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波出轨事件,在经历了小三卖惨、刑拘、敲诈、炫富风波之后,两败俱伤。

如今,小三面临着牢狱之灾,吴秀波的人设也彻底崩了。

连吴秀波参演的综艺和电视剧,也因此受到了波及。《情圣2》提档后又撤档,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紧急延迟播出,还有多部网播剧也前途未卜。

小三劝退师案例(小三劝退师专业解决吴秀波困局)(1)

这几年,名人出轨的新闻一个接一个,现代社会的出轨率更是高居不下。

国家民政部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离婚率12年连续上涨,2016年的离婚调查中,60%的离婚夫妇是因为“第三者介入”而导致婚姻破裂。婚外情已经成为影响当代中国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

面对婚外情,有人选择毫不留情的撕破脸皮,也有人选择维护“出轨”的婚姻。

这种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中,有人发现了商机“小三劝退师”这种新职业应运而生。

小三劝退师案例(小三劝退师专业解决吴秀波困局)(2)

现实版“分手大师”一次有备而来的邂逅

24岁的林芳菲,长相清秀,气质乖巧,独自坐在一家餐厅里。

“你桌子这儿还有人么,是否介意拼桌?”一个高大俊朗的男士突然上前询问。

“有人。”林芳菲确实在等人,不过却是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准时赴约的人。

不久前,林芳菲得知自己正在交往的“男朋友”老陈,实际上早已婚育。但陷入爱情的她,在震惊和痛苦之后,选择挑战伦理,继续沉沦。

“事实上,我并不是为了过来给你拼桌。”面对林芳菲的拒绝,眼前的男人笑了一下。

“我觉得你很有气质,能否加个微信,认识一下。”他的搭讪简单直接。

面对突如其来的男性示好,正在摇摆纠结、彷徨无助的林芳菲心动了。

但,这并不是一个一见钟情爱情故事的开端。

搭讪男子名叫张宇,是一名“小三劝退师”。他所在的“小三劝退公司”受老陈原配的秘密委托,决定通过“让小三移情别恋”的方式,使林芳菲离开老陈。

经过团队的角色、剧情设计,张宇摇身一变成为28岁的房地产公司主管“姜禹”。

“姜禹”从言谈举止到衣着外貌,都是一副城市精英男士形象。他将施展“个人魅力”,让对方爱上自己,从而实现第三者与出轨丈夫的分裂。

这是一次攻略,一次套路,不是爱情。

从接受到委托人的业务开始,张宇所在的杭州雷宾婚姻咨询有限公司团队就开始针对林芳菲的个人特质进行画像,根据案件的主要人物画出关系草图,备注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精心设计出适合林芳菲的“劝退方案”。

因年龄相仿,26岁的张宇从团队中被挑选出来担任这次的“演员”。

事实上,在雷宾的团队里,还有四至五位不同年龄段与气质外形的演员,会随时根据任务情节的不同,调整自己的角色。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画像,擅长的角色分别是“领导”、“富商”、“企业精英”、“青年才俊”以及“富二代”等。

这一次张宇的角色定位是“富二代”。考虑到林芳菲成长于父母离异的破裂原生家庭,这个家境优渥的角色又被加入了温柔、稳重等“暖男”性格特征,目的在于填补林芳菲的安全感空缺。

在搭讪成功率上,“帅”是很实用的。让老板认同张宇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张宇的外形。

另外,“富二代”这个人设,简直就是张宇的本色演出。张宇祖籍黑龙江,在杭州读书长大,家境殷实。因为奶奶是俄罗斯人,所以张宇除了高鼻阔目之外,还有白皙的皮肤与天然偏棕的发色,给人第一印象干净、挺拔。

真诚也是重要的。在这方面,张宇也似有天赋。他总是能熟练的把握搭讪的尺度,言谈举止热情有礼,夸奖别人时自然真诚,不刻意恭维,不油嘴滑舌令人反感。

事实证明,这一次的角色设计,正中林芳菲性格弱点。

“偶然邂逅”之后两天热络的微信互动后,两人相约见面。约会时,女方的精心打扮让张宇知道,一切进展顺利。吃饭时,面对旁边一对情侣的亲昵互动,林芳菲眼神若有所思,更是提示张宇知道展现“姜禹”温柔特质的时刻到了。

“如果我没有猜错,你应该感情受挫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你可以告诉我。说出来,会比较好一点。”

