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也算是华夏战史上的几大BUG级别的战役了,要说清楚本期这次惊天逆转的大战役的经过,就不得不说一下两位主人公,新朝皇帝王莽以及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了。

先说说王莽和他的新朝。西汉自汉成帝起,刘氏的大权逐渐旁落到以孝元皇后王政君为核心的王氏外戚集团手中。王政君为汉元帝的皇后(即孝元皇后,简称“元后”),生子汉成帝。汉成帝时,孝元皇后诸兄弟多任官封侯,只有王曼早卒未及封侯。王莽乃王曼次子,元后之侄。 他的堂兄弟多因是公侯之子而 “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而他因父早死未侯,“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少时受儒家教育,勤身博学。侍奉母亲及寡嫂,抚养孤兄子,都很周到。又结交英俊,侍奉父辈,符合礼仪,使得他在整个外戚集团中脱颖而出,不断受到重用,至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年仅三十八岁的王莽就担任了大汉王朝的三公之一——大司马,成为军队一把手,乘着汉成帝驾崩后辅佐哀帝的时机,通过各种手段剪除异己,独掌大权,直至最后,在亲信的鼓动和不断膨胀的权力欲望的支配下,于居摄三年(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孺子婴(刘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 史称“新莽”,王莽即“新始祖”(另记载为“新太祖”),简称新帝。至此,西汉灭亡。

昆阳之战真实图景 华夏战史系列四(1)

建新代汉

而王莽的对手,后来的光武帝刘秀呢,出身挺好,皇族宗室,但是起点太低。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则而从列侯递降。到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济阳县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西汉建平元年十二月初六(公元前5年1月15日),刘秀出生在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后殿。因这年在刘钦房前栽景天的地方有小米长了出来,共有三株,每株一根茎九个穗,比一般小米要长一二尺,真是好小米。父亲刘钦因此为其取名为“秀”,元始三年(3年),父亲刘钦在南顿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县令任上去世, 年仅9岁的刘秀与兄妹便成了孤儿,生活无依,被远在南阳郡蔡阳县的叔父刘良所抚养,成了普通的平民。

昆阳之战真实图景 华夏战史系列四(2)

汉光武帝刘秀

王莽在建立新朝后,不顾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和生产关系的构成,推行了许多超越时代的改革法令,例如:将天下田改名‘王田’,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均不得买卖。其后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等等,这些法令虽为惠民,然推行过程中简单粗暴,加剧了社会动荡,人们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项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因此导致天下各豪强和平民的不满。新朝建立之初,便伴随着接二连三的起义,其中最大的两股便是北方的赤眉军起义和南方的绿林军起义,这些极大的牵制了新朝的力量。

昆阳之战真实图景 华夏战史系列四(3)

新朝绿林、赤眉起义

更始元年(23年),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元“更始”,是为更始帝。对此,刘縯及南阳刘姓宗室极为不满,只是迫于在联军之中,绿林军人多势大,又有强敌在前,只得暂且作罢。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则受封为太常偏将军。 更始政权建立,复用汉朝旗号,此举大大震动了新朝,王莽即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发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万扑向昆阳和宛城一线,力图一举扑灭新生的更始政权。

同年五月,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颍川(今禹县),与严尤、陈茂两部会合,由颍川向昆阳方向前进,迫使刘秀的部队从阳关(今禹县西北)撤回昆阳。严尤本打算直接进攻宛城,击破围攻宛城的汉军,但是统帅王邑却是相当自信,扬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自信在自己的四十万大军面前,一个小小的昆阳,还不手到擒来,于是执意攻打昆阳。

昆阳之战真实图景 华夏战史系列四(4)

战役过程简图

当时昆阳汉军仅九千人,即使加上刘秀手下的汉军骑兵三千,总数只有一万有余,,与汹涌而来的新军相差太大,守将王凤等人皆是惊慌失措,欲弃城退守荆州故地。刘秀以“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为由劝说诸将固守昆阳。但是,昆阳守将王凤向来轻视刘秀,大怒说:“你怎敢教训起我们来!”而在城内众人争论去留时,王莽军已逼近城北,王凤等见当前情况急迫,才互相商量决定留下坚守昆阳,请刘秀计划破敌之策。刘秀经过深思熟虑,命令王凤等坚守昆阳,以待援兵。自己则亲率13名骑兵乘夜出城,赴定陵县、郾县调集援兵,后有步兵、骑兵一万七千精兵赴援昆阳。

