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1)

「对你来说,1000X 系列是什么?」

对我来说,MDR-1000X 是一个信号,一个索尼要进军无线降噪耳机市场的信号。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2)

而在此之后的 WH-1000XM2,是一个标志,一个索尼要把无线降噪做成体系的标志。

在它身后,还有 WF-1000X 以及 WI-1000X,1000X 系列的形态比以前要丰富,适应力提升的同时,背后也能看到索尼构建体系的决心。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3)

WH-1000XM3 的出现,索尼想带出的是一种标准,一个世代。

QN1 芯片的出现,让索尼第三世代的降噪能力获得全面飞跃,降噪强度提升的同时,自身在音频规格支持和处理性能上也有跃升级别的进步。对于 1000X 系列本身来说,WH-1000XM3 的进化不再一星半点,这种进化可以算是一种跨世代的进化,让索尼头戴式降噪耳机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虽然,这句话我在 WH-1000XM2 的推出的时候也我说过,但我觉得放在 WH-1000XM3 会更合适,那就是:

「能够如此彻底地打败我的,只有我自己。」

那么,WH-1000XM4 呢?

作为一款时隔接近两年推出的新品,我在各类「入魔」出来之前,都对它抱有非常大的期待。这些期待,主要还是源自「它将会是一款彻底击败自己的产品」这个想法。

总觉得,第二代 HD 降噪处理芯片 QN2 会在这款产品上出现,DSEE HX 会增强,LDAC 传输性能也会进一步解放,支持更高规格的音乐......这些都是我的幻想,也是我的梦想。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4)

但事实上,传说中的 WH-1000XM4,并不是一款大步进化的怪物。

看著新一代的配置,我觉得 WH-1000XM4 更像是应该加载 WH-1000XM3 后面加一个小小的「s」。它就跟 α9 II 一样,是一款跟著旗舰背后,把之前的缺漏都补回来的更新款。

改变了什么?

简单看的话,WH-1000XM4 和 WH-1000XM3 真的很相似。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5)

整机外观上,两者的确没有太大变化。不过,WH-1000XM4 就换上了消光质感更强的哑光处理效果。如果真的要和 WH-1000XM3 做大体的外观对比的话,WH-1000XM4 就能在这里体现出差异。

而作为一个「消光爱好者」,我个人就觉得 WH-1000XM4 的处理更加舒服,更加有质感。只是,同样是黑金搭配的黑色并未能在外观上呈现出很明显的差异感,一眼看上去其实还是很相似。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6)

不过,按照朋友的反馈,铂金银版的 WH-1000XM4 能够呈现出更大的差异,加入哑光质感涂层之后,新款也比 WH-1000XM3 来得更顺眼。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7)

如果,我的 NW-ZX505 不是黑色的话,或者我也会选铂金银配色的 WH-1000XM4。

除了整体配色,WH-1000XM4 的外观变化也主要集中在细节上。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8)

左:WH-1000XM3 右:WH-1000XM4

还记得我在体验 WH-1000XM3 的时候,就提到这个收窄的头梁对于我这种「大头」群体并不是太友好。虽然收窄之后耳罩能够更紧密地贴合耳朵,但这样头顶贴合头梁的两点就会产生更大的压力,佩戴时就会不太舒服。

之前我也借用过 WH-1000XM3 很长的一段时间,发现长时间佩戴的时候还是会有这个问题,头顶两点的压力会是我疲劳度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9)

现在,WH-1000XM4 「放宽」了头梁的设计,降低了这两点的压力,佩戴时的确比 WH-1000XM3 要轻松和舒服一些。只要你不带太贴的话,也没有问题。

重量方面,官标 254g 的 WH-1000XM4 和 255g 的 WH-1000XM3 比起来,重量上的变化可以说是忽略不计。耳机没有采用新的设计,重量分配感也跟之前相似,所以佩戴时的感觉也跟之前相差无几。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10)

