宾玉完成,同时保密局也可以借此解决给计兆祥汇款的难题。

保密局的思路是这样的,让雷宾玉的侄子在天津把天源义记行卖掉,然后把卖掉的钱大约合港币4305元和黄金20两交给计兆祥。同时,在台湾那边,雷宾玉则可以从保密局领到20两黄金。

本来这计划确实很好,雷宾玉和保密局的两个难题都可以解决。但是这个计划的最大漏洞在于雷宾玉的那个外甥。知道舅舅已经去了台湾,天源义记行现在自己手里,那就等于是自己的了。如果他把天源义记行卖了,再把卖的钱给了计兆祥,那么自己岂不是什么都没有了,雷宾玉的外甥决定不卖天源义记行。

所以在保密局的这个“完美”计划中,雷宾玉外甥这个最为关键的一环出了问题,这个计划也就全部泡汤了。

雷宾玉外甥突然耍赖不想给钱,倒是人之常情,但是这么不地道在于他还撒谎糊弄人。计兆祥一问他要钱,他就告诉计兆祥,货物还没有卖出去,你再等等。

结果计兆祥连去了四趟天津,也有没有能够从雷宾玉外甥那里拿到钱。

19.一个略疑问的结尾

潜伏在北京的计兆祥一伙12人被抓捕了,潜伏在东北的170名特务也被抓捕了。但是就在毛泽东返回北京的第二天,台湾保密局却再次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电报。

这个时候怎么还会有北京发给保密局的电报呢?难道还有潜伏的电台没有被找到?当然不是,其实这次电报依然是由计兆祥的那部电台发出的,而且也是由计兆祥本人发出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计兆祥万能潜伏电台案”全部告破以后,李克农和公安部的人员都主张给屡屡制造事端的毛人凤一点警告。

于是,经上级批准,由公安部政保局调研处负责拟稿,然后再令计兆祥重新架设好这部万能电台,按照原来的发报方式,给台湾的毛人凤发出了这封电报。电报的内容如下:

毛匪人凤,尔等逃往台湾,逍遥法外,国内潜伏特务被尔欺骗利用,从事间谍破坏,危害国家、民族,吾等于昨日为人民公安局捕获。一切间谍行为一一坦白,愿接受人民法律的制裁,希尔等立即停止危害国家、人民之特务罪行,否则定蹈计旭覆辙,前车之鉴,望尔等三思。

人民罪犯计旭

对计兆祥潜伏电台给予厚望的毛人凤,收到计兆祥发过来的这封电报作何感想,沮丧、痛苦,抑或伤心,甚至尴尬,后人已经无法知道。

也许这个时候毛人凤应该明白,在国民党主力部队已经败退到台湾的情况下,他个人想凭借几个特务就想做出一番事业,那纯粹是痴心妄想。蒋介石奋斗多年,尚且不能扭转大局,何况他一个特务头子。

当然,毛人凤的这种“痴心妄想”给他自己带来的只是蒋介石的数落,而给计兆祥等人带来的却是巨大的灾难。

1950年6月2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法处审理,“万能潜伏电台案”主犯计兆祥被依法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

计采楠,这位多次给计兆祥跑腿的时髦女郎,因为不知情,被列为从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此外,牵扯到“万能潜伏电台案”的其他从犯,有的被判处有期徒刑;有的被判处罚金;还有的因为情节较轻,认罪态度好,经过教育后被立即释放。

至此,毛泽东经过89天的苏联之行已经顺利回到北京,东北技术纵队和“万能潜伏电台”一案的潜伏特务都受到了应有的制裁,该案似乎也应该圆满结案了。

但是事情的结果却并非这样。在和台湾保密局联络时,计兆祥的代号是0942,而给毛人凤发报告诉毛泽东访苏的那封电报显示的发报人代号却是0409,而且这份电报也确实是从计兆祥的那部电台发出的。

据北京市公安局高级警官、从事北京市反间谍斗争史料研究工作多年的朱振才说:

给毛人凤报告毛主席访苏的敌台电报里,显示的发报人代号是0409,我当时亲眼见过这个资料。这封电报也确实是从计兆祥的那部电台里发出来的,而计兆祥的代号却是0942。

很明显,这个0409并不是计兆祥,但是却认识计兆祥,或者说至少两个人有联系。从这个0409能够得知毛泽东访问苏联这个极度机密的信息来看,他的能量一定不小。

这个0409究竟是谁?也许计兆祥只是0409的发报人,而0409才是幕后的真正黑手?也许这个0409只是个和计兆祥差不多的潜伏特务?

但是从目前已经解禁的档案中,人们还无法知道这个0409的秘密。也许0409自始至终都没有被找到,也许因为某种原因0409的档案不能被解禁,也许0409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关于0409的秘密只能靠后人去探寻了。

也许后人永远也无法解开这个谜,但这也没有什么,因为历史本来就会产生很多谜,0409既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

【计兆祥案大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