王邑率领大军到达昆阳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作战能力,把昆阳包围了十层以上,设置了一百多座军营,军旗遍野,锣鼓之声于数十里之外都可以听到,并且不间断的进攻昆阳,声势相当浩大。新军挖地道,使用冲车和棚车攻城,集中了所有的机弩向城内狂射,箭矢像雨水倾泄。城中的军民不能外出行动,连出门打水也要头顶门板,以防中箭。战斗最艰苦时,守将王凤等人一度动摇,向王邑乞降,但王邑、王寻认为攻克昆阳指日可待,不许他们投降,否则,便不算建功立业,因而,决心非要踏平昆阳不可。这使守军认识到只有拼死坚守,以待援军才能有生路,于是更加顽强地与新军搏杀。

昆阳之战真实图景 华夏战史系列四(5)

图片来源网络

新汉两军昆阳攻守战正在胶着状态,公元23年(更始元年)五月底,宛城在绿林军(汉军)的长期围困下,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守将岑彭终于被迫投降 。但这个消息尚未传到昆阳。刘秀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动摇莽军军心,传宛城已破,绿林军(汉军)主力将至昆阳。消息传到昆阳城内,守军立刻士气高涨,更加坚决守城,并随时准备出城歼敌。新军得此消息,个个心情沮丧,士气低落。绿林军(汉军)在气势上已占据了优势。

昆阳之战真实图景 华夏战史系列四(6)

图片来源网络

六月初一,李轶、刘秀所率之定陵、郾城等地的汉军到达昆阳地区。刘秀自率步骑兵一千多人为前锋,李轶率主力跟进,赶到昆阳地区,为了鼓舞士气,刘秀身先士卒,率领部队同昆阳最外围的新军作战,并且屡屡获胜。为着进一步瓦解新军的战斗士气,鼓舞昆阳城内汉军军民的斗志,故意渲染宛城汉军的胜利,他把写有宛城汉军已获胜,“宛下兵到”的密信,射进昆阳城内,同时也转落到新军手中,引起新军统帅王邑、王寻的恐慌。新军将士看到,一个小小昆阳,大兵压境,苦战一个多月,都没能攻破,如若再加上宛城的十万汉军,则更无法对付。

为了解决昆阳之围,刘秀又选出三千敢死队,冲击新军的中坚。王邑、王寻轻视刘秀,自以为很容易打败刘秀。因而,他们只率领万余人巡视阵地。为了防止各营出现混乱,他们下令各营严格管束自己的部队,没有命令,不准擅自出兵。王邑、王寻迎战刘秀,但他们不是刘敢死队的对手,新军的阵势很快即被刘秀军击破,士卒混乱溃逃。这时新军其余的部队,因不敢轻举妄动,故无人主动支援王邑、王寻军作战。刘秀率领汉军,奋勇冲击,并一鼓作气打垮了王邑、王寻的部队,斩杀了王寻。王邑的中坚被冲垮,王寻被斩杀后,新军各部队失去了指挥中枢,立即混乱。这时,昆阳城内守军见莽军已乱,乘机出城掩杀,配合城外汉军,内外夹击新军,新莽的四十二万大军迅速土崩瓦解,史载:“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再加上新军兵败之时,天空突现大风和大雷雨,连村舍的屋瓦被大风刮走,大雨倾盆而致使河水暴涨,新军士卒掉入水中淹死的有万余人,滍川被尸体堵塞得几乎断流。王邑、严尤、陈茂等人仅带少数长安精骑,踏着死尸渡河才得逃脱。

昆阳之战真实图景 华夏战史系列四(7)

图片来源网络

汉军缴获了新军的全部军用物资,各种东西堆积如山,一连搬了一个多月还没搬完。王邑率领千余残兵一气奔逃到洛阳。当王莽得知昆阳惨败的消息后,异常震惊,整个新莽朝廷上下也为之惊恐。惊世骇俗的“惊天大逆转之战”至此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王莽的新朝却在这次大败之后走向了毁灭,之前名不见经传,隐没在历史大流中的小人物——刘秀,却逐渐开始走向舞台的中央,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强盛的王朝,而华夏历史就像在昆阳出现了一个拐点,另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又将拉开序幕,而这将是我们下次故事要讲的内容了。

昆阳大捷后,更始帝遣王匡攻洛阳,申屠建、李松急攻武关,三辅震动,各地豪强纷纷诛杀新朝牧守,用汉年号,服从更始政令。 不久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昆阳之战真实图景 华夏战史系列四(8)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