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替父还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福娃亲子诵读红色家风故事④)(1)

编者按

亲子共沐书香,福进福见万家。为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

“八闽儿童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闽姐姐”微信公众号特推出“福娃亲子诵读红色家风故事”栏目
,让家长孩子们在诵读中一起学习传承福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当代优秀共产党员为国舍家、廉洁奉公、修身齐家、担当作为的“红色家风”。

本期“福娃亲子诵读红色家风故事”讲述的是

陈嘉庚的家风故事

陈嘉庚替父还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福娃亲子诵读红色家风故事④)(2)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人(今厦门市集美区)。陈嘉庚在集美先后创办了水产学校、航海学校、农林学校、商科学校等各级各类院校。据统计,陈嘉庚共投资超10亿元进行办学。毛泽东主席称赞他,“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勤俭”是出了名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在厦门的办公室兼卧房里有一张木床,挂着一顶发黄的且有补丁的蚊帐;木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碗上立着半根蜡烛;两张不成对的破旧沙发,一个是新修过的,一个是旧的;破旧的木茶几摆在房间中央,放着一个盛糖的瓷盘。有一次,陈嘉庚就在这样的办公室里,接待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区别只在于茶几瓷盘上多了一斤糖块。事后,陈嘉庚还批评下属:“买那么多干什么?首长最多尝一二颗,买二两糖果就够了”。

陈嘉庚先生衣着俭朴,从不穿戴名牌。抗战期间就穿用的一件黑色棉背心,絮棉已处处露了出来,还舍不得丢掉,一直穿到了1950年5月。他从新加坡带回两只旧皮箱,其中一只皮箱把手的皮带断了,他结上麻绳代替;另一只皮箱的盖皮裂了,他还在继续使用。1955年10月,陈嘉庚视察新疆,添置了黑貂皮的被子和衣服,随行人员代买了一只皮箱装用。过后他得知买这只箱子花了50元后,觉得太贵了,内疚不该浪费。

陈嘉庚替父还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福娃亲子诵读红色家风故事④)(3)

陈嘉庚要求子女也要勤俭节约,他在遗嘱中对家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血脉子孙回家无职业,男子老幼每人每月供给生活费20元,如有职业,不得支取;女子中幼每人每月供给生活费15元,如有职业或嫁出,不得支取。每人如逢结婚或丧事,各给费用200元”等。在父亲的影响下,陈嘉庚的十七个子女大都有所成就,并过着俭朴的生活。

陈嘉庚替父还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福娃亲子诵读红色家风故事④)(4)

敬告广大读者:

《福建红色家风故事》音频课程由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闽姐姐空中家长学校联合出品,共30期课程。通过生动讲述19位人物的家风故事,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与现实意义,并结合当前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与困惑,帮助家长正确认识立德树人的本质,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广大读者可登录“闽姐姐空中家长学校” 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聆听全部30期课程。

陈嘉庚替父还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福娃亲子诵读红色家风故事④)(5)

来源/省妇联家儿部

编辑/黎晶瑛、陈佳颖

校对/陈佳颖

编审/郑晓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