面对“姜禹”的温柔,林芳菲卸下了心理防线。她告诉“姜禹”,自己从小在离异家庭长大,曾被父亲家暴,后由爷爷奶奶带大。从湖南来到绍兴后,遇到了大她10岁的老陈,谁知交往一段时间后,老陈突然向她坦承,自己已经结婚。现在的她处于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中,身心备受煎熬。

看电影后,林芳菲和一直在旁温柔开解的“姜禹”自然而然牵手了。这个举动,让“阅历丰富”的张宇确定,林芳菲的感情天平已经开始向“姜禹”倾斜。

小三劝退师案例(小三劝退师专业解决吴秀波困局)(3)

电影《分手大师》剧照

“通过模仿张嘉译我成功把小三‘掰正’了”

两年前,张宇接手的第一个案例,是以30岁投资人“姜禹”的身份,劝退一名第三者——32岁的东莞某银行部门主管何玲。

相对于林芳菲这样年轻单纯的女孩,年长一点的对手心思更难琢磨。对于26岁的张宇而言,“姜禹”的年龄上限最多设定到30岁,否则容易穿帮。

对于扮演比自己实际年龄大6岁的角色,张宇很没有自信,为了更贴近角色,他曾反复观看男演员张嘉译出演的电视剧,学习他的腔调与神态,没想到效果很好。

“通过模仿张嘉译,最终(把第三者)‘搅黄’了。”张宇拍腿哈哈一笑,“不对,应该说是‘掰正’了。”

小三劝退师案例(小三劝退师专业解决吴秀波困局)(4)

电视剧《蜗居》剧照

为了让“姜禹”更加真实,张宇还会主动给角色加戏,增加一些“接地气”的细节。

“听得明少少,但系唔识讲(听得懂一点,但是不太会讲)。”通过一两句广东话,“姜禹”被包装成一个在外地长大,能说不太标准的粤语的广东人形象。

按照剧情设计,来东莞出差的投资人“姜禹”,与何玲在写字楼下的咖啡厅相遇了。在周边临时演员的配合下,“姜禹”以手机没电为由,成功向何玲借到了电话,并取得了她的联系方式。

“你气色真好,是不是经常锻炼?”张宇知道,夸赞是拉近距离的第一步,面对眼前这个“金融才俊”,何玲笑了。

要求“劝退”何玲的,是东莞某银行副行长的原配妻子。

由于委托人对何玲的背景了解不多,劝退团队最难攻破的点,在于如何打入何玲的生活圈。

一个大风天,张宇和团队在车里蹲点的时候,发现在等车的何玲双手抱住了自己的胳膊,并作出了蜷缩的动作。这个细节让张宇判断出,何玲是一个强硬外表下,极需安全感的人。

他对症下药。在与她的相处中,极尽全力展现出踏实可靠的一面。在一次约会中,张宇带何玲到一家理发店打理头发。店内人手不够,洗完头后,没有人来帮何玲吹头发。这时,“姜禹”一手抓过吹风机,在理发师的恭维和何玲又惊又喜的眼神中帮她打理头发。

事后,何玲发微信告诉“姜禹”:“你的细心打动了我。”

“猎物”已经“上钩”,然而,这只是“移情疗法”全部进展的四分之一。

按照张宇的老板雷宾的说法,“姜禹”还需要与第三者保持稳定的情感接触,直到时机成熟,团队将会创造机会,让出轨的丈夫“偶然”撞见与劝退师举止亲昵的第三者,将这场捕猎游戏的戏剧彻底推向最高潮。

一场被精心设计的“撞破奸情”

和沉溺在“新恋情”欣喜中的何玲不同,一脸认真帮助何玲吹头发的张宇此刻内心反而有点迷茫,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对一个完全不爱的陌生女人付出关爱。

这是“姜禹”与张宇的内心交战。作为“姜禹”,他必须做出足够的情感投入,才能逃过“小三”们敏感的女性直觉。而作为张宇,生活中的他只是一个热爱健身、性格直率的大男孩。

尽管已经是“情场老手”,但他仍然对于个人情感有所保留。“比如下雨天去接她,脚崴了背起她,有些事情,我只会留给我真正女朋友。”

他会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一份工作,情感只是诱饵。虽然认定了“真实生活中,我根本不会选择她们(做女友)”,但张宇仍要按照计划与“小三”们相处,依照她们的弱点,模拟一场场正常恋情的发生,保证她们不会偏离剧情发展的轨道。

