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寂静的夜晚,一艘轻盈小船在夜色茫茫中驶进金陵,停靠在秦淮河岸边。只见河畔两侧酒家灯火辉煌,歌女们唱小曲声音从对岸断断续续传来,声音越来越清晰。乘船而来的杜牧,触景生情,挥笔写就怀古名作《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是“后庭花”的乐曲,成就了杜甫的这首诗作?

后庭花是一种花名,也叫雁来红,一般种在大户人家后院,所以把它叫做“后庭花”。到南北朝时期,“后庭花”成为乐府民歌的词牌名,也叫“玉树后庭花”。那么,这首“玉树后庭花”是谁所作?

在南北朝时期,宋、齐、梁和陈都在金陵建过都,而南陈的陈后主就是“玉树后庭花”的作者。

南陈的五位皇帝

陈叔宝(553-604),是陈霸先的后代,陈霸先在平定“侯景之乱”中立下大功,逐渐掌控梁朝的大权。557年时他逼梁敬帝禅位,自己做了皇帝,史称陈文帝。559年,看似当了3年,实际只有1年零10个月皇帝的陈霸先病逝,这时侯,儿子陈昌还在西魏当人质,谁来继承皇位呢?

古语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后章后儿召回侄子陈蒨(522-566),拥立他为南陈第二任皇帝,也是陈叔宝的伯父陈文帝。陈文帝死后,10岁的长子陈伯宗即位,由陈叔宝的父亲陈顼来辅佐政务。

在568年11月,陈顼( 569-582)发动兵变废掉陈文帝,自立为帝,史称为陈宣帝,成为南陈第四任皇帝。 陈顼称帝后,因北伐战争失利而卧病不起,他死后,太子陈叔宝顺利登基,史称陈后主。

昏淫无度的陈后主

高祖陈霸先在陈朝建立初期,刑法宽松,体恤民情并且处事清正廉明,当时的陈朝,宫廷陈设相对比较简朴。

当了‬皇帝‬的‬陈陈叔宝‬浮华奢侈,不理朝政,他嫌自己的住处过于简陋,跟后宫嫔妃们游玩不能尽兴,便开始大兴土木,修建楼台亭阁,并分别在皇宫光昭殿前修建临春阁、结绮阁、望仙阁。

他把年仅10岁的美女张丽华纳入后宫。终日与张丽华等嫔妃喝酒摆宴。当时张丽华的智力超群,对看过的事物能过目不忘,所以朝堂的奏折都是让太监过目之后,再口述给陈后主,由张丽华和皇上一同商议定夺。

为讨张丽华的欢心,喜欢吟诗作曲的陈后主为她写词一首,并亲自谱曲。这首词,正是杜牧诗里所提到的《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就在陈后主这样日复一日的莺歌燕舞之时,隋文帝杨坚已经统一北方,正虎视眈眈地盯着金陵的繁华。

公元588年,隋军50万士兵,分八路挥师南下,驻扎在长江对岸。在城门守将告急求救,陈后主依然在后宫沉湎于酒色,并让张、孔二个嫔妃为他共舞《玉树后庭花》,还笑着安慰她们:“我有长江天险,占金陵王气,其奈我何?”

第二年春节当天,当得知隋军已经顺利渡过长江,登陆采石矶,逼近朱雀门了,陈叔宝这时才清醒,慌忙之中,他和贵妃张丽华、孔嫔妃躲到景阳枯井中。

被经过的隋兵发觉,随即向井里扔石头,他们仨人才一起挤在箩筐里,从枯井里被隋军吊上来。由于井口太小,二嫔妃涂的胭脂被刮蹭,在井口留有痕迹,从此,这口井被叫做“胭脂井”。

泊秦淮杜牧讲的什么(深读杜牧的泊秦淮)(1)

鸡鸣寺和胭脂井

亡国之曲与胭脂井

南陈灭亡后,景阳井和一些杂物被隋军清理掉,被俘的陈叔宝没有被隋文帝赐死,而是被带到洛阳,他还不思悔改,整天大吃大喝。在洛阳浑浑噩噩地生活了15年,52岁时死去。

二百多年后,杜牧夜泊秦淮河,有感而发,写下名诗《泊秦淮》。

随着时间流逝,宋朝时,人们为记取陈后主亡国的教训,在鸡笼山法宝寺(今鸡鸣寺)新建“胭脂井”,也叫“辱井”。《玉树后庭花》也成为“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在中国历史长河里,陈朝从公元557年到589年,短短的三十二年里五个皇帝的故事,只不过是稍纵即逝的烟云。而留下的只有:一首因诗而出名的乐曲,一个因享乐‬而亡国的皇帝,一口被视为耻辱的枯井。

尤其到了千年以后的现在,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我们能够跟着名师继续解读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就会发现,陈后主最本质的就是:“锦绣江山我不爱,喝酒吟诗和美人”。

泊秦淮杜牧讲的什么(深读杜牧的泊秦淮)(2)

中国诗词大会中,康震老解读《泊秦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