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居住的度假天堂(金山这个村里开的)(1)

15个村,22个小区,292个村民小组,5.6万外来人口,在为亭林镇经济发展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外来人员流动性强,怎样才能及时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呢?亭林镇东新村地处城乡接合部,毗邻两个工业园区,是典型的城中村,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倒挂现象突出。

2019年,亭林镇东新村探索实践农村宅基地房屋租赁“旅店”管理服务,参照旅店“租前审批、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管理模式,通过以房管人、服务留人、安居助人,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三年运行下来,“旅店式管理模式”赋能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村民的安全感、满意度都得以提升。

农民口袋“鼓起来”

家住东新3组的卫阿姨,出租房屋已有10多年。房屋内整洁有序,并配备了摄像头、灭火器等设施。三年前,刚试行“旅店式管理模式”时,每户农房都要根据相关安全要求改造,未挣钱先花钱,不少村民都处于观望状态,卫阿姨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村民之一。

卫阿姨表示,虽然改造花了点钱,但房租也随环境变好而涨了上去,“改造好就可以拿到绿牌,房租由原来的一间300元,现在能租到500元,成本很快就收回来了”。

适合居住的度假天堂(金山这个村里开的)(2)

为了方便租客找到可靠房源,村里在每户出租房门前,用红黄绿的牌子标出等第,绿色可以出租、黄色有待改进、红色则禁止出租,让人一目了然。如此一来,村里及时掌握到了外来人口信息、村民有了安全可靠的房客资源、外来务工人员更是有了最全面的房源信息。

农村出租房的整体配套提升,也让“租房经济”如火如荼,目前,村民平均增收可达5万元以上。

房屋租赁“智能化”

“旅馆式”管理服务总台就设立在东新村村委会。出租前,“旅店总台”把出租房屋按照“一户一档”进行编号备案,并根据出租屋建筑、消防、治安等安全状况,实行“红、黄、绿”三色分级挂牌,达标绿牌的优先推荐出租。

目前,全村506幢出租房都被赋予绿牌。东新村还将全村划为6个分片区,设立门户责任区,房东担任“户长”,将服务管理覆盖到每名租客,串联起村域治理“一张网”。

适合居住的度假天堂(金山这个村里开的)(3)

出租中,实行“3 X”动态管理,即联合平安办、派出所、安全办等职能部门组建验收小组,按期巡查走访和平台租赁数据比对复审,确保做到“即住即采、即离即消”。

在“旅店总台”实体化运转基础上,建立房屋租赁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和手机应用“东新 ”App,集成大数据系统,向房东、租户同步开放端口。

经工作人员介绍,“绿牌”房东可将出租房间数量、价格、图片上传至软件系统,经“旅店总台”审核发布。租客可在平台直接搜索价格适中、安全可靠的出租房屋,线上登记人员信息、签订租赁协议等,在“旅店总台”办理入住手续。

根据村居疫情防控需要,东新村在每户出租屋张贴“住户码”,并在平台新增核酸采样、疫苗接种、落脚点等信息板块,系统后台联通区疫情防控大数据,能第一时间掌握人员风险程度,进行有效管控。

“来了就是东新人”

对农村自建房统一管理和出租,既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也让乡村环境“优起来”,更让乡村文明“靓起来”。在人居环境整治时,东新村将“旅店”服务功能体系作为建设标准之一,联合“房东 租户”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口袋公园、“三牛”广场、“河畔乡愁”党群服务点以及“四好农村路”等。此外,曾经荒废的3组、10组旧仓库变成村民、租客休闲、议事的党群阵地。

适合居住的度假天堂(金山这个村里开的)(4)

东新村党总支书记王春欢表示,“旅店管理”工作法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推动“城中村”长效管理,激活了外来人口与本土村民的联系纽带、互惠纽带、情感纽带、交易纽带,以人口要素流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乡村增颜值、群众创价值。

记者 | 冯秋萍

编辑 | 程佳域

责编 | 程佳域

适合居住的度假天堂(金山这个村里开的)(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