然而对于第三者何玲而言,这些精心设计的付出已经足够温暖。她将爱、占有欲、控制欲逐渐转移到“姜禹”身上。与“姜禹”一起出行时,哪怕看电影,也会紧紧依偎,甚至对“姜禹”的出行状态表示关注。

这让整个团队觉得,时机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将“移情疗法”进一步推进了。

戏剧化的“撞破”情节被设计在原配要求的农家乐山庄里。根据原配提供的信息,团队提前进行了准备。

这场有意而为的“狭路相逢”发生在庄园住宿区入口,“姜禹”、何玲与在此地应酬的出轨丈夫迎面相遇。男人正从左边走过来,视线也望着别处。何玲则被“姜禹”牵在右边。眼看就要错过,张宇灵机一动,将公文包“哐当”扔在了地上。

随着公文包落地,两道目光在张宇身后交汇。来自男人的目光尤为灼热。“用余光瞥了一眼,感觉瞳孔都放大了!”何玲也愣在当场。“她头都没扭过来。”假装刚刚“恍然大悟”的张宇赶紧拉着何玲跑。

当天晚上,何玲和出轨的男人爆发了争吵。

同样的情节在林芳菲身上则进行得顺利许多。因为全身心关注着暖男“姜禹”,林芳菲主动放弃了与老陈的感情。

起初,被甩的男人仍对享受“齐人之福”抱有幻想。他打来电话向林芳菲做最后的争取,被“姜禹”以男朋友的名义骂了回去。

“兄弟,没别的意思,你好好照顾她。”看到复合无望,男人选择放弃,他对林芳菲说了句“祝你幸福,这几年,我觉得你人挺好的”,就挂了电话。

在移情的过程中,不能够与第三者发生肉体关系,是所有劝退师的共识。而在这个过程中,牵手、拥抱甚至亲吻,都是不可避免的情节。

为了不引起对方怀疑,张宇会找理由“搪塞过关”,为的是快速分手后,不让对方感觉“被男人欺骗”。

工作以来,张宇发现接触的第三者们性格各异。有人贪恋钱财,有人依恋情感,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会喂食流浪猫的好心人。每一场“战役”,主角都是正室和小三两个女人,真正的出轨者往往面目模糊。

然而,在讲述一个为出轨者打胎5次、企图摆脱还反被纠缠的女孩的故事后,张宇一改淡定,异常愤怒。“这种男人就是一个畜生,不是么?”

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婚姻维护”

“不管是高官、富商还是知识分子,多少男人都是一看到老婆碰自己手机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蹦起来?”

如此总结自己工作中的发现的明丽,是上海情感维情股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情”)的首席咨询师,主攻家庭、婚姻类情感问题。

一个妻子的疑心可能来源于危机,也可能来源于不自信。明丽曾接待过一位对丈夫疑心严重的家庭主妇。因为视力不太好,她买来5条短裤,在丈夫的裤子上分别绣上数字,每晚靠触摸数字了解丈夫是否因外遇在外更换内衣。

凌晨两点,主妇拨通明丽的电话。“明老师,不好了,2没了!”

面对一个起疑心的妻子,从凌晨两点解释到早上四点是咨询师的常态。

刚入行时,明丽经常会为客户遭受的背叛与不公平待遇感同身受的哭泣。但是现在,面对客户讲到动情之处的哭泣,明丽已经习以为常。

“把一个客户咨询哭了,不是本事。把哭的咨询笑了,才是本事。”

小三劝退师案例(小三劝退师专业解决吴秀波困局)(5)

小三劝退师案例(小三劝退师专业解决吴秀波困局)(6)

明丽与客户交流

十八年来,中国人的婚恋观念不断变化。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558万对,比上年同期下降7.5%;依法办理离婚登记185.6万对,比上年同期上升10.3%。其中,全职主妇成为离婚的高危群体。

“当许多主妇对自己婚姻的认知还处于乐观状态,小三已经开始认为‘没有拆不散的家庭,只有不努力的小三’。”

对于婚姻出现“外遇”这件事,一部分妻子的反应是立即离婚。明丽认为这反映出一种道德洁癖,尤其表现在文化程度高的女性身上。

而现在她发现,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接受婚姻维护,是认识到修补婚姻的重要性。“没有任何成功能弥补婚姻家庭的失败。”明丽说。