之前看过相关爆料的朋友都知道,索尼在 WH-1000XM4 的内侧做了开孔。

索尼官方发布时也表示,这里其实是一个用于监测佩戴状态的传感器开孔。有了这个,WH-1000XM4 也可以做佩戴监测了,只要用家把耳机取下,耳机就会自动暂停播放。这样,把耳机挂在肩上的时候也不必担心没有暂停而损失电量了。

体验时,我也试过用手去遮盖传感器,又或者是「挤压」耳机来改变两耳罩的距离,此时的传感器也没有误判。取下和带上也能快速响应,表现也还不错。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11)

不过,不管用家在什么状态中取下耳机,下次带上的时候也还是会播放音乐,这样操作起来还是有些奇怪。要是索尼能够在之后的固件中优化,让耳机记住佩戴前的状态,只有在播放声音的状态下取下耳机才会再次激活佩戴,这样会更加人性化一些。

除了佩戴监测和佩戴感调整,WH-1000XM4 的调整和优化都集中在连接和交互优化上。

例如,这一代终于用上蓝牙 5.0 的 WH-1000XM4,也终于支持连接多设备了。

配对完成后,用家可以选择两个设备来连接 WH-1000XM4。平时使用的时候,我会选择在手机、播放器以及电脑这三者之间做两两配对,在办公室时会选择电脑 播放器的组合,而出门时则用手机和播放器的组合,这样既能用耳机接收音频信息,也可以将耳机的传输性能用尽,快速切换到无损音频也没有问题。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12)

另外,WH-1000XM4 也能用上智能免摘的功能。

在佩戴耳机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和人交流,那耳机可以自动切换到环境声模式,同时暂停音乐播放,让佩戴者可以在没有摘下耳机的前提下也能够听清楚外接信息。

响应速度还不错,跟通过手遮盖耳罩激活的模式差异不大。另外,WH-1000XM4 的误判几率也不高,我在佩戴时也尝试用「打哈欠」等奇怪的动作去激活,发现 WH-1000XM4 也不会误会,功能的可用性还是挺高的。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13)

不得不说,WH-1000XM4 这一代的操作和响应都提升了不少。

这里,只要你试试用手来遮盖 WH-1000XM4 的耳罩,再看看耳机模式的切换速度,就能够用看出变化了。虽说 WH-1000XM3 其实都还算灵敏了,但 WH-1000XM4 的提升其实也是可以感知出来的。

就更新这部分而言,索尼把主要的更新点都集中在交互和操控上面。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14)

交互方面,得益于「智能免摘」、「佩戴感应」等功能的加入,WH-1000XM4 的体验的确要比 WH-1000XM3 要饱满和自在不少。这一代强调的是简单操控和智能化,让耳机去感知使用场景来做调整,从而提升使用体验的完成度。就方面而言,索尼也做到了。

另外,索尼也终于换上了新的传输芯片,支持蓝牙 5.0 之后机器在传输稳定性和连接性能方面也有了提升,可以实现更稳定的连接,同时也支持多设备连接。对于苦等这个功能已久的索尼用家来说,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啦。(笑

如果你一直是纠结交互和等待这些功能加入的潜在人群,那 WH-1000XM4 也算是回应你们期待的产品了。

继承了什么?

索尼把重点放在交互上,那降噪、续航、听感这三大要素呢?

从这段时间的体验下来,感觉 WH-1000XM4 在这三大要素上的表现其实也继承了 WH-1000XM3 的优势,要保持之前的旗舰级表现也没有问题,当中还有少部分呈现一定幅度的升级。

先讲降噪,索尼表示这次对 WH-1000XM4 上的 HD 降噪处理器 QN1 进行了升级。虽然没有像预想中用上新一代 QN 芯片,但索尼优化了 QN1 和耳机上的多麦克风系统,使其降噪能力出现变化。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15)

从官方公布的实验室数据可以看到,WH-1000XM4 处理交通工具、风机等噪音时拥有比 WH-1000XM3 更强的降噪效果。而在实际的通勤使用中,我们也发觉在车上使用 WH-1000XM4,效果的确要比上一代更好。

至于降噪是所产生的底噪,WH-1000XM4 也会比 WH-1000XM3 抑制得好一点。虽然并未能完全处理好,但这些提升也能让环境变得更加干净,突出降噪效果。就这一点而言,WH-1000XM4 的降噪表现也值得肯定。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16)

