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论观点,关注电影红花会↑

游鱼有情(哭声渔者与鱼)(1)

被玩弄了。

夸父追日的时候太阳没有向他解释遥远的程度,仅仅注视着他干渴疲惫而死,甚至可能连眼神都不抛给一个;精卫填海的时候大海没有向她解释自己的险恶用心和广澜无双,只是百无聊赖的吞没着那一根根小树枝;嫦娥不论是被逼也好、主动也罢,所谓的飞天不过是广寒宫里数不尽的寂寞深秋;无数的神整天无所事事,偏偏要看着愚公被嘲讽、劳累、甚至怒而迁罪与子子孙孙的命运后方插手。神祗无情,视万物平等,无所谓活物的生死、嗔痴、痛病,也无所谓生物间的强弱、不公、爱恨。世间万物于神眼中都似幻梦,更似玩弄。

游鱼有情(哭声渔者与鱼)(2)

《哭声》就是如此,白衣女人似神若有若无的怜悯、日本老人似恶魔傲慢疯癫的游戏、巫师似真非假的做戏,将一群普通人牢牢玩弄在手心之中。从始至终这都是三方势力的博弈,没有永久的联盟,只有制衡之后的短暂联谊。三方势力中无一清白:白衣女人看破不说破,作壁上观,然而一场势力赌博不投本钱是不可能的,所以才有了她和日本老人的博弈乃至结尾对男主角的规劝和焦急,她很有可能是冤死灵魂的集合幻化;日本老人与基督教的关系最为密切,手掌带有被钉的伤口、指甲黑长弯且背有蝙蝠翼,于无头神像下供奉象征着恶魔的黑山羊头,多角同样是恶魔的象征,年轻的主教助手选择他作为敌人也算有理有据;巫师带着浓浓的地方特色,本质作为商人的狡黠让他屈从于最利己的大势而为,用照片陷害日本老人、在电话中诱导男主角怀疑白衣女人,其实从始至终都是他随机应变的行动。

游鱼有情(哭声渔者与鱼)(3)

大量不做功课看不懂的宗教隐喻还在其次,真正让剧情扑朔迷离的是因为一个故事中人们试图用一种合理的方式去解说,而影片对鬼神恶魔的解说使用了多种理论:正统宗教(基督教)、地方迷信(巫师)、山野传说(白衣女人)、科学理性(有毒蘑菇)等多种神秘元素,原因之间无不否定互相包容,最终结果导致的就是普通人的哭声,因为世界本就如此复杂。普通人只想用驱逐、杀死来解决事情,而超出常理的事情他们无法理解。对于鬼神不同的信仰派别有着不同的解释,他们互相碰撞之时或许彼此都心生恐惧。

游鱼有情(哭声渔者与鱼)(4)

游鱼有情(哭声渔者与鱼)(5)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影片剧情如此扑朔迷离,人物之间的关系纷乱彼此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正统宗教也好、无名鬼神也罢,拥有着神秘力量的他们既是主,也是罪人;他们既可以代表大自然,又与人类一样同是自然之子;他们既是自己游戏的主导也是别人游戏中的猫鼠。片中的人类就像是无辜被压作赌注的浮士德,上帝与恶魔以一己之利打的赌,究竟哪种信仰更容易被摧毁?究竟人类更愿意接受被什么样的信仰拯救?究竟人类的信仰到何种程度才会被击垮?他们没有人类的情感却将之利用,他们没有人类的牵挂却试图模仿,这就是被玩弄的人之不幸。

“他们却惊慌害怕,以为所看见的是魂。”“耶稣说你们为什么愁烦?为什么心里起疑念呢?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是实在的我了,摸我看看,魂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路加福音》24章37——39节。

不得不说我被片头这两句话彻头彻尾的糊弄了,以至于几乎多半段的观影时间我都在等待日本男人洗刷冤情救苦救难,却没料到这不过是对宗教狭隘认知的另一种嘲讽。讽刺人类的无知和渺小,对所信仰之物全无了解却妄自揣摩。这两段话形容的也是形如丧尸之人,无端复活有骨有肉,然而只有怨恨和痛苦深深折磨着他们,唯有将这种痛苦释放到别人身上才算解脱。特别结尾日本男人变身后重复着这两段话更使其意味深长,其实,谁说恶魔一定要长成尖爪红眼的恶相、主就必然是披着主角光环白衣飘飘呢,退散恐惧和寄托,再看恶魔与上帝,竟似同一番模样了。

游鱼有情(哭声渔者与鱼)(6)

与血腥恐怖的谋杀相对比的,是小镇犹如世外桃源般的恬静眷美,影片几次给小镇外的山水以特写,其实也从侧面烘托出了这个小镇看似美好内里却藏污纳垢的愚昧落后:滥用私刑一贯是这种与世隔绝的小镇常用的手法。一言不合就杀人,即便是是最老实的胖警察也丝毫想不起自己的警察身份,到头来不过是个举起捆绑的混混头领。人也是如此,看着都像有骨有肉能喘气会走路的活人,而内心的肮脏却要比腐烂的尸体有过之而无不及。恶魔,究竟是在人间撒满恶念,还是诚诚恳恳的激活了人心底的恶意呢?究竟外表与内心,哪个可以更丑陋?如果世人皆可为饵,那么谁是渔者又有何干。作法中的日本男人和巫师,真的可以分清谁善谁恶吗?可以吸引如此多数量的复杂力量于此,小镇居民难道不算是渔者?

不过是一场被玩弄的游戏罢了。

游鱼有情(哭声渔者与鱼)(7)

文章来源:时光网

游鱼有情(哭声渔者与鱼)(8)

电影红花会dyhonghuahui

最具速度与激情的影评人团伙

订制靠谱还有逼格的观影指南

由铁任、云之东、梦见乌鸦、

战台烽、番茄女王、芳菲小猪、

温翔、满囤儿、扣儿小姐联名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