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纪年是西方基督教的产物,它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开始的,而我们古代的中国当然没有这种纪年法。那么我们古时候是怎么去纪年的呢?看过《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的朋友们都知道,只要提到年份,人们统一的说法就是: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四十三年、雍正二年、雍正八年等等。

国号庙号年号谥号及尊号的区别(年号庙号谥号)(1)

古代的中国就是这样来纪年的,而年份中的“康熙”、“雍正”等词是什么意思呢?对,就是皇帝的年号!提到“年号”,大家很容易就又会联想到另外两个词:“庙号”和“谥号”,因为这三个“号”都是和皇帝有关的。

不错,尽管年号、庙号、谥号都与皇帝有关,而且又都带有一个“号”字,但是,这三者之间的含义却是大不相同的!

国号庙号年号谥号及尊号的区别(年号庙号谥号)(2)

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也就是说,年号是用来表示年份的。

庙号

庙号是指皇帝驾崩之后,其牌位供于太庙之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属于祭祀范畴的东西。

国号庙号年号谥号及尊号的区别(年号庙号谥号)(3)

谥号

谥(shì)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谥号虽不是帝王所独有,但当然还是以帝王为主,一般人死后是不会有什么谥号的。谥号字数长短不定,少则一个字,多则一二十。

如果对这三者还不是很清楚,那么看完下面的这个例子你就完全弄懂了。

我们假设(注意:是假设,不是事实):李世民一生一共当了十年的皇帝,从公元1年开始正好当到公元10年。李世民在这10年中确定了3个年号,比如分别称为“贞观”、“开元”和“建德”,而且李世民又规定,公元1年到3年使用“贞观”年号,公元4年到8年使用“开元”年号,公元9年开始使用“建德”年号;随便提一下,李世民自然不会规定“建德”年号就是从公元9年到公元10,因为他可不知道自己会死于什么时候。

国号庙号年号谥号及尊号的区别(年号庙号谥号)(4)

如此一来,我们现代所使用的“公元1年到公元10年”这10年间,就有了年份的表示方法:

公元1年——贞观元年

公元2年——贞观二年

公元3年——贞观三年

公元4年——开元元年

公元5年——开元二年

公元6年——开元三年

公元7年——开元四年

公元8年——开元五年

公元9年——建德元年

公元10年——建德二年

国号庙号年号谥号及尊号的区别(年号庙号谥号)(5)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有的帝王在位期间会经常更改年号,比如女皇武则天几乎每两三年就要更改一次,而有的帝王则一生只使用一个年号,明清时期的帝王大都如此,比如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皇帝,尽管足足在位61年,却仍然只使用“康熙”这么一个年号。

上面例子中所提到的“贞观”、“开元”、“建德”就是李世民的年号(事实上“开元”和“建德”并不是,而只是我们的假设),而李世民的庙号是“唐太宗”,大名鼎鼎的“唐太宗”,这个“太宗”指的就是李世民的庙号。李世民被称为“唐文帝”,这个“文帝”即是李世民的谥号

国号庙号年号谥号及尊号的区别(年号庙号谥号)(6)

刚才我们说到谥号字数不定,有多有少,那么我们就再来看看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

原名:爱新觉罗·玄烨

年号:康熙

庙号:清圣祖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国号庙号年号谥号及尊号的区别(年号庙号谥号)(7)

好了,亲爱的小伙伴们,关于年号、庙号、谥号,你是不是都已经知道了呢?一起来讨论吧!

欢迎关注文化新篇,文化趣事无限,新篇喜闻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