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在不断“提速”,凡事追求立竿见影,生活不自觉地迈入“加急时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演变为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出差是飞机高铁,上网是极速体检,吃饭要争分夺秒,就连蹒跚学步的孩子,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每个人都在匆匆追逐,却把一些东西遗失在了记忆深处。碎片化的信息让人忘记了“专注”,发达工业流水线的快速复制让人忘记了“匠心”,跟风出现又迅速消失的网红品牌让人忘记了“传承”……

但即使这样,也总有人守在那里。他们守着的,是故乡传承千年的尚厨之风,家族传承百年的厨艺脉络,师门传承的妙手匠心,内心敬畏的行业信仰……

他们就是在灶台前工作了半个世纪的中国国宴大师们。

大厨来试菜(御见厨师遇见美味)(1)

御见厨师,我们来了。

御见厨师是由5位国宴大厨组成的短视频矩阵,可以用相当震撼来形容。用一句玩笑话,几位大厨除了“三八红旗手”没有获得,其它的荣誉早已集于一身,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国务院特殊津贴等等,他们的年纪加起来300多岁,从业年限最短的也有48年,最长的已经50年了。是的,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坚守在同一个岗位上,而且直到今天,依然对烹饪工作热情高涨,他们说:“我还没有做够呢!”这是5位国宴大厨共同的感受,而说起来,他们的性格各有不同,分工各有侧重,却相识几十年,亲如兄弟。

御见厨师-孙立新

孙立新性格亲切温和,熟悉他的人还知道他的一个别名“孙温柔”。自从有了这个别名,感觉孙老师真的越来越温柔了。他是一位很有情,也很用情的长辈。每当谈到回忆,谈到亲情,谈到感恩,他就会瞬间打破羞涩,像爸爸一样,分享他对于情字的理解。虽然,说的永远是那几个故事,但是你会感受到在孙老师的心里,是多么重视情谊与情怀。在拍摄的过程中,孙老师做了一道“水汆鸡蛋”。是的,不用一滴油,绝对的健康,难道国宴有这道菜吗?当然不是,这是孙老师奶奶的拿手菜,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味道依然是最熟悉的味道,鸡蛋入口细腻软滑,不油腻不夸张,就像是奶奶轻柔的话语和不尽的唠叨,离不开也忘不掉。这就是御见厨师孙立新。

御见厨师-郑秀生

郑秀生,北京饭店工作50年,每天都是精力充沛、满面红光,郑老师也有一个可爱的别名“郑萌萌”,你品,你细品。御见厨师拍摄现场,郑老师依然带着他的大茶缸子,喝着热茶和我们聊天。我们问郑老师,您怎么总那么开心呀?似乎从来没有觉得累。郑老师说,我怎么不累呀,但是我不能让你们看出来,这么多人一起工作呢,我的好状态,会带动你们,我不好的状态也会影响到你们。所以,我必须每天都开心啊。

这话真心听起来暖暖的,又酸酸的。其实,美食的传承,不仅是味道和烹饪技艺的传承,更是一个个感人故事的传承,和继续感动他人的传承。这就是御见厨师郑秀生。

御见厨师-顾九如

顾九如,全聚德工作半辈子,严肃、严格、严谨就是他的标签了。在御见厨师的拍摄现场,也同样是被紧张的气氛充斥着,当然紧张的不是别人,是顾老师的儿子小顾。小顾,叫顾明,是名副其实的厨二代,从小耳濡目染,长大言传身教,现在也就职在全聚德集团。在现场,看着两个大大的整理箱放在厨房的角落,就知道严从何来了。主料、备料、盘子、刀具,就连擦萝卜丝的擦板都是自己带了两个,只为了看看哪一个擦板的粗细更合适做这道腔骨干贝萝卜汤。默默的看了一眼小顾,大概知道他是怎么长大的了。就是这种严格,才有了今天的国宴大厨顾九如,才有了御见厨师顾九如。

御见厨师-孟宪斌

孟宪斌,是5位国宴大厨中年龄最小的,所以孟老师的口头语就是:“我听哥哥们的。”听哥哥们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真正站在操作台前的时候,孟老师是很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且做的菜品“以少见长”。就是用最少的调料,发挥食材的最长处。孟老师的菜讲究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技法的极简,食鲜不见鲜,似乎什么都没有做,但似乎什么都有了。

当天,孟老师做了一道鱼肉狮子头,他很自豪地说这是一道获奖菜,而且为了做好狮子头,各种各样的鱼都被尝试过,后来发现鳜鱼和鲈鱼是最合适的。鱼肉狮子头,鱼肉之鲜是主要的味道,而清汤的辅佐更是妙不可言。这就是御见厨师孟宪斌。

御见厨师-王素明

王素明,是5位国宴大厨中唯一一位面点大厨。见到王老师第一句话就是,您怎么就选了做面点这一行呢?每天面对白花花的面粉,不会无聊吗?王老师话不多,笑一笑说:“钻研进来,就有意思了。”

话说当年当厨师这个行业,也不是自己的选择,学校学生毕业,都愿意出头露脸做服务员,而王素明老师阴差阳错分到了后厨,做起了面点。完全非本意的一个选择,竟然一干就是几十年。

拍摄现场,王老师拿起了刚刚炸好的油条,对着灯光看了看,油条全身通透,没有死结,王老师说:这才是合格的油条。王老师还表演了薄如纱、可以看报纸的馄饨皮。看到馄饨皮展开,清晰看到纸上满篇的5号字那一瞬间,所有人都不禁感叹:“哇,这才是功夫。“而转念一想,这么超群的技艺技法,太赞了。可是能亲眼见到的人却少之又少,相信如果有更多的人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一定会为我们的中国烹饪点赞!

在充斥着短平快、黑暗料理的网络世界里,所有新奇特的东西,都会被下一波新奇特所打败,成为过往。唯有经典,更值得品评与传承。我们不是几个平常的短视频号,是为热爱美食的所有人,打开了一扇窗,而窗外才是经久不败的风景。

御见厨师,2020年10.15我们来了!

责任编辑: 王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