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第八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在江苏召开。中细软作为国内知名的知识产权科技服务云平台,冠名协办商标年会“盘活闲置,共享未来——商标盘活助力创新经济发展”分论坛。会后,中细软执行总裁王波涛先生接受《中华商标》杂志记者采访,以分论坛闲置商标的盘活为题,对中细软知识产权在闲置商标盘活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做了介绍,并对中细软的品牌寓意、探索实践、服务理念、技术创新以及对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未来规划做了逐一解答。

中细软知识产权可靠吗(中细软成就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品牌)(1)

近年来,闲置商标的需求增长迅猛,但供需之间却层层阻隔。作为一家致力于知识产权增值服务的网络运营科技公司,北京中细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细软)通过对“互联网 ”知识产权环境下闲置商标盘活的探索,尝试了很多闲置商标盘活的路径。在闲置商标盘活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突破。对于共享经济下,如何运用闲置商标盘活推进知识产权共赢,中细软有其独到的设想。应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而生的中细软现今已历经16余载,作为一家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中细软不断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其自身已成为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品牌。

中细软有哪些宝贵的成功之道?近日,本刊记者与中细软执行总裁王波涛展开了对话。

中细软知识产权可靠吗(中细软成就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品牌)(2)

记者:贵公司以“中细软”命名,其来源是什么?中细软标识的背后有何寓意?

王波涛:“中细软”的名称来源于古代“细软”这一概念。在古代,“细软”是指轻便而便于携带的贵重物品。在全球化的今天“细软”观念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轻便而便于携带最贵重物品指的是人类的智慧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细软”还有一层意思是希望公司能像“微软”一样去改变世界影响世界。中细软的标志是四颗连在一起的心,四只能握在一起的手,分别代表的是“创新环节、运用环节、保护环节、管理环节”四大环节;“商标权业务、专利权业务、著作权业务、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业务”四大业务;“专业背景、专业团队、专业资源、专业服务”四大专业;“员工名誉、员工财富、员工家庭、员工健康”四大成果。

记者:中细软在2016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上成功协办“盘活闲置 共享未来——创新驱动助力中国经济发展”论坛。该论坛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论坛主题“闲置商标盘活”引发热议。贵公司选择“闲置商标盘活”这一论坛主题的初衷是什么?

王波涛:闲置就是潜在的资源。我国的常用汉字也就两三千字,两个字的汉字组合,已经很难再申请下来商标,三个字和四个字的也已经不多了。图形方面也一样,新申请注册的商标很容易构成与已有商标近似而导致注册不成功。据数据统计,2015商标转让申请量为142601,相较于2008年的67831的数量增长了210.23%。商标资源有限,这种背景下,大量商标闲置,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中细软从2002年率先搭建中华商标超市网,在未来的发展中,中细软仍会以盘活闲置为己任,为更多客户创造知识产权财富。

记者:中细软在闲置商标盘活的探索与实践中,有哪些创新性的突破?

王波涛:近年来,闲置商标的需求增长迅猛,但供需之间却层层阻隔。通过对“互联网 ”知识产权环境下闲置商标盘活的探索,中细软尝试了很多闲置商标盘活的路径。大量实践表明:突破信息沟通的障碍,实现供需之间的有效互动,是突破商标盘活的必行之策。中细软在闲置商标盘活探索方面,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的重大突破:

一是中细软互联网平台与资源的共赢。2002年,中细软率先建立了中华商标超市网,成为国内第一家闲置商标盘活平台,开启了商标交易的“网购”时代。 中细软每年能够获取百万级客户,闲置商标库拥有可以正常供应交易的闲置商标30万件,每年有1万个客户通过中华商标超市网购买到符合需求的优质商标。

二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商标盘活撮合机制。在互联网时代,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先机。在闲置商标盘活方面,中细软从各方面集合大数据,实现了海量的工商数据信息和商标信息数据库,可以精准定位潜在购买者和商标急需者,对企业进行自动画像,根据企业的经营方向、所在地域、所处行业等信息,快速匹配闲置商标信息。中细软在发展过程中推出了“细软千纸鹤”项目,可以智能实行海量闲置商标数据的自动匹配,根据客户需要的商标类别、关键词、图形关键样本等多维度向客户智能推荐闲置商标,极大的解决了客户筛选商标的盲目性。此外,中细软为闲置商标业务模块匹配了大批知识产权交易顾问,拥有多次商标交易服务客户经验、拥有专业的知识产权素养、拥有高效的工作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中细软已经培养出自己独特的人才梯队。目前中细软知识产权顾问可以在0.1小时准确确定客户需求并匹配多个精准商标,客户可以在48小时内实现商标转让权益合法化,极速保障、快速匹配、专业服务成为中细软商标盘活效能有效提高的一大亮点。

