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文章咱们谈到宦官曹吉祥与大臣石亨、徐有贞等人勾结,趁明景帝病重时,迎明英宗复位,发动了“夺门之变”。

英宗即位后,立即封赏有功之臣。副都御史徐有贞以本官兼翰林院学士入值内阁,典掌机务,晋迁兵部尚书;武清侯石亨被封为忠国公,都督张辄被封为太平侯,参与夺门之变的所有人员都进职封爵。得势后的徐有贞、石亨等人随即编织罪名,置于谦于死地。罪名是于谦和另一位大臣王文要迎立藩王继承皇位。这完全是莫须有的事。但是朝中大臣没有人站出来为于谦辩护,因为于谦"以定社稷功,为举朝所嫉"。加上他孤高自负,从不结交党羽,独往独来,在危难时刻,朝臣们想的是怎样投合得势者以获得恩宠。

明朝土木堡之变的时间(明朝的惊变之曹石之变)(1)

明英宗

于谦的"谋逆罪"很快获得部议通过。在做最后的勾决时,英宗有些迟疑,他承认于谦有功于社稷,对于处死于谦有些犹豫不忍。徐有贞急切地说:"不杀于谦,复辟就无名"英宗终于痛下决定。命将于谦和王文、舒良等大臣一同弃市问斩。

于谦的家被查抄时,其家中之清贫令人惊愕,查抄人员发现有一扇锁得紧紧的小门,打开一看,都是他珍藏的皇帝历次赐予的服饰和宝剑。行刑之日,天空阴霾四合。

明英宗复位后,石亨和曹吉祥在朝中的地位更是无以复加,石亨亲属数十人被授予卫所指挥、千户、百户,曹吉祥的侄辈数人因缘成为都督,甚至有一侄得到封侯的荣耀。

明朝土木堡之变的时间(明朝的惊变之曹石之变)(2)

石亨在英宗年间,渐渐暴露了骄狂和欲壑难填的本性。大肆冒领军功,为部下四千余人冒领功赏,各地的守将都愤愤不平。石亨奏请皇帝撤销各边省巡抚及提督军务诸官,英宗也同意了。巡抚大同都御史年富由于不投附石亨,被禁卫军奉命逮入锦衣卫狱。英宗问大学士李贤:"年富这人怎么样?"李贤如实回答:"行事严明公正,能革除宿弊。"英宗有所觉察,说道:"一定是石彪忌恨年富,满足不了其私欲,陷害他!"李贤跪伏称颂:"皇上明见,这是实情!"年富被释放,但却解甲归田。石亨的权势之重由此可知。

明朝土木堡之变的时间(明朝的惊变之曹石之变)(3)

石亨和曹吉祥肆意侵夺民田,有一位御史上书弹劾。英宗看到奏书,对大学士李贤和徐有贞说:"御史敢这样直言,真是国家的福分!"站在皇帝身旁的曹吉祥恼羞成怒,要治御史之罪,被皇帝制止。石亨闻讯后,怒气冲天,指斥御史胡言不实,进而迁怒于李贤和徐有贞,称他们是后台主使。石亨对曹吉祥说:"如今在内廷是你的天下,在外朝由我统领,李贤之流这样诬陷,其用意很明显啊!" 徐有贞因夺门之功升任内阁首辅,想再立功名自固,因而与石亨发生了矛盾。石亨与曹吉祥在皇帝面前猛烈攻击徐有贞,御史又多次上书揭露石亨和曹吉祥的违法事端,于是英宗对这三人都有了看法。皇帝转而信任专为自己刺事侦缉的锦衣卫统帅门达、逯杲,让他们侦伺实情上奏。

明朝土木堡之变的时间(明朝的惊变之曹石之变)(4)

此时锦衣卫指挥门达正依附于曹吉祥和石亨。门达和给事中王铉分别上书皇帝,称都御史耿九畴党附首辅徐有贞和大学士李贤,唆使御史诬陷石亨。太监曹吉祥乘机在皇帝跟前跪奏:"臣等万死一生,舍命迎皇上复位,内阁大臣一定要杀了我等而后快!"说时声泪俱下,伏在地上痛哭不起。皇帝的立场又回转过来,依旧信用石亨和曹吉祥,将徐有贞和李贤降职,弹劾他们的御史夺职戍边。

从此石亨更恃宠骄狂,无所顾忌。有一天,石亨率千户卢旺、彦敬进入皇宫禁地,直入文华殿。皇帝惊问:"他们是何人?"石亨满不在乎地说:"这是微臣的两个心腹,迎复皇上之功,这两人功劳最大。"石亨当即请皇帝下旨,擢迁二人为锦衣卫指挥使。后来石亨推荐同乡孙弘担任工部侍郎,英宗也照准了。石亨又奏请皇帝提升孙弘为尚书,皇帝没同意。石亨气哼哼地出来说道:"一次迁尚书不行,下次再请迁任!"石亨的骄狂,皇帝也有些不快,但念及夺门之功,也就容忍了。

明朝土木堡之变的时间(明朝的惊变之曹石之变)(5)

后来英宗向李贤咨问政务得失。李贤说:"权力不能下放,望陛下独断。"皇帝会意,进而君臣谈到夺门之功。李贤说:"迎驾还说得过去,'夺门'二字,如何能传示后世?陛下顺应天命,复收长位,门何必夺?而且内廷门哪能夺呢!当时有人邀我参与此事,我没同意!"皇帝很吃惊,问他缘故。李贤说:"景皇帝卧病不起,群臣自当上表请陛下复位。这样名正言顺,没什么可疑虑的,更不致夺门。如果事泄,这班人倒没什么可惜的,但陛下又将置于何地?这些人只想借机图个富贵,哪里想什么江山社稷!"英宗恍然大悟。

曹石二人权势倾天,以及英宗的包庇纵容为后来的曹石之变的埋下了祸根。

关于曹石之变的经过,我们下期接着说。

作者:墨轩斋主人

编辑:龙图阁学士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获取更多资源,请关注公众号:奇说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