对于许多深陷婚外情关系的人而言,生活中的死结是由过去与当下共同拧成的。在谈话中,对原配、丈夫、第三者的原生家庭进行了解与还原,便很重要。

某次,明丽接待了一位想主动摆脱第三者纠缠的男士。男人比“小三”年长20岁,在火车上偶遇相识。纠缠一段时间后,“小三”对男人的时间与家庭的占有欲逐渐增加,令男人困扰不已。

与“小三”访谈时,明丽发现,她童年时被领养,后养父养母离婚,对“被抛弃”有着根深蒂固的恐惧,只想在男人身上找回童年缺失的父爱。

这样的成长阴影,在选择出轨关系的人身上普遍存在。明丽还接待过一位30岁,恋爱却屡次失败的男孩。父母离异后各自组建了家庭,每年的过年就成了男孩最煎熬的时刻。

一次,在父亲家过年时,男孩伸手抓一把干果,父亲不允许。“等到除夕夜才能吃。”父亲说。然而同父异母的妹妹抓了一把干果,父亲却欣然默许。

男孩对明丽说:“我大学毕业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是给自己买了所有种类的干果,吃到想吐。”

出轨的丈夫,主动提出离婚的概率不到10%

“小三联合军团”小组——9391名成员,“爱上一个已婚男”小组——7243名成员,“我是小三,没有什么对不起”小组——861名成员,“做勇敢坚强的小三”小组——292名成员……

网络上的一连串数字,时时提醒人们,情感危机在现代婚姻关系中也许是普遍存在的。

从网友分享的一个个亲身经历中,也不难窥见小三的困扰与矛盾。

虽然一些讲述者试图用文笔将这段关系合理化,但仍然掩盖不了故事的大多相似的走向——爱上一个已婚男子、与其偷情、自我暴露或被妻子发现、被抛弃。

“原配发现后,有几个迅速离婚的?九千人的大组里,有没有十个?”一名网友在发帖人“渣男xxxx”的帖子下回复。在“小三联合军团”小组,类似此类诅咒出轨男子的ID名,经常出现。

她们不甘心却不得不承认,大多数出轨男子的最终归宿仍是家庭。所有的案例中,处于出轨方的丈夫,主动提出离婚的概率不到10%。然而许多第三者还是像鸵鸟一样,沉迷于谎言中。

明丽接触过的一桩案例中,客户的丈夫出轨,“小三”怀上丈夫的孩子后,两人逼其离婚,但妻子坚决不同意。果然,当“小三”生下女儿后,出轨丈夫对其态度渐渐冷漠。“转正”无望的“小三”来到客户家,放下孩子,跳楼自杀。

在这场无人胜出的僵局里,妻子以爱的名义守卫一纸婚姻,挫伤第三者;第三者以爱的名义侵蚀家庭,贪图占有;丈夫以爱的名义欺瞒,渴望同时得到两个女人。

在农庄被“撞破奸情”的当晚,何玲与男人发生了争执。第二天,何玲给“姜禹”发微信,试探他是否会和她在一起,以及是否有结婚意向。

何玲的安全感缺失让她在与“姜禹”的相处中占有欲愈发强烈。而这场有意为之的“爱情”最终也到了收尾的时刻。刻意被冷淡了一段时间后,何玲与“姜禹”约在咖啡厅碰面。

“我们还是冷静冷静。你太强势了,我受不了。”面对“姜禹”的分手,穿着长裙、画着淡妆的何玲没有说话,表示默认。持续一个月的“移情疗法”就此结束。

对于小三劝退师们而言,让“小三”与出轨男子实现彻底分离,并不意味着整个流程就此结束。

有时,本着“人道”的原则,他们会根据接触过程中了解到的“小三”的诉求,帮助其介绍对象、找到工作、甚至迁移至其他城市,回归其正常生活。

在林芳菲与老陈的对峙爆发后半个月,“姜禹”则以家庭不合适为由,向林芳菲提出了分手。

在林芳菲送别自己的路上,“姜禹”做着最后的疏导,他告诉林芳菲,对老陈的畸恋,只是她原生家庭施加的负面影响。

“感情不全是好的缘分,机会和取舍,是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的。”

作为小三劝退师,他自认完成了“移情疗法”的最后一步。

“希望你能重新走出来,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车开动了。站台上,林芳菲还在哭泣。“姜禹”眼中似乎也有伤感。但张宇知道,这并不是爱。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除明丽、雷宾以外,其他采访对象皆为化名)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