三是闲置商标智能评估体系。中细软通过大数据算法及与国际知名知识产权评估公司合作的形式实现了闲置商标的人工智能分级评估、交易风险评估,一枚闲置商标的申请时间、申请人、类别、使用范畴、使用证据、VI等基础评估信息,以及有没有诉讼史、有没有交易风险、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过期可能性、价格评估等维度都可以一键评估,为买家提供更精准的决策依据,也保证了卖家的正当权益。

记者:对于闲置商标盘活的未来,中细软有何规划?共享经济下,中细软将如何运用闲置商标盘活推进知识产权共赢?

王波涛:商标盘活一直是中细软知识产权交易模块的重要环节,对于知识产权运营模型的探索,中细软已经率先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方向、人工智能方向和金融方向的多维探索。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基础上为客户创造价值。

从共享经济的模型出发,我们会发现闲置商标盘活的许多可能性,比如同一商标主体,进行一站式的一对多商标授权;或者反过来,同一个市场主体,一次性地需要众多同类闲置商标,但又不想花费过高的价格,也能批量获得授权。闲置商标盘活不仅只有转让,还有授权,还有商标出股、共担风险共享利润。通过共享经济的方式,我们能够很灵活地将闲置商标使用起来,将商标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闲置只等于资源,共享才能创造财富。中细软希望能够与政府、中华商标协会、全国知识产权从业者共同承担起闲置商标盘活的重任,共同建设一个闲置商标联盟,联合打造出一个开放的闲置商标盘活平台,实现资源的高效盘活,让客户在资源丰富的基础上享受科技创新的福利。在此,中细软也值此机会,发出呼吁,知识产权从业者共同来建设这样一个平台。

此外,为了让闲置商标交易更加规范,中细软还将引入互联网信誉体系,对交易双方进行信誉评估体系,从而让商标交易更加规范。同时,中细软愿意协助国家工商总局,中华商标协会一起来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从而使商标服务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记者:应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而生,中细软已16余载,作为一家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中细软不断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现今,已成为勇立潮头的知识产权界弄潮儿。在中细软的发展历程中,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独到经验?

王波涛:一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根本。市场的创新与迭代,只有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产品才具有生命力,这是发展不变的主旋律。二是模式创新。中细软作为触网的第一梯队,实现了把知识产权个性化业务进行重新建模,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结合客户痛点,增强技术实力研发,大力开发知识产权互联网产品,用互联网实现自助查询、下单、支付和订单跟踪一站式服务,让客户享受到了如网购般便捷而又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三是经过大数据的支持和对知识产权的高度服务的高度提炼,形成了标准化与个性化并存的良好互动局面。我们近期比较有创新性的产品如商标极速注册,59分钟为客户完成商标申请,并反馈给客户官方回执;商标速通保,中细软与太平洋保险集团强强联合,打造行业首款、0风险、全流程担保产品,不通过全额退款;还有为客户提供专业个性化服务的IP私享 专家上门服务,中细软集合行业内一流专家团队,为客户切实做好知识产权布局与运营,有效实现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记者:您对未来中细软如何助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何意见与建议?

王波涛:知识产权是联结创新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以创新赢得未来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共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就能激励创新。从宏观角度,中细软致力于通过网络科技等手段,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为中国创新提供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成为知识产权强国。从微观来讲,中细软以“客户:客户第一”“团队:为共同愿景和使命而努力”“诚信:诚实正直”“创新:由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为价值观,契合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的专业性要求高、个性化需求强等特点,以助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担当,通过网络和IT等高科技手段整合知识产权,令各企业更有效的开发、交易、使用用知识产权资源,为各个企业提供充实核心竞争力的“细软”,为中国创新加油。

记者:马君

,