续航方面,WH-1000XM4 则保持了原有 30 小时续航表现,也提供了「充电十分钟,播放五小时」的快充模式。如果只是在办公室内的中度使用,WH-1000XM4 要应付数日不插电其实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之前也用过 WH-1000XM3,那相信也应该会有相应的感知。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17)

听感方面,WH-1000XM4 依旧用上 40mm 镀铝液晶高分子 LCP 振膜单元,配置和结构跟 WH-1000XM3 比起来也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动。但这一代配备上更新后的 DSEE Extreme 技术,应对非无损音源的播放时,会有更好的补偿效果。这对于使用 iOS 设备以及经常用流媒体播放的用户来说,应该也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DSEE Extreme 和 DSEE HX 一样,用不用其实都需要看个人习惯。有需要的话可以在 Sony Headphones Connect 应用上打开,再透过听感来看看适不适合自己。

听感方面,WH-1000XM4 的风格也跟 WH-1000XM3 相似,还是以均衡的声音作为基础,然后再在解析力方面突出自己的优势和风格。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18)

不得不说,WH-1000XM4 的声音依旧细腻清晰,单元的质量也能够带出耳机整体的功力。像用 Spotify 听流行乐的时候,WH-1000XM4 能够带出不俗的声音质感,不存在明显的毛糙感。人声能够固定在中心位置上,不松散的同时,也不会产生干涩感。

低频表现方面,40mm 的动圈单元也交足功课,饱满度和弹性都能够让人满意。解析力方面的表现和 WH-1000XM3 持平,但声音处理要稍稍比 WH-1000XM3 细腻,毛糙感少一些。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19)

声音表现可以说跟交互一样,索尼在没有大幅调整声音硬件的状态下也为 WH-1000XM4 一定幅度的提升。虽然突破程度没有 WH-1000XM2 到 WH-1000XM3 那样明显,但这里的前进跨步还是能够感知出来的,也值得去肯定。

旗舰,还是旗舰

从发布到开箱体验这段时间,WH-1000XM4 就给我一个很直白的答案。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20)

如果只是单纯看这款产品的话,那我的评价就是:

「旗舰,还是旗舰。」

继承了索尼 1000X 系列第三世代的力量,这让 WH-1000XM4 的起点就定在了「旗舰级降噪耳机」这条起跑线上。

有 HD 降噪处理器 QN1、LDAC、DSEE Extreme 以及 360RA 等索尼音频技术全家桶的加持,不管面对的是自己的前辈,还是面向以 bose 700 为首的竞争对手,WH-1000XM4 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21)

再加上,索尼这次在耳机的操控和交互上下了不少功夫。除了上述提到的佩戴检测、智能免摘功能之外,索尼这次也丰富了 Headphones Connects 官方应用上的设置和功能,让用家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定义设置,操作起来要比 WH-1000XM3 要细化不少。

所以,如果要就我这次的开箱体验做一个简单的结论的话,我想的还是那句:

如果你之前还没有买过索尼 1000X 系列第三世代降噪产品,那更完善的 WH-1000XM4 将会是最适合你的选择。不管你是从 WH-1000XM2 升级上来的用家,还是身在其他品牌阵营中的潜在客户,WH-1000XM4 其实都很值得去尝试。

索尼wh 1000-xm4和xm3哪个值得买(索尼WH-1000XM4体验)(22)

如果你之前已经购买过 WF-1000XM3 或者是同世代的 WI-1000XM2,还想再添置一副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的话,那 WH-1000XM4 也依旧是首选。

至于面对 WH-1000XM3 的用家,我倒是觉得,如果你之前对新一代的交互有兴趣,想拥有更完整的体验,那其实也可以升级。但这不是刚需,WH-1000XM3 已经是一款很完善的产品,要再战一段时间也没有太大问题。

毕竟,在对手还刚刚迈出了一步,但也没有触及到我们的安全距离时,漫不经心地优化好自己的出品,对于索尼来说,他们也绝对